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对零售业影响分析报告

2021-02-14 01:39:44  浏览:552  作者:管理员
  • 新冠肺炎对零售业影响分析报告

  • 【商户信息】

  • 类目:电商运营


  • 联系人:


  • 微信号:

  • Q Q 号:

  • 手机号:

  • 浏览量:

    552


【货源详情】


新冠肺炎对零售业影响分析报告 2020年春节期间,一场新的肺炎疫情席卷全国。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蔓延最快、感染最广、防控最困难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过自上而下的努力,疫情防控形势正在向积极、良好的方向转变。

在这次疫情中,餐馆、零售等领域受影响最大。疫情什么时候结束?对经济和零售业会有怎样的影响?行业应该怎么做?Lianshang.com零售研究中心试图从17年前非典和当前零售业的一些数据中推断新冠肺炎对零售业的影响。

因此,2月25日,Lianshang.com零售研究中心独家发布《新冠肺炎对零售业影响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从疫情概述、SARS疫情对零售行业的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对零售行业的影响、零售应对措施、疫情期间的零售思维等角度。希望通过分析勾勒出疫情对零售业的实际影响,并为未来发展提供思路。

一、疫情概述

1)未知的病毒疫情进展迅速

2019年12月武汉首次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于2020年1月12日被WHO命名为“2019-nCoV”。属于冠状病毒,与SARS、MERS属于同一病毒家族。

2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的英文名称修改为“新冠肺炎”,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命名一致,而中文名称保持不变。

2019年12月31日,武汉市卫健委发布《关于当前我市肺炎疫情的情况通报》,称发现华南海鲜城相关肺炎27例。此后,到1月5日,新肺炎患者人数上升至59人;直到1月17日,武汉地区确诊的新型肺炎只有62例。

但从1月18日开始,新型肺炎患者开始急剧上升。1月18日确诊100例,1月24日确诊1万余例,1月31日确诊4万余例。截至2月25日15: 30,确诊77782例,治愈27485例,确诊47631例。

2)传染性比非典强,但最终会被打败

根据世卫组织2003年8月公布数据,从2002年11月至2003年7月发现首例SARS时,全球共有8422例SARS患者,这意味着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性大大超过SARS。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全新的病毒,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疫苗,制作疫苗需要时间。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隔离是切断传播途径最重要的手段。为了有效切断传输路线,全国各地都实施了交通管制和推迟复工。疫情控制给零售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新的机遇。

虽然新型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但有党中央坚强的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明显优势,有强大的动员能力和综合实力,有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一定能够战胜疫情,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

二、非典疫情对零售行业影响

I)疫情高峰期GDP下降1.7%

非典期间,从2003年4月23日到疫情基本结束的6月,政府实施了各项交通管制措施。所以SARS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主要在4月下旬和5月。

非典爆发第二季度,中国GDP增速从第一季度的10.8%放缓至9.1%,但第三季度迅速升至10%。2003年GDP年增长率为10%,明显高于2002年的9.1%。

2)社会零消费直线下降,但疫情结束后迅速反弹

数据显示,2003年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2%。上级采取控制措施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4月降至8.1%,5月降至4.3%,6月逐步放开控制后迅速反弹至8.3%,7月恢复到9%的正常增速。

据lianshang.com零售研究中心称,2003年全球经济处于复苏阶段,总体情况正在改善。中国也处于强劲的经济周期中。中国加入WTO后,SARS对整体零售趋势没有太大影响,行业也没有从此萧条,疫情在过去之后迅速反弹。

3)细分的服装和珠宝类别影响很大

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粮食、石油、食品、饮料、烟草、酒精和化妆品受非典影响较小。但金、银、珠宝、服装等可选消费品的社会零增长率明显低于整个行业。这几类需求弹性大,受疫情影响明显。

4)百货及餐饮业大幅下滑

细化到零售业态,百货行业影响最大,而贴近民生的超市业态影响不大甚至有所增加。餐馆的关闭率达到70%,与2002年同期相比,经营业绩普遍下降了50-80%。

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2003年4月北京19家百货商店的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7.6%,比3月份下降26.7%。与此同时,物美、美莲美、家乐福等14家超市4月份实现零售总额10亿元,同比增长20.3%。

三、新冠肺炎疫情对零售行业影响

新冠疫情短期内对零售业的影响强于非典,个别业态的损失更大,但长期来看不影响零售业的整体增长趋势。相反,电商和超市在疫情中机会更多。

1)行业预计不足,但比较稳定

中国经济正在从高增长向中等增长转变。加上中美贸易摩擦,社会零消费继续承压。在分析了7000多份有效问卷后,联商零售研究中心。com发现,56%的零售商认为2020年会更困难,13%的零售商认为2020年零售业的前景不确定。面对不确定的未来,42.8%的从业者认为零售企业需要培训基本功,行业需要“稳”。

2)1-2月零增长或疫情小于4%后社会将恢复

从GDP增长率来看,2020年的中国经济基本面与2003年的非典不同。2003年中国经济处于上行周期,但目前中国经济处于下行周期,2019年第四季度GDP增速仅为6%。如果第二季度GDP像非典一样下降1.7%,也将是近年来最低的增长率。

从社会零增长来看,2003年,除了非典高峰期的4月和5月,其他月份的社会零增长率都不低于8%。而2019年,社会零增长率超过8%的月份只有6个月。

2019年1-2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064亿元,而2019年春节,全国零售餐饮消费约10050亿元,占比近1/6。

据联商零售研究中心介绍。com,零售餐饮消费从1月底到2月中旬几乎暂停,2020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可能低于4%。疫情过后会回到年平均水平,甚至出现报复性消费增长。

3)百货公司可能迎来最冷的一季

疫情发生在春节销售高峰期,今年迎来了真正的“寒冬”。根据联商零售研究中心的统计。com,从1月25日开始,国内数千家百货商场、购物中心等大型商场陆续关闭,只剩下门店中的超市对外开放,其他业态的开放时间尚未确定。

在非典最严重的5月份,北京大型百货商店的营业额普遍下降了30%以上。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更大,全国范围内实施的控制措施更加严格。百货商店和购物中心迎来了历史上最冷的一季。

值得注意的是,从2018年开始,整个百货行业开始进入快速下行期。2019年第一季度,零售业

5)现金流和库存是品牌零售商的大问题

零售业作为一个流通行业,现金流、库存周转率和员工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调查显示,疫情对品牌商家的前三大影响分别是:销售业绩大幅下滑、现金流紧张、库存和员工问题。进一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现金流紧张的品牌业务现金流维持在3个月以内,形势严峻。库存在服装企业中尤为明显。

据联商零售研究中心介绍。因为2019年是一个温暖的冬天,冬天的服装销售并不理想。由于疫情原因,春节期间没有完成清仓目标。目前,一些上市服装公司已经开始发布2019年盈利预警。由于疫情发展不明朗,大多数服装企业在订购春夏服装时都会出现问题。因此,今年将是服装企业洗牌的一年。

6)餐饮将迎来一波调整

春节一直是餐饮业的黄金时代,2019年春节全国零售餐饮消费约10050亿元。受疫情影响的餐饮零售在春节七天内将减半,亏损近5000亿元。

目前,我国餐饮企业超过2000万家,其中个体工商户占95%以上。在全国范围内,山东以194万家企业排名前三,湖北以169万家企业排名前三,江苏以163万家企业排名前三,其次是广东、四川、河南、浙江、河北、安徽、重庆。

其中,湖北和重庆的餐饮经营企业占比最高,分别为32.8%和36.4%。

据联商零售研究中心介绍。个体工商户抵御风险的能力较低,受租金、员工成本和库存压力的影响。疫情爆发后,餐厅会有一波调整。

7)超市大卖场可能稳步增长

超市大卖场作为线下的民生行业,为当地居民提供基本的生活商品,疫情期间在政府的支持下基本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为了减少外出,居民计划购买量增加,超市人均客户订单大幅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是春节期间,尚超一般会在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这两周内保持足够的库存,因为厂家和一般供应商会在正月十五之后开始正常供货。

对于厂家来说,一般会预留一周到两周的库存。同样,制造商和其他供应商应该为工人在第一个月的第15天之后开始工作留出余地。一般情况下,工业消费品市场(生鲜除外)会有一个月的市场存量,但要警惕超市的货源不足。

据联商零售研究中心介绍。超市行业已经成为这次疫情中受影响最小的行业。随着疫情控制时间的延长,大宗购物时限也随之延长。在疫情期间,超市大卖场可能会成为零售业为数不多的增长模式之一。

8)新的电子商务供应链能力有待测试

受疫情影响,线下用户开始向线上转移,电商尤其是能提供及时配送服务的生鲜电商订单量开始激增,春节期间各大家居平台交易额增长200%以上。

但激增的同时也伴随着产能和供应链的压力叠加,尤其是产能的压力。提供及时配送服务的生鲜电商经销商主要是大专、高中、职高、技校毕业生,多为农民工。春节期间,大部分人返乡,疫情控制导致未能及时回城复工,导致各平台声称的半小时到一小时变成两小时甚至隔天送货。

四、零售业应对措施

面对疫情,零售企业表现出了行业责任感,保证了价格,稳定了peo

以JD.COM家庭平台为例,56家连锁超市加入了为应对疫情而启动的“家庭生鲜农场”项目。饥不择食,口碑疫情期间也有10万家新店。

除了进入家庭平台,实体零售的数字全渠道也开始送上战场检验。数据显示,很多零售商的应用、网站、小程序、家庭平台都已经上线,比如华润万家、大润发、沃尔玛、永辉、联华。

疫情期间,零售商的全渠道也开始发挥作用,正式迎来大考验。一般来说,在疫情期间,已经开通在线渠道的零售商的在线增长几乎翻了一番。

据Lianshang.com零售研究中心称,疫情让实体零售企业尝到了数字全渠道的好处,也考验了现有的全渠道系统。

未来的零售业一定是数字全渠道世界。这场疫情将迫使网上业务,企业的网上业务也将迫使企业提高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爆发后,零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将迎来新的高潮。

2)商场减租拯救品牌

面对疫情,购物中心面临着严峻的租金压力。但全国6000多家商场开始宣布减租免租,与商铺共度难关,预计减租近100亿元。

联商零售研究中心。com认为,面对疫情导致的租金减免,商场仍需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切不可盲目攀比。对于品牌所有者和消费者来说,无法判断某个商场是好是坏还是爱国。此时,甲乙双方应携手克服困难。

对于品牌业主来说,租金减免政策短期内可以减轻负担,但租金只是断供,未来如何开源才是重点。品牌所有者的重点应该回归到如何在逆境中创造销售机会。关键在于疫情缓解后的愈合恢复期。除了业主减租,跟进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也很重要。

3)百货公司、购物中心、品牌推广网络直播自救

在疫情的影响下,为了避免人群聚集和病毒传播,大多数商场选择停业。为了挽回关门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安全系数可控的前提下实现销售,满足顾客的购物需求,百货商店和品牌所有者开始选择现场购物作为非接触式销售。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大部分商场都在尝试和测试,涉及的品牌主要是服装、美容、电子产品,主要集中在微信直播、淘宝直播、颤音直播三大主流平台。

从品牌所有者的角度来看,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通过网络直播来拯救自己。淘宝发布的数据显示,从2月份开始,每天有3万个新商家入驻淘宝,在线转型;淘宝直播新播出的直播房数量同比增长一倍,新播出数量同比增长110%,直接在淘宝直播上销售商品的厂商同比增长50%。服装、美容、家装三大行业的线下店直播最活跃。

4)零售一线企业推广“共享员工”

在疫情的冲击下,中国人在家的“家”导致对餐厅的忽视,收入来源几乎断绝,但员工工资的成本依然存在。另一方面,超市、电子商务等。在员工和经销商方面有很大差距。是两个行业合作的关键,也就是劳动力短缺,需要减少人员开支。

2月3日,博世马在业内率先宣布,与海云美食、西贝、檀宇、青春餐厅等餐饮品牌合作,实现“共享员工”模式,随后数十家零售企业相继参与。

据lianshang.com零售研究中心称,事实上,这种就业模式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非常流行。不同的是,“共享员工”是在企业之间分配人力资源来解决sp中的问题

但是国际上普遍的做法是第三方公司在企业之间分配就业需求,因此灵活就业很可能成为未来的一种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共享员工”没有问题。疫情期间,员工去合作企业后的员工安全、员工福利、召回等问题需要认真处理。疫情控制后,餐饮企业需要开工。但是,如果员工仍然在执行任务,他们不能及时到达,这将对企业产生影响。

五、疫情中零售业思考

1)零售企业应将自身视为国家重大灾害处理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2011年日本东北大地震后,特别是在福岛核泄漏引发的巨大社会恐慌下,日本便利店,主要是7-11便利店,在提供食物和稳定人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7-11还建议将其作为国家救灾的基础设施,他们希望在发生重大灾难时,任何受害者都能在几个小时内看到7-11。

在这场疫情中,当地政府在要求关闭各种商业场所时,一直将超市和在家服务的生鲜电商列入保障民生的企业名单。只要超市还开着,只要生鲜电商能买到产品,人心总是稳的。

未来如何利用好零售业的便利性和亲民性,如何在非常时期稳定人心,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值得思考。

第二,全渠道零售数字化是当务之急

如上所述,疫情期间,国内很多超市调动企业一切资源发展线上业务,取得了惊人的进步。使用APP系统的超市表现不错,彩虹之上的网上销售额超过30%,永辉人寿的网上销售额超过10%。使用腾讯小程序的超市公司也表现很好,在BBK的份额超过10%,社区团购是主要的在线商业模式。比如嘉嘉悦有的店超过37%,襄阳好邻居,湖北占14%,湖南嘉惠占10%以上。

未来,零售全渠道是必然趋势。全渠道的前提是零售数字化。疫情过后,没有被数字化的企业应该加快这方面的进程。

3)仁中生鲜供应链建设任重道远

零售的核心是商品,商品的核心是供应链。这次疫情让生鲜行业陷入了“冰与火”的境地。一方面,“全面网上抢菜”导致生鲜电商订单量激增,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全国农产品滞销,农民损失惨重。

目前生鲜农产品育种端薄弱,生鲜产品产后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不成熟,供应链流通落后也阻碍了生鲜产品和生鲜零售的发展。

目前无论是火爆的线上生鲜电商,还是疫情期间的线下生鲜超市,正常利润都不多,基本都是因为生鲜供应链的问题。无论保鲜模式如何,只有做好保鲜产品的供应链和SKU,为消费者提供稳定的产品和服务,利润才能应运而生。

4)商场需要更加注重细节,建立完善的应急体系

疫情期间,大型商场是最大的损失之一。商场感染的案例也是最惊人的。比如天津宝坻百货的疫情已经造成32例感染,1万多人在家隔离。商场作为人流密集的场所,要加强平时的卫生、安全和环境工作,如保证卫生间洗手液不间断供应,加强空气环境的持续监测和优化,重视商场卫生死角的清洁和维护,打造更绿色、更安全的消费环境。同时,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应急体系。

评论区

共0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