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熟”模式难持续 600亿微商市场大败退
-
-
类目:微商怎么做
-
联系人:
-
微信号:
-
Q Q 号:
-
手机号:
-
浏览量:
515
【商户信息】
【货源详情】
“杀熟”模式难持续 600亿微商市场大败退 朋友圈创造财富的传说正在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崩塌。
《每日经济新闻》近日,记者收到网友小兰的举报。因为产品卖得不好,代理发展不顺利,山东某微信商务品牌总代理带着钱跑了,40户人家70多万的货款一夜之间就没了。
从今年5月份开始,火爆了近一年的微信业务突然降温。微信CEO王毅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微信业务依靠朋友圈的单通道销售模式并没有奏效。目前90%的微商都遇到了业绩下滑的问题,一些小品牌倒闭,代理商跑路。日化行业资深专家冯建军也表示,被财富神话过度包装的泡沫行业正在经历洗牌。
据南方日报报道,在今年5月举行的“中国微信商业才艺展示论坛”上,统计显示,目前中国约有1000万人在做微信业务,年交易流量约为650亿元。
有业内人士称,微信业务主要靠朋友卖东西。不仅人们在长时间刷微信时容易产生审美疲劳,而且由于涉及的利益,如果不小心卖了假货,往往会引起朋友间的不信任,进而逐渐疏远,最终成为“熟悉的陌生人”。
微商业绩普遍下滑
2014年依靠“熟人经济”建立的商业生态系统,让微信业务迅速变得美好。刘鑫(化名)是微信业务衍生出来的微营销培训师,他的营销公司专门培训微信业务的员工。
刘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每天暴富的神话在第一批以面膜起家的美容化妆品微信业务中非常普遍。由于投资成本低,门槛低,很多大学生和失业人员加入了这个群体。然而,最近三个月的情况却大不相同。去年参加培训的140名学生中,有50%已经转行。现在以前一个月跑高达700万的朋友的自来水只能维持在10万左右。
王毅也感受到了明显的变化:微信业务突然遭遇滑铁卢,微信朋友圈买卖越来越难。仅在5月份,他就听说有5家微信业务品牌倒闭,还有一家公司连续两个月没有卖出一箱货,老板对此事极为担心。“但是今年4月份,整个行业的情况还不错,大家都很有信心。”
拥有7年网络营销经验的自媒体人吴伟在博客中写道,微信业务的行业表现下降了70%以上。
一个比较直观的写照是,很多微信业务曾经在高端酒店举办过上千人的点餐会,现在已经转到公司总部定期培训。朋友圈晒产品的套路几乎没有得到什么回应,一个星期很难发展成新家。
据业内资深人士介绍,过去一个第一营微信业务每周都会在一家豪华酒店召开招商会,董事长著名的演讲会场爆满。现在公司已经把这个会议调整为一个月一次,场面没有以前那么壮观了。
面对行业的下滑,国内最大的微信业务四步集团董事长吴兆国8月4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今年5月,国内几乎所有微信业务企业都出现了悬崖式的销量下滑,四步也下跌了30%左右,被称为“黑色五月”。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饱和和当时媒体铺天盖地的负面报道。
越来越多的团队流失、机构跑路、业绩下滑的消息充斥了微信业务的耳朵。8月11日,广西网友小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产品卖不出去,招不到新的代理商,家里人直接拿钱跑了,她也陷入了既没办法向公司要货,又没办法向家里要钱的尴尬境地。记者在小兰的微信业务公司官网上看到,该公司取消了33授权代的资格。
王毅也收到过这样的消息。最近,行业内跑的消息明显增多,积压的商品在
微信业务的利益链中,最赚钱的是品牌拥有者和总代理,大部分都是靠朋友圈代理的发展来获取利益。
日化行业资深专家冯建军认为,从去年底到今年第一季度,微信业务经历了一个爆炸性增长的辉煌时期,到处都是传说中的一夜暴富案例。企业和个人纷纷跨境微信业务参与这种“全民配送”。其实这种模式并不是真正的微信业务,应该叫“朋友圈营销”。
“很多处于营销链末端的无知的人,对别人的财富故事印象深刻。比如100元买卖198元,利润巨大。如果一天卖几盒,收入会相当可观。微信商业界在讲这个故事。”冯建军表示,微信业务主要依靠中间环节的毛利带动周边亲友的参与。整个产业链的现象就是钱是家里赚的,货堆在最后。
王毅还说,微信业务很多人基本靠朋友圈做生意。经过近一年的发展,朋友圈的粉丝已经对简单的产品图纸和文案产生了审美上的厌倦,这样的宣传收到的好评和评论也减少了。在模式中,产品积压在多级代理商手中,从未销售给最终消费者,因此很难在这种杀戮模式下走得远。
易观国际智库(Analysys智库)分析师朱竹表示,自5月份以来,微信业务的表现大幅下滑并非偶然。她说,首先,传统的微信业务一般采用代理分销的模式,价格上几乎没有竞争优势,回购率低。其次,今年以来,主流媒体曝光了一些不诚信的微信业务夸大代理商推广发展、让产品热销的做法。此外,层出不穷的产品质量问题和传销让消费者对微信的商业模式缺乏信心。
正因为如此,第一批著名的面膜品牌,如乔世年、丝布等,在快速积累财富后,开始调整策略。乔世年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斌早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乔世年为了解决“微信业务”和“电商”渠道目前面临的一系列困境,对微信业务渠道合作伙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暂时采取了收缩战线的态度,而不是增加合作伙伴的数量。
丝步集团开始在网上开实体店。该公司董事长吴兆国在他的个人认证微博中直言不讳地表示,微信业务必须改变其思维和零售模式。丝步近期将出台政策,全力支持线下门店。冯建军分析,微信业务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仍然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行业监管,但未来不会消亡。微信业务在经历前期的过度泡沫和野蛮成长后,会随着技术和法律法规的完善而逐渐转型。
“杀熟”模式难持续
记者观察:
在以虚拟网络为基础的微信商业生态系统中,底层创业,年薪百万是一个励志故事,吸引了大多数梦想拥有豪车和别墅的年轻人。《每日经济新闻》的记者发现,从今年5月开始,这种去年大受欢迎的新商业模式突然遭遇滑铁卢,网上不断刷新业绩下滑、产品滞销、代理商出走等负面新闻。为什么这个去年创造了600亿规模的行业,一个月就突然不动了?
一位业内人士对这种大规模的业绩下滑并不感到意外。他冷静地表示,微信业务的多层次代理模式只会让品牌陷入恶性循环,其流通环节是金字塔。品牌先发展无数代,每一代找一个几百人的团队,然后这些团队成员发展自己的粉丝,等等。
很多厂商在五星级酒店开招商会,和代理商分享他们鸡血一样的创业故事,然后鼓励大家通过海外旅行,赠送豪车等激励手段,获得更多的商品。最后,每一级的积压货物都在增加,但是制造商们已经停止了生产
这位业内人士还说,最后的代理商基本赚不到钱,还得到处找人消化货物,真是可怜。但都是一开始被别人的财富故事感动,渴望早点得到更多的商品,早点赚钱。
业内有一种说法,微信业务业绩的迅速下滑,是从媒体曝光开始的。今年4月,微信商业的商业模式被主流媒体曝光,涉及宣传手法夸张或造假、产品质量问题、传销等各种问题,受到外界广泛质疑。
这也让很多网友恍然大悟:“朋友圈买的面膜其实是这样的”.微信商业品牌在山东的一位一级代理商告诉记者,刷心灵鸡汤,在朋友圈炫富图,突然不行了,赞少评论无,天天卖产品都很难,更别说吸引别人做自己的下一个家了。
有微信商坦言,之前暴利的刷屏和灵魂鸡汤式的文艺自我激励,让微信商表演了“忽悠”,但监管的缺失和假货让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熟人经济难以继续。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理性消费者对微信业务的信任度较低,这也直接导致了微信业务刷屏交易率和团队绩效的下降,甚至直接导致团队解散。
这也引发了另一个话题,即微信业务仍处于监管空白区,无论是微信平台提供商还是地方监管部门都没有正式参与对微信业务渠道的监管。
随着越来越多的从业者退出,很多微商或微商都在考虑转型。比如乔10岁那年,他们逐渐减少代理人数量,开设线下店铺,以减少对线上渠道的过度依赖。其他品牌与传统企业合作,加大生产投入。
无论转型的结果如何,面临洗牌的微商都应该加强自律,保持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