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商超者得天下 所以达达集团上市了

2021-02-05 04:39:44  浏览:500  作者:管理员
  • 得商超者得天下 所以达达集团上市了

  • 【商户信息】

  • 类目:电商运营


  • 联系人:


  • 微信号:

  • Q Q 号:

  • 手机号:

  • 浏览量:

    500


【货源详情】


得商超者得天下 所以达达集团上市了 达达集团创业六年,历史上有很多标杆公司。在物流圈,已经习惯和我标杆;达达早年做外卖的时候,也有很多标杆人;在O2O的轨道上,曾经有一长串可以比较的公司。但达达集团6月5日在纳斯达克上市时,并没有直接竞购者。

根据舆论,这是即时零售的第一股。这个概念不包括美团和饿了么。这家上市的美国集团不仅审查食品和饮料外卖,还审查葡萄酒之旅等其他业务。看似红火的餐饮外卖,真的不是达达集团的菜。达达集团的总部设在JD.COM,主要客户是沃尔玛和永辉等零售商。

达达集团此时成功上市,可能超出外界预期。首先,达达有“中国证券交易所”的标签;其次,根据招股书,达达还在扭亏为盈的道路上。

更重要的是,所谓的即时零售也是全球零售市场的新生事物。单从服务实体零售商的角度来看,可以说这是一家没有参照系的上市公司。

从资本市场来看,达达也被贴上了JD.COM的标签。许多媒体还指出,来自JD.COM的收入占达达集团收入的一半。但本质上,达达集团的上市离不开JD的快速发展。COM这两年的家业。正是线下实体零售的数字化转型和全渠道发展,使得JD的价值。COM的家居业务脱颖而出。

达达+京东到家的模式需要与超市卖场深度协同

达达集团是“新零售”的最大受益者之一。2017年以来,阿里(狭义的新零售)提出的“新零售”思潮,广泛影响了整个线下实体零售业。到2018年底,对以博克斯马鲜生为代表的狭义“新零售”的反思越来越多。很多零售商甚至指出,零售不分新旧,但没人想到被贴上“JD”标签的达达集团。COM部门”,成为广义上新零售的最大受益者(指所有用数字互联网改造传统零售的尝试)。

这不是因为趋势,而是因为趋势。O2O早就是过去式了。不用再提了,但是达达在即时零售领域已经在华山闯出了一条路。这条路和餐饮外卖不一样,有自己的逻辑,可以算是一条新的轨迹。

“即时分发是一个基础设施,是一个提高效率和服务的过程。但在这个基础设施上,将会有很多商业可能性。”达达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上市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蒯齐家告诉胡雯。

从门外汉到座上宾

蒯佳琪,上海人,80后。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物流工程硕士学位后,就职于麦肯锡,为物流客户服务;后来他在硅谷的甲骨文做产品经理,专注于供应链产品。毫不夸张地说,他是物流专家。

他从物流的角度,将发展了20年的中国电商公司按照配送时效分为三类:

1.远程电子商务可以理解为一个仓库的全国模式,性能距离超过1000公里,限时几天甚至更久。

2短距离电子商务可以理解为分布式电子商务,性能距离几百公里,时限可以达到第二天甚至当天。

3宏观电商可以理解为同城电商。演出距离以公里计算,时限以小时计算。

现在的即时零售其实是宏观电商的产物。

2014年,快齐家在互联网平台上创业,选择同城即时交付领域,成立达达,正赶上外卖行业的爆发。在2017年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蒯都是线下零售的“门外汉”。这里所说的“外行”,不仅仅是指达达集团的前身其实最早是一家物流公司,而是来自边境的物流领域的物流专家蒯齐家。更重要的是,当他开始谈论与尚超的合作时,他一度被“拒之门外”。当时的主流零售业不理解他的想法。

蒯出生于的物流业

严嘉轩将达达群体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2016年之前主要发展以众包模式为核心的达达配送业务;2016年4月15日,达达与JD.COM旗下的O2O电商平台JD.COM合并。JD.COM成为新大的第一大股东,资产来自JD.COM,业务资源来自JD.COM集团,现金2亿美元。蒯佳琪成为新大CEO,独立运营合并后的公司。合并后,鑫达收到了JD.COM、沃尔玛、永辉超市等相关方的大量订单。2016年后,快开始发现线下实体零售市场存在巨大的数字化转型机遇,线上交付绩效业务有增长趋势,为线下超市等实体业态提供全渠道解决方案的家居开始发力。

起初,也许没有人会想到“为超市跑腿”这个行当会有更多的想象力。业内这种认知与第一轮O2O失败有关。

但是JD有几个区别。COM的家庭模式和始于2015年的第一轮线上线下:

第一,很多传统O2O都是从服务(家政等)上切下来的。)而不是商品;

第二,在那一轮O2O中,主要参与者多为小店铺,如夫妻店,包括JD.COM本人,也与连锁便利店合作。占线下零售市场比例最大的超市阵营是看客。

三是配送能力很多人都是个体户,很难快速扩大覆盖面和配送能力。

从图案设计的角度来看,快齐家从一开始就颠覆了这三点。第一,做商品而不是单纯的上门服务;第二,从最难的大超市和领先品牌入手;第三种配送能力是众包模式。

即便如此,当时的消费者对即时送达知之甚少。即使美团和饿了么(还有百度外卖)联手教育市场好几年了,在普通消费者的概念里,一小时内限时送达还是送餐。可能在一线城市,部分消费者也接触到了新兴的前仓格式。

看到这个趋势,其实不止是蒯佳琪。另一个

物流人――前京东物流总监侯毅,在阿里巴巴张勇和上百杯咖啡的鼓励下,确立了盒马鲜生的模式,其主打的30分钟无门槛送货上门,一度成为新零售的标签。

两位资深物流人,不约而同的走向了同一个方向。有几分巧合、但又是历史的必然。随着消费升级的进行,中国的一二线城市消费者,早已将服务体验和商品品质看作是同样重要的考量因素。

于是,越来越多像永辉、沃尔玛这样的实体零售商开始参与其中,加上每日优鲜等前置仓企业,大家开始接棒外卖公司,一起教育即时配送市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意识到,原来超市采买也可以配送上门,当然时效有时候需要放宽到两个小时以内。

到了2018年,蒯佳祺在参加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大会的时候就发现,越来越多的零售商在谈论O2O、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事情。会上会下的议题不少与此有关。到了2019年,“主流零售商没有任何一个CEO会告诉你O2O不要做。也没有任何一个人,会不把O2O放在公司前三优先级的战略事项里。这是一个大势所趋。”蒯佳祺对虎嗅表示。

即时零售的核心之一,是保证以小时计算的配送时效

达达的招股说明书显示,达达集团近三年收入持续高速增长,2017年、2018年、2019年收入分别为12亿、19亿和31亿。2019年下半年收入同比增长90%,2020年一季度收入进一步加速增长,同比增长109%。

不过,行业热议新零售的这三年,也是实体商超零售行业转型阵痛的三年。不久前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连锁百强榜单显示,2019年超市业态整体增幅为4%,平均毛利率为18.5%,同比增长0.5%。与此同时,到家业务在超市业态全面铺开。有三分之一的上榜企业在全部门店上线了到家业务,平均客单价为84元,单店日均订单为56元。

这时,蒯佳祺已经成为绝大多数线下商超零售业企业的座上宾。而对于即时零售,他感受到了商超零售企业包括品牌商由外到内的重视。“O2O业务之前通常都是兼着做,然后变成现在公司有专职的团队,专门的预算,专门的KPI考核。所有这些公司层面的指挥棒都上来了。”

而根据招股说明书,截至2020年1季度,京东到家业务覆盖全国超过700个县区市。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12个月里,京东到家平台上活跃的门店数量达到了8.9万,在商超即时零售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京东到家单用户年均GMV从2017年到2019年增长了244%。

复杂即壁垒

在前文中,我们回溯了即时零售如何一步一步从O2O脱胎演变至今,但是仍旧解释不了一件事,在这个趋势中,达达集团究竟有何独特之处,可以逆势实现海外IPO。如果顺势而为跟着风口就可以成事,那么至少即时零售赛道的格局,也不会是今天的样子。

从蒯佳祺自己的总结看,战略结盟京东是关键的一步;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坚持“物流+零售”,“做达达第一天开始,我就非常清楚我们不会只做物流,我们一定会既做物流又做电商平台。这一点我们非常清楚,这是路径选择问题。”他对虎嗅表示。

如果仅有达达快送,那么今天的达达集团仍旧是一家基于同城场景的物流公司,或许也有不错的发展,它和其他公司的差别更多的是规模和运力以及客户数量。但是“物流+零售”以后,达达集团的价值就发生了质变。在虎嗅看来,零售业的价值空间(数字化价值、市场结构持续优化的价值、供应链价值)远远大于达达集团过去熟悉且战斗过的战场。

达达曾经是一家同城配送公司;也送过外卖。

同城配送在物流领域公认是“大市场、小生意”,整个市场高度分散。大型零售公司在供应链端的持续投入,使得一定规模的零售公司都会有自己的物流公司。同城配送公司往往只能切入部分环节和市场;

而餐饮外卖,用蒯佳祺的话说,从门店履约的角度和零售业相比,两者的复杂程度根本不是一个量级。“过去外卖大战疯狂补贴的时候,外卖被妖魔化了,今天的外卖行业,又被神话了。”他对虎嗅表示。

最大的差异是,做商超O2O,特别是面积在数千平米乃至上万平米的超市,其SKU数量也是数以万计。达达需要进入卖场进行深度融合和改造,包括拣货数据、包括设置店内仓、规划拣货路径、规范操作流程等等。而餐饮外卖的配送,门口拿到餐可以转身就走。甚至可以这样说两者的区别,即时零售是真正的“履约”,履约包括从库存管理到配送的一系列过程。

很多超市采用店内仓的形式,配合到家服务

而餐饮外卖更多只是“配送”。虽然在骑手的路线规划等方面不乏科技含量,但是核心问题在于,餐饮外卖公司本不必关心餐饮业的供应链。说实话,也关心不过来。

在这个分析框架下我们还可以看到,达达集团需要对不同品类的商品设计不同的整套解决方案,特别是短保商品和生鲜商品。而在外卖行业,更多涉及的是不同细分品类餐食的包装盒问题,而且这一问题的解决者,更多还是餐厅自己。

实际上,美团、饿了么也在开始尝试餐饮以外的零售业多业态的配送服务,包括便利店、花店、蛋糕店等服务,甚至还有手机数码。他们也在进行品类的横向扩张。

但是,如果理解了上文所说的逻辑就可以明白,所有小店业态的配送服务,本质上都是不需要“进场”。不进场的履约和大店的一体化履约不能相提并论。

另一方面,从行业的动力来看,某些小店业态对于开展即时配送的意愿和订单比例,比大型门店低得多,这一点便利店尤为明显。蒯佳祺也认为,小店业态未必都适合开展O2O。

那么对于大店业务,到家配送最大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仅仅是增加销售和订单吗?虎嗅认为,新零售提出后,之所以到家配送会成为目前普遍被接受的“果实”,很重要一点是到家配送可以提高消费者消费同一品类的消费频次。这本质上,和有了智能手机加上4G的普及,人们看在手机上看视频的时长、频次大大增加是一个道理。

商超消费是刚需,没错,但是过去数年很多超市最大的头疼就是客户到店频次的大幅降低,而电商趁虚而入。而频次的改变,才能真正重新完成商超企业和用户的深度连接。

所以,从现在的体量看,达达集团的业务规模还无法和美团的外卖业务相比,但是考虑到中国线下庞大的商超存量市场,这正是资本市场愿意接纳达达的原因。

从平台的角度看,当下的达达,不仅是即时零售的第一股,也是市场上“唯一”的平台型解决方案。蒯佳祺认为,达达集团所代表的的即时零售公司,也是城市生活的新“基础设施”。

履约的尽头,是供应链

上文我们谈及了同为即时零售阵营,商超配送与餐饮配送的区别。但是问题的另一面在于,现在很多零售商自己也在做到家服务。而新零售的开创者阿里巴巴也开始意识到了什么。就在达达上市前不久,阿里巴巴提出了同城零售的概念,并进行了相应的组织架构调整。

根据《晚点LatePost》的报道,4月中旬,天猫超市事业群已经升级为同城零售事业群,据阿里内部人士表示,目前同城零售事业群已经上升为阿里巴巴CEO张勇重点关注的1号项目之一。在阿里内部,有“区域零售、同城零售、本地零售”的说法。

除了蒯佳祺和阿里的“三分法”,物流自媒体“物流沙龙”曾经撰文,从物流角度针对电商和即时零售提出过另一种三分法:

第一战场,仓+快递公司;第二战场,前置仓/店+即时配;第三战场,仓+店+配的不同交叉组合。

物流沙龙认为,达达集团处于第二战场,核心要素是点对点的“库存+履约+交付”;而阿里系在第三战场,其履约路径更为复杂。虎嗅认为,这一分类和概括是比较精准的。

但是阿里的最新动作,其实意味着一层新的含义,那就是打通第二和第三战场。虎嗅认为,核心想法有可能是,想用一套新零售的“基础设施”,来同时解决两个战场。

这或许才是达达集团未来面临的最大竞争和挑战,相对于美团饿了么基于外卖业务的品类延伸,阿里同城零售的挑战或许更为全面、立体。

蒯佳祺则认为,站在客户的角度,客户愿意选择谁,则是市场意志。他强调,京东到家是目前市场上唯一不做任何自营零售的即时配送服务商,也就是所谓坚持“不碰货”。他认为唯有如此,才能获得合作伙伴的长期信任。而所有的竞争对手,在零售特别是生鲜领域,都有自营布局。

对于接下来的竞争格局,蒯佳祺更愿意从履约的本质来看问题。他对虎嗅也提出一个问题,履约(配送)背后的本质是什么?他给出的答案,是零售业和物流共同的永恒话题:供应链。

评论区

共0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