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吸引年轻人 淘宝商家保持青春的秘密
-
-
类目:电商运营
-
联系人:
-
微信号:
-
Q Q 号:
-
手机号:
-
浏览量:
537
【商户信息】
【货源详情】
持续吸引年轻人 淘宝商家保持青春的秘密 2019年是淘宝16年。诞生于2003年的国内C2C电商交易平台的先驱,依然保持着非常强劲的增长势头。根据阿里2019财年报告,淘宝全年总GMV达3.1万亿元,占同期网络零售总额的三分之一。
这16年,如果按时间段划分,2008年和2019年是两个重要节点。前者是淘宝孵化B2C淘宝商城(后更名为天猫)的时候,2019年,两大业务在同一总裁(范姜)的领导下重新管理。那么,在过去的16年里,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淘宝依然保持着如此快速的增长势头,范姜扛起了淘宝和天猫
带着以上问题,我们最近采访了淘宝快速发展的行业总监田德,以及一批淘宝商家。经过筛选,筛选,研究行业的数据和资料,我们认真思考回答了以上问题。
淘宝保持年轻:16年来为何能持续吸引年轻人
2019年初,淘宝数据显示,2003年以来,淘宝新卖家的中位年龄一直稳定在25-26岁之间,其中2003年淘宝卖家的平均年龄为25岁,2018年的平均年龄为26岁。
在对天德的采访中,我们发现最近进入淘宝的卖家平均年龄仍然稳定在26岁,新店在运营和销售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2年至今淘宝每年的TOP卖家中,约有10%是前一年刚开店的新商家,最近一年这个数字可以接近15%左右。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6年发布的《中国青年创业现状报告(2016)》,我国青年创业者的平均年龄为24.67岁,与淘宝卖家的平均年龄非常接近。淘宝卖家的整体年龄与年轻创业者同步,年轻创业者可谓淘宝卖家的中坚力量。
最新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阿里零售用户的MAU已经达到7.85亿,按一个四口之家估算,中国有14亿居民,中国每户平均有2个阿里零售用户,已经足够大了。
从供需角度来看,这样的用户规模为创业者提供了一个在原有标准化零售体系中“弯道超车”的新思路:以利基垂直细分为切入点,以特色商品和服务实现快速成长。
与传统零售相比,淘宝除了交易方式不同之外,还有不同之处:
1.动员了全国近8亿目标消费用户。通过在线聚合,任何利基需求都将是一个惊人的市场规模。淘宝本质上是一个贯穿全国的大市场,东西南北,汇聚各种需求。这也是进入淘宝以特殊商品和服务创业的前提条件;
2.具体操作上,淘宝一方面简化了各种开店流程,降低了开店门槛,甚至开创了一种新的店铺形态“轻店”:可以无货源开店,以供应链赋能模式在轻量级移动终端上运营。另一方面,借助内容电子商务,尤其是直播,大大降低了店铺在流量运营方面的成本。
2019年的淘宝,目标市场更加细分,线上运营更加简化,在流量运营上明显不同于原来的线上流量营销。
这些都在迅速改变淘宝的商业生态。
当我们阅读行业内的各种研究文献时,也发现各种线索印证了我们上面的假设。
河南大学王波撰写的文章《欠发达农区淘宝村形成机理研究——以河南省为例》中,明确介绍了河南淘宝村的发展轨迹:由于传统农业的弱势和最早上网,河南淘宝村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虽然产业类型以第二产业为主,但多以农产品加工或第一产业升级形成的农产品和工具制造为主,纯农产品淘宝村极低。
然而,2017年后,政府加大了鼓励农产品上涨的力度。特别是在淘宝强大的购买需求下,大量农村地区开始依托原有产业摸网。淘宝村的主导产业不断丰富,除了原创文化创意产品。此外,淘宝村,一个农业
典型代表是南阳市香寨村2018年只把村里做了多年主业的金鱼卖给淘宝,当年销量超过2000万。现在全村产业形成了一条龙,从种植到配送全在线,提高了产品的市场到达效率。
最近淘宝也加强了对“新农民”这一类的支持,淘宝上有近2000名认证的“想吃的农民”。从世界各地购买特色农产品,反映了需求旺盛导致的供给方的变化,促进了从世界各地快速购买特色农产品。
另一方面,供给方的变化正在逐渐改变需求方的行为。
在Xi工业大学兀术做的大学生网络消费问卷中,在选择网购的选项中,产品的种类以65.35%排在第三位,说明产品的丰富性对国内电子商务有明显的帮助,尤其是对年轻人。网购,见下图
大学生选择网上购物的原因调查
产品丰富度仅比价格落后4个百分点,年轻一代逐渐对网购价格敏感,以满足个人需求。
在与天德和淘宝主要卖家的对话中,我们也发现了小众店铺强大的生命力,包括专注于儿童科教器材的科技喵,通过淘宝直播的新农,以及新兴的宠物不同的卖家。
这些在原有的零售模式下,在市场容量、规模和成本的约束下,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成功。而淘宝因为在货源两端对接了巨大的市场,成为了新品类成长的重要渠道。
在淘宝的品类向小众、多品类拓展的过程中,年轻人对新事物的快速接触和更善于使用各种营销工具显然是主力军。在淘宝的《2018中国青年创造力报告》,青年店每年增加70多万,也是以上因素叠加的结果。
摘自《2018中国青年创造力报告》
这个时候可以暂时做一下这样的总结:强大的用户需求刺激了供给方的改革,进而改变了用户对网购的定位,导致需求更加充裕。在整个良性循环中,年轻人以灵活的商业头脑和敏锐的市场意识,使淘宝成为创业的新热点。
淘宝天猫一体化运用后的新变化
淘宝这一年发生了哪些变化,阿里在这些变化中在淘宝上有什么新的定位?
先看数据,2019财年,淘宝在GMV共创收3.1万亿元,天猫贡献2.6万多元,淘宝贡献阿里零售GMV一大半。看商家规模,天猫投资首页显示,目前天猫合作品牌超过15万个,根据上面《2018中国青年创造力报告》的数据,淘宝唯一活跃的店铺都在千万级。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证明了淘宝卖家的快速增长。在国家统计局的《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系列报告》,无店铺摊点等小规模非实体零售业态等零售行业发展非常快。2018年末,无店铺摊点等零售企业法人数量较2013年末增长308.4%,年均增长32.5%。
按行业类别分组的零售企业法律实体数量
近几年天猫一直在提高入行门槛。在最新的投资规则中,“男装”类店铺的入驻要求不仅是注册资金和品牌授权,还有线下实体店的要求。
相比之下,淘宝的进入门槛要低得多。如上所述,淘宝运营层面的简化,让开店越来越“蠢”。在阿里系统中,天猫承担着用户对标准化优质品牌的购买需求,而淘宝则专注于产品的丰富性和用户各种稀缺需求的满足。
天德也告诉我们,我们现在做的是整体效率最大化,我们说的是全体人口。以all-supply为代表的品牌旗舰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货源,货源很多,包括细分市场的长尾货源。我们要做的是供给效率最大化,而不是品牌效率最大化。
在流量和营销资源的具体分配上,我们也注意到淘宝APP变得更加注重购物场景和需求,主要表现为:一是淘宝直播的出现和成长,让淘宝卖家摆脱了原有营销资源的匮乏。内容电商改革,场景开始取代原来的品牌定位,淘宝和天猫卖家可以“和谐相处”;二是淘宝APP推出“全网热单”,专注于个性化场景搜索,改变以往基于产品和功能导向的搜索导向,提高搜索资源流动效率,运营精细的淘宝卖家在这里可以获得新的支持。
天猫负责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淘宝负责长尾和个性化需求,这是阿里此后零售平台的主要方向。
随着场景和新产品的演变,尤其是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季度增加3000万),淘宝卖家将再次站在产品丰富的风口浪尖上。
对于淘宝卖家来说,2019年之后,是以个性化的小众产品切入细分市场的好时机,也是运营效率快速提升的开始。
注:文/老铁007,微信官方号:科技,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88源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