那些辞职开奶茶店的人怎么样了
-
-
类目:电商运营
-
联系人:
-
微信号:
-
Q Q 号:
-
手机号:
-
浏览量:
492
【商户信息】
【货源详情】
那些辞职开奶茶店的人怎么样了 任何一个想辞职开茶叶店的人都会幻想:天天坐着等钱,天天用一杯回味绵长甜爽的奶茶擦亮。是的,这真的是幻想。
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全国新增注册奶茶企业82157家,其中个体工商户注册81080家,占98.7%。
不入市就有不知情的风险。茶叶行业沉寂多年,掩盖了这个行业的真实情况。大多数进入市场的人都被“暴利”这个词蒙蔽了双眼。
其实从奶茶品牌的选择到茶店的成功开业,首先要经过各种品牌奶茶的调查;前期投入大量特许经营费、原材料费、租金、装修费;找到并成功租到交通密集的店铺;招聘员工,根据店铺需要进行培训;最后,一定要和周围几十家类似的茶店打起来;每天,我都依靠利润的曙光来支撑我继续开店的勇气.
一位经商多年的业内人士表示:“奶茶市场普遍呈现‘19’格局,真正盈利的店铺不到10%,剩下的90%难以生存。”
开茶叶店就像升级,在游戏里玩奇怪的东西。只有通过每一关,积累一定的实力,才能打败终极boss,赢得最后的胜利,但中途被淘汰的人不计其数。
原料是根基
因为两个人都爱喝奶茶,小兰和高姐姐有一个共同的梦想:辞职开茶叶店。他们渴望不要被朝九晚五的工作束缚,而是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享受每天的午睡。
2019年4月,小兰开了她人生中第一家茶叶店,名字叫午睡时间。这个名字是她内心的真实写照。在这个忙碌的时候,需要有一个空间让她的灵魂得到休息。
现在开茶叶店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通过原料供应商购买奶茶原料;一个是加入。在行业内,原料供应商销售知名奶茶品牌的原料是一种常规操作。在市场上,耐雪的茶、CoCo、点点是最受欢迎的原料(原厂家配方可以公开销售)。
即使是通过特许品牌开的茶叶店,也会有一些原料供应商上门询问是否需要相同口味的替代原料,98%的顾客不会喝不同口味的。这种原料虽然便宜,但是质量不好。
黑龙茶叶副总经理严阵告诉《商界》记者,市场上许多茶店只使用公共标准原料,生产的产品味道相同,没有特色,抄袭门槛太低。这对原材料定制度高的品牌是有利的。在市场饱和的情况下,具有R&D和定制能力的品牌,在行业内进行大规模洗牌后,可以走得更远。
其实要做好茶叶企业,产品是基石。除了必要的公共标准原料,很多头茶品牌都会在原料上下功夫,90%以上的原料都会定制。西茶不仅拥有自己的茶园,还与许多上游茶叶供应商有着深入的合作,并根据自己产品的需求为茶工定制原材料。黑龙茶的原料也是固定产品。为了让产品口感更好,以前的奶精变成了鲜奶,果酱变成了鲜果,甚至诞生了奶盖、奶酪等创新品类。
与高捷选择加入品牌企业不同,小兰选择在一家咖啡公司购买奶茶原料。只要她买了这家公司的原料,公司就答应免费教小兰泡茶,但其实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咖啡。
学习不到一个星期,她就在小兰家乡的一所贵族中学外面开了一家企业。她与工茶、冰城与蜜雪、忙碌阿姨等品牌店竞争。
开店前,小兰心里有个计算器。“一杯奶茶的成本是1~2元。即使有新鲜水果,费用也在2~3元。店里的产品单价大多在5~14元之间。这是裸体。盈利!”
但她没想到的是,店开张后,店外往往人很多,与其他茶店外的排队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没有人告诉她他
三个月后,她不情愿地结束了午睡时间。2万元(店铺转让费)、5000元(原材料费)、1.05万元(房租)、5000元(装修费)、2.4万元(人工费),共计6.45万元。辞职前的押金已经花光了,小兰承担不起长期的成本消耗。
相比小兰的经历,高姐姐的开店经历更多的是跌宕起伏,饱经风霜。
位置掌握奶茶店命脉
茶店的地理位置掌握着生死大权。开店之初,高姐姐很忙,想拿下心仪的店。
以前每天都是九点到五点。高姐姐在事业单位工作了8年。除了她丈夫,她家里没有人支持她开茶叶店。她知道这是一场豪赌。
自从她下定决心开一家茶叶店,高捷就在寻找一个适合加入的品牌。一次偶然的机会,深圳一个茶叶品牌的茶叶俘获了高捷的味蕾。
她粗略地算了一下开店的费用。初装费10万左右,押金2万左右,首批设备材料20万左右,装修费用20万左右,店面租金、员工工资、水电费、当地原材料采购等。所有这些都需要70万元左右的启动资金。为了准备足够的启动资金,她毫不犹豫地向银行借钱。
高捷所在的城市是青海省西宁市。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常住人口少,城市小,热门商业区饱和,无法进入。她突然意识到,即使有足够的启动资金,也无法顺利开店。
这时候,准备齐全的高姐姐只欠东风,要发辞职报告,店没谈妥。旅游旺季来了(也是饮料店的旺季),她家发出了最后通牒。如果一个月内找不到店,就要求她老老实实回去工作。
当时高姐姐找了无数个商业区,本来想通过人脉弄个店面。向商圈提交品牌相关材料后,她处于焦虑状态,等待商圈审核。最后,商圈回复:店铺不允许开饮料店。
据了解,如果品牌能给商圈带来流量,房地产开发商更倾向于选择它。所以在社交媒体上非常活跃的品牌,一般议价能力更强,可以用更低的租金获得更好的位置。西西弗斯书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房地产开发商向西弗支付的租金低至市场价的10%,甚至接受免租只分模式。西槎创始人聂云晨曾经说过,西槎那铺的租金普遍很低。
高姐选的茶叶品牌和这些自有流量的品牌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一个月的期限快到了。就在高姐姐心灰意冷的时候,她看到了一家店铺转让的消息,这家店铺还在一个热门的商业区。她决定抓住这个机会,赢得这家商店。
我以为店开了就没事了。没想到问题接踵而来。生鲜牛奶在直营店的保质期只有12天。不可能在时限内运到西北要塞的西宁。在寻找合适奶源的路上,高捷走过了每一家超市和小店的大门.
而且从那以后,高姐姐的工作状态从955变成了9127。每天,她不仅要与周围30家同类茶店竞争,还要努力安抚各种“外来”客户。但是高姐姐说,新的选择之后,她还是会选择辞职,拼命开茶叶店,只要心里有光,再难也能克服。
奶茶的钱真的好赚吗?
2018年被称为“中国新茶元年”,京城大佬们都爱上了这杯“茶”。2018年3月,奈雪的茶叶宣布收到了天途资本牵头的数亿A系列融资,估值60亿元;4月份,西察收到龙珠资本牵头的B轮融资,投资额从最初的2亿元增加到4亿元。
今年7月,LatePost报道称,西查即将完成新一轮融资,由重量级玩家腾讯和红杉资本领衔,估值90亿元。这个估值一下子炸开了新的茶叶市场。如果希查完成最后一轮
无论是喜欢的茶,还是耐雪茶,在茶店外排起了长队,并不鲜见。最爱的茶最热的时候,一杯30块钱的茶被牛翻了一倍。
60亿,90亿,2倍,5倍。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不断地在那些想辞职开茶叶店的人心中跳动,以为有暴利,都想进办公室。
但现实是茶叶行业竞争异常激烈,现在是红海。龙头企业,CoCo,西茶,耐雪氏茶等。基本上赚了这个市场的大部分钱。
一点点和CoCo都采用了加盟的模式,像茶和耐雪茶这样的茶都是直营店。
虽然开放加盟,但是申请很难。有的人提交了一两年的申请表,没有任何回复;CoCo目前的单店加盟和区域授权基本饱和。想加入,只能等别人转,但是这个概率很小。
另外,茶叶行业的另一个痛点是商标。
中国商标注册周期长。某茶叶品牌流行后,商标申请未成功注册。这时候快招公司就可以匆忙复制可以造假的店铺,然后在全国范围内招商,对想加盟的人做虚假承诺,这些人面对巨大的诱惑也很容易加盟。但快招公司既没有产品R&D和创新能力,也没有门店运营管理能力。通常开店后会忽略。
最典型的例子是鹿角巷。路交巷没有加盟。目前只有直营店或者合作店。现在中国有3000多家路交里,只有136家是正品(数据来自食品安全网)。
上文中小兰的茶店模式还是停留在五六年前,节省了原材料成本,卖了五六倍,确实盈利,但是消费者不买。
西茶率先开发优质奶帽,广泛使用生叶茶,目前整个行业被迫提高原料水平。在爱茶盛行之前,它只是广东江门市的一个小店。创始人聂云晨在创立之初,严格选择原料,调整奶茶配方。
高姐姐之所以选择这个品牌,正是因为它的大部分原料都和茶叶用的一样,比如奶油用的安佳,鲜奶调配用的雀巢炼乳。
从成立茶店到盈利再到普及,不仅要有足够的启动资金,还要有从海量信息中选择正确信息的能力,有创新产品的思维能力。西茶之所以成为一个现象级的新茶叶品牌,是因为它的营销方式所带来的品牌潜力;打造自己的品牌文化;适应市场波动;在供应链层面建立上游壁垒,开放上下游产业。
灯亮着的时候,店里最后一个顾客被打发走了。高姐和几个员工准备关门回家。她不知道自己能坚持这个职业多久,但她已经证明,生活不仅仅是一步一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