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谋局:二十年 一张网
-
-
类目:电商运营
-
联系人:
-
微信号:
-
Q Q 号:
-
手机号:
-
浏览量:
494
【商户信息】
【货源详情】
阿里巴巴谋局:二十年 一张网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是阿里巴巴创立时马云喊的口号。20年来,这个口号成为了阿里的企业使命,见证了中国互联网消费市场的繁荣,成就了阿里本人。
创业之初,有这样一个吞山河的愿景,从头到尾都可以进行。这样的企业似乎在全世界都很少见。
从目前的营收和净利润来看,阿里巴巴并不是中国最大的企业,但其市值超过5000亿美元,在资本市场上很难找到竞争对手。换句话说,在资本方面,阿里巴巴是目前中国最受重视、最有价值的公司。
在20年的发展过程中,互联网的新概念层出不穷。阿里还经历了B2B、C2C、B2C等一系列电商模式转型,不断在各个赛马场试水,逐步拓展业务基石。特别是核心业务作为基础盘,为阿里的生态扩张提供了强大的造血能力。
而且,在核心业务飞轮的带动下,阿里巴巴已经发展成为集电子商务、新零售、云计算、金融、物流、娱乐为一体的庞大生态系统,构建了服务全球中小企业的商业基础设施。
互联网行业有一句话:腾讯重产品,好实现,阿里重运营,为了大局。看阿里的业务布局,已经渗透到各个产业链的各个领域,庞大的网络正在编织这个电商帝国的超级野心。
核心电商构建竞争壁垒
阿里巴巴成立之初就以B2B业务起家,致力于打造“网上批发市场”。当时阿里的经营意图很简单,就是帮助中小企业以较低的成本与商业伙伴进行贸易。
随着“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的加速扩张,大量中小企业通过互联网渠道寻求海外需求,实现出口业务。在此背景下,阿里巴巴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B2B电商平台。
2003年,全球C2C巨头eBay完成了对eBay的全资收购,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同年,阿里也上线淘宝,开启了C2C的平台之争。淘宝在中国B2B市场经过四年的深度培育,迅速将大量中小卖家吸引到自己的平台上,在中国第一波互联网流量红利下逐步发展壮大。
可以说B2B业务为淘宝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一方面为淘宝的2C模式提供了方法论支持;另一方面,它积累了制造商和供应商的资源,为C2C业务提供了丰富的现金流。据阿里官方介绍,2006年淘宝在C2C领域占据了72%的市场份额。
但与此同时,产品质量不高、售后服务差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以正品和自营为主的JD.COM、聚美优品等B2C平台逐渐涌现。在消费升级和质量竞争的形势下,阿里巴巴于2008年成立了B2C平——淘宝商城。
从C2C到B2C,淘宝商城(2012年更名天猫)解决了淘宝平台原有的山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竞争对手JD.COM的正版标签;此外,通过大力支持大品牌的旗舰店,阿里巴巴可以更大程度上实现资源的流动。
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天猫平台GMV高速增长,远远高于淘宝,其在GMV国内零售的比重也逐年上升,至2018财年的44%,逐渐与淘宝持平,成为电子商务GMV增长的核心。
除了上述业务,阿里巴巴的团购、全球零售、垂直商品搜索等业务也逐渐成型。先后推出了聚华、速卖通和陶艺。它建立了远超同行的B端服务能力,从而增强了商家和用户之间的粘性。
2017年6月,阿里正式启动“天猫下海”项目,旨在以天猫为主要引擎,依托其在交易、支付、营销、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逐步在东南亚、印度和全球市场成功复制和落地天猫生态模式。
近日,阿里以20亿美元收购网易考拉,进一步实现了在高端市场和进口领域的卡位。考拉的品牌价值、供应链优势和仓储物流资源,填补了阿里电商王国最后一块“短板”,作为跨境电商龙头的地位正式确立。
2019年,天猫双11,阿里再创新高:一小时破1000亿,16小时超2018年销量,最后2684亿。数据显示,国内电商平台仍处于超强态势,阿里占据65.5%的市场,JD.COM和拼多多分享剩余的34.5%。
2016年10月,马云在阿里云起大会上首次提出新零售,并表示“未来十几二十年内,不会有电商,只有新零售”。从此,这个新概念成为未来商业的代名词,各行各业的玩家纷纷涌入。
在新的零售业务布局中,阿里巴巴做了两个重点布局,一个是由饥民组成的本地服务公司,另一个是以博克斯马先生为代表的基于社区的一站式新零售体验中心。
其中《饿了么》和《口碑》合二为一,打造了《家》和《去商店》两个场景。前者拥有丰富的本地生活服务资源和强大的即时配送能力,后者拥有成熟的商户服务体系和深刻的消费者洞察力。双方的合并也算是阿里和美团新零售的开始。
2015年成立的盒子马宪生,是阿里新零售的又一重要创新模式。凭借“生鲜超市餐饮APP电商物流”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商业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扩张,逐步形成了以“盒子区”为核心的新零售地图。
此外,阿里还与业务伙伴合作改造零售基地,实现数字化运营。比如2014年加入银泰,然后和他合作了《街边街》《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