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消费者说再见

2021-02-05 00:59:41  浏览:518  作者:管理员
  • 不要让消费者说再见

  • 【商户信息】

  • 类目:电商运营


  • 联系人:


  • 微信号:

  • Q Q 号:

  • 手机号:

  • 浏览量:

    518


【货源详情】


不要让消费者说再见 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这只是消费者在疫情下做出的一些适应性反应。

当疫情逐渐转为正常防控时,就给了新的消费习惯培育和生根的时间,也预示着这种改变将根深蒂固,不可逆转。与此同时,它警告零售商,他们不能再像往常一样对待消费者。

消费者是一列飞驰的火车,只能陪着他们走。如果眼睁睁看着他们离开,停在站台上的零售商只会被淘汰。

消费习惯的改变

疫情爆发后,有争议的话题变得无可争议,如:居家创业成为必要的补充,消费者的支持,居家满足了当下的场景需求;直播越来越红紫,很多零售商都开辟了自己的直播领地,这在一年前是不可想象的。疫情成了加速器,发展变化在以“超人”的速度变化,零售商也要一起发扬光大。

在滚滚的浪潮中,推动这些变化的是消费者。虽然消费者不是主观地、有意识地引领变革,但这些变革与他们息息相关。消费者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首先,消费者减少了去商店的频率,但增加了集中购买的数量。疫情之前,实体店有休闲娱乐的功能,购物只是众多功能之一。现在的实体店,消费者大多是去购物,有明确的购买计划。

从休闲到购买必需品的转变,不仅意味着消费者去商店的次数减少,也缩短了他们在商店的停留时间。消费者有明确的购买清单。他们到店后,直接去进货,进货结束后也会以更快的速度离开店内——消费者购物效率的提高对零售商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应该是一个阶段零售商新的关注点。

消费者逛商店的频率降低,但一次性购买的数量和种类增加,即客流量减少,顾客单价增加。数据是忧喜的,背后透露着变化和潜力。

变化不仅体现在零售商身上,也体现在最贴近民生的菜市场上。在一个大型蔬菜市场,购物的消费者用大塑料袋装着他们购买的蔬菜。很明显,消费者增加了单次购买的数量和类型。

第二,消费者要么去大店,要么去小店。集中购物的增加给提供一站式购物的形式带来了一些机会。像大型超市一样,规模大,品种全,可以提供更多的购物选择。这一变化对于处境艰难的大卖场来说并不是太坏的消息。

除了大店,消费者也会选择附近的小店——小店,占地面积小,灵活,离消费者更近。短距离不仅可以缩短到商店的时间,还可以降低途中暴露的风险。

现在很多生鲜店都分散在离小区最近的地方。这些店无论是服务水平还是品类规划都比不上正规的大店,但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今年,随着许多零售业态的衰落,一些保鲜商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的市场确实给了他们更多的发展机会。

三是民生商品成为首选品类。著名作家刘浏在微信官方账号上留言说,她现在只买食物,其他的都可以省,也代表了目前很多消费者的诉求。随着收入的减少,预期收入并不乐观,这使得很多人不得不重新审视消费观念,改变消费观念。

国家统计局4月发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显示,粮油食品同比增长18.2%,在所有统计类别中排名第一,而服装、鞋帽、针织类纺织品同比下降18.5%,成为降幅最大的类别。

统计数据再次验证,消费者在民生不可或缺的商品上投入了更多的钱,而在可买可不买的服装等类别上采取了保守的选择,减少了购买。

也可以看出,由于未来收入不可预测,消费者的选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有太大变化。这给零售商乃至厂商提出了新的问题:如何应对消费者的变化,在这样的变化下如何寻求新的发展。

第四,消费者认为线上线下的界限正在消融。消费者不再关注线上和线下的区别,他们只关心去哪里买性价比高的商品——如果预期收入继续悲观,消费者对性价比的关注度会继续提高。

为什么最近直播火了?除了好玩有趣,也是因为直播可以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超级流行的网络名人,他们可以获得更优惠的价格,这正是消费者所看重的。

频道较多,频道切换方便快捷。从线上到线下,从线下到线上,这种徘徊对主流消费者来说根本不是问题,线上线下的界限感越来越不明显。

消费习惯变了,这是不争的事实。零售商作为销售和消费的共同体,不能忽视消费者的变化,也不能若无其事。零售商需要深刻理解这些变化,做出与时俱进的改变。

不要让消费者轻易地离开

亨利福特说:“成功的秘诀在于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然后从他的角度考虑问题。服务就是这样一种精神,站在客人的立场看整个世界。”现在,我们需要从消费者的角度,根据消费者的变化来看待零售业务。

提高消费者的购物效率。效率是零售商非常关心的一个关键词,比如采购效率、运营效率。效率的背后,意味着降低成本,获得更高的利润率。零售商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效率,还要创造门槛来提高消费者的购物效率。在现阶段,试图延长消费者在商店的时间显然是不明智的,这与消费者的意图相反。

购物效率,简单来说就是消费者顺利进店,顺利进货,然后顺利离开。看似简单,却没那么容易做到。如果你化身为一个消费者,你会发现很多障碍,比如在店里找不到购物篮,你要排队称蔬菜,你找不到你需要的商品,因为商品区域的分类和识别不清楚.这些都是小麻烦。如果积累到一定程度,消费者就会厌烦,进而降低去商店的频率。

在当前

的状况下,货架和促销台的设置可以疏松一些,留出较多空间让消费者保持合理的距离,产生心理安全感,提高消费者在店内行走的速度。

一家酒店为了减少消费者的就餐顾虑,缩小了堂食区,扩大了包间区,并设置了多个小包间。疫情期间,堂食区只有两三桌客人,而包间却几乎爆满。细微地体察顾客的变化,适时而变,最终受益的将是主动做出改变的人。

提高客单价。消费者进店频率降低后,要想保住销售额稳中有升,提升客单价将是一项重要课题:

一要增加随机购买的机会。消费者谨慎小心,在店内的半径较疫情前缩小了很多,这为随机购买增加了难度。但也不意味着没有机会。如:在热销商品旁边多使用关联陈列,增加商品爆光的机率;利用气味等吸引顾客,一家卖场现场设立了粽子的蒸煮服务,粽叶的香气和糯米的香气混合在一起,飘荡在空气里,吸引许多顾客前去观看和购买。

二要在现场制造一些让消费者大感意外的热点。前段时间,超市发与几家餐饮企业合作,达成三种合作意向:第一种是将成品菜放在超市里售卖,第二种是主厨现做现卖,第三种是制作招牌菜并接受现场预定和提供送餐服务。后两种方式,由主厨在现场烹饪,产生的影响力远远大于菜品摆在柜台里的效果,会激起消费者更多的购买欲望。超市发还把店内的热点扩展到网络上,通过现场直播,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店内活动,扩大了门店的影响力。

三要发动群体的力量,让员工出谋划策。尤其是一线员工,他们离顾客最近,能第一时间感知到顾客的需求,管理者要认真对待来自一线员工的建议,对可行的建议积极地运用到管理中。

做好做强生鲜、食品品类。这两个品类本来就重要,在疫情期间更显重要。生鲜食品与民生相关,最贴近消费者的生活。消费者可以放弃服装服饰的购买,可以放弃针纺家居的购买,但不能放弃生鲜与食品,这是基本生活的保障。

大润发提出,要做生鲜食品领域的专家。其他零售商虽然不用亦步亦趋,但也应尽快做强这两个品类。尤其是生鲜商品,现在许多消费者去超市的主要目的是购买肉和菜,如果生鲜品类无特色、无卖点,很难吸引消费者到店。

生鲜商品最终考验的是供应链,建立高效有竞争力的供应链,需要零售商从源头开始,找最有竞争力、而不是找最近最省事的合作方。加大源头自采的力度,获得品质与价格都更有说服务力的商品,这才是竞争力所在。

最近转了一些超市,发现许多超市的叶菜都做得差强人意,叶菜不容易存储,损耗也大,因此一些零售商要么减少叶菜的品种,要么减少存货量,只勉强经营。但是,叶菜是蔬菜的灵魂,也是卖场的精气神所在,叶菜做得不好,卖场就少了鲜活的气息。新鲜水灵的叶菜,是卖场最好的装饰。

只有把别人做不好的事情做到最好,才是卖场的价值所在。这也是对消费者最有吸引力的地方。

线上与线下融合的机会点。最近直播风行,许多零售商的高管都亲自到直播间推销商品,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这后面的隐忧是,直播虽然取得了瞬间销售的提升,但从长久看,却让消费者对零售商产生疏离感,直播的加入,这相当于又增加了一条消费者不用到店的理由,实体门店变得可有可无。对实体零售商来说,任何活动都应围绕提升消费者到店的频率,而不是让消费者只买到商品而已。

要像超市发那样,直播主厨现场做菜,或者直播店内的商品与活动,未必能取得较好的销售效果,却可以起到引流的作用,引导顾客实地到店,这才应是实体零售商直播的目的所在。

今后场景化的直播应更受欢迎。直播间像是二维画面,而场景化直播变成了三维,里面有故事和情节,表达的内容更加立体与丰富。而实体零售商场景化最好的依托就是实体门店,这里有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可以挖掘。

实体零售商生存的必要条件是要有消费者光顾,如果没有消费者,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不要给消费者说再见的机会,也不要放弃每一个可以吸引消费者到店的机会。

评论区

共0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