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不应该替疫情“背锅”

2021-02-05 00:24:41  浏览:422  作者:管理员
  • 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不应该替疫情“背锅”

  • 【商户信息】

  • 类目:电商运营


  • 联系人:


  • 微信号:

  • Q Q 号:

  • 手机号:

  • 浏览量:

    422


【货源详情】


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不应该替疫情“背锅” 第二波疫情源于北京一个新的地方,把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推到了风口浪尖。过去虽然有领导指责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偷税漏税”、“隐瞒脏货和做法”等问题,但它是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是不可或缺的民生工程,所以一直受到政府的关注和支持。

武汉疫情和北京疫情都起源于“市场”,这似乎给了人们一个逻辑判断:肮脏的环境——病毒传播——关机转型。如果这个逻辑成立,那么垃圾场就是病毒最容易爆发和传播的地方。但事实并非如此。

6月17日,我在今天的头条看到张,批评目前的批发市场环境肮脏,商品可追溯性差,批发零售经营,设备设施落后,交易方式落后,甚至说日本的批发市场干净安静,而中国却挤满了人。

这些问题不是不存在,而是不是关键。其实国外批发市场比我们想象的要简陋的多,按照“实用主义”的建设方案,他们的客户不一定是大客户。然而,为了满足“领导要求”,中国的一些批发市场已经转型到更高的水平。

在我看来,了解以下五个问题,有助于我们对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三种模式,各有背景

各国农产品的流通模式和运作模式各有特点,都有特定的社会经济和历史背景。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形成和演变与上下游的组织程度密切相关。

第一,东亚模式,是以批发为主的流通模式,以位于流通中间的批发市场为主,所以也叫“中心模式”。背景是上游生产规模小,下游组织化程度高,通过批发市场中间环节的流通模式可以达到更高的效率。日本就是典型代表。

二是西欧模式,是上游导向的流通模式,以位于流通高端的种植户(合作社)为主,被称为“上游模式”。比如在荷兰,著名的Flora Holland就是由种植者创立和发展的拍卖市场。背景是,在该制度形成之前,种植者为了应对客户未能按时付款、商家相互勾结、降低价格的情况,建立了花卉拍卖制度。荷兰花卉拍卖市场实际上是一个种植者的会员协会。养花人一般不自己卖产品,而是成为拍卖市场的成员,按照拍卖市场的要求把自己的产品全部送到拍卖市场进行销售。

何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花卉拍卖和交易平台,也是由种植者组成的。交易者连续八年向交易中心支付交易金额的1%即可成为其会员,会员选举董事会。因此,何华始终以服务种植者为己任。

1968年法国RUNGIS农产品交易市场成立时,政府强制规划并无偿划拨土地,政府投入资金控制了RUNGIS 72%的股份。直到2008年1月,政府第一次将部分股份转让给民营企业,国有股降至33.4%,另外两个最大的民营股东共占40%的股份。市场采用租用场地的模式:Renjes不自行从事交易活动,房屋建成后以毛坯房的形式提供给农产品的销售者(批发商和生产者)。Renjes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租金,一般是每年每平方米300欧元。所以法国的农产品流通和荷兰类似,是上游企业主导的流通模式。是以政府统一规划建设为基础,依托大中型养殖场,依托大客户支持,依托异地农产品,满足当地消费需求。

第三,北美模式,这是一个面向下游的循环

比如在美国,农产品是分地区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大型连锁超市是农产品零售的主要渠道,有门槛直接从农民或批发市场进货。另外,物流和相关服务业都很发达,所以美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不是很发达。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通过率(农产品在批发市场交易总额或总金额中所占的比例)也比较低。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方式有

(二)我国农产品流通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市场主导。1978年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产品流通由国家主导,按计划分配。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82年以来,中央连续五年发布了五个关于农村问题的一号文件。在小农分散经营的基础上,形成了以“集贸市场”为主导的农产品流通模式。

第二阶段:以大型批发市场为主导。自1985年以来,由于逐步取消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农产品的品种和产量迅速增加,扩大产销范围迫在眉睫。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出现了大量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这一时期创办了许多著名的批发市场,如深圳的布吉、北京的大钟寺、山东的寿光等。

第三阶段:菜篮子工程。从90年代中期开始。1988年,农业部提出菜篮子工程,从解决市场供给短缺问题转向大力推进设施化、规模化、生产性农业(种植多种蔬菜新品种),加强农产品安全和农产品产销体系和机制建设。

第四阶段:市场工程。从2006年开始。为了有效解决农产品“难销”问题,商务部和财政部于2006年实施“双百市场工程”,2009年启动“农业超对接”工作,2010年启动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加快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第五阶段:农产品电子商务。2012年下半年,《橘橙》(颜75岁创业,十年栽橘哀牢山,85岁赴京销售。

褚橙)在“本来生活网”一炮打响,启动了我国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新时代。其后,农产品批发平台、纯生鲜电商、以实体店做生鲜电商(如盒马鲜生)、前置仓等越来越多。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流通领域有四个方面的显著变化:一是重申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基础性”与“公益性”特征;二是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规划;三是不断推进“农超对接”;四是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迅猛。

(三)批发市场公益性问题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属性早有定论,2004年我国农业部颁发了《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农市发[2004]10号),其中,第五条明确指出: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公共事业,以服务农业、农民和城乡消费者为宗旨。其设立及业务项目由各级政府规划确定,并提供支持”。但实际上却是执行“谁投资、谁受益”的政策。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批发市场规划流于形式,很难进行布局调整。

2000年以后,我国有4000多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转变成为产权主体多元化的企业,其实际运作几乎全部是营利性的。最近几年新建的被纳入政府重点工程的大型批发市场,在享受了一些优惠政策以后,不断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但作为批发市场的具体经营者,土地出让金、纳税、收费等一样都不能少,两者的矛盾就更为突出。

我国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政策,大都采取“工程”形式,选择部分单位推行政策,实施补助,如“菜篮子”“万村千乡”“双百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升级拓展5520” 等工程,这些都是“特惠”,而不是“普惠”政策。政府在“工程”的规划、实施、评审中耗费了大量资源,企业为获得项目支持、应付检查,也费尽心机。

有些地方在制定农产品批发市场规划的时候,为了体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公益性”,从“完善财税政策的保障措施”角度要求“改造和新建一批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菜市场。”对此,业内人士反映:如果是“行业公益”,这又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如果是“小众公益”,可能会引起行业内的不正当竞争。

(四)日本的公益性批发市场

日本实施的是农业行政部门为主的农产品流通管理体制,消除了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弊端,提高了流通效率和行政管理效率,符合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共同利益。这一市场格局的形成背景可以追溯到1918年,当时日本曾发生过所谓“大米暴乱”。政府为了稳定市场,于1923制定了《中央批发市场法》,1971年又颁发了《批发市场法》,并于1999年、2004年、2006年对上述法律进行了大幅度修订。

日本批发市场分三类:第一类是中央批发市场:各级在2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大多是都道府县(相当于省级)级城市,市场开办者必须是地方公共团体,经农林水产大臣批准后,可以开设。第二类是地方批发市场:这类市场是中央批发市场的重要补充,市场开办者可以是地方公共团体、株式会社、农协、渔协等,需经都道府县知事的认可;第三类其他批发市场:除中央批发市场及地方批发市场以外的共同体及其他类型的批发市场。主要以前两种类型的批发市场为主。

在日本,政府是中央批发市场的开设者,批发市场开设以后,政府还要对批发市场的设备进行维护,对商品进行检验检疫,并在批发市场负责屠宰。为此,政府每年有大量预算用于批发市场建设与维护。

东京都政府作为都内11个中央批发市场的开设者,需保证在市场交易中的生鲜食品材料能让消费者安心食用,并有合适的价格,尽可能快地出售给消费者,根据批发市场法和各种条例,负责市场建设、设施维护以及对交易的管理和监督。另外,在肉食市场,除了作为市场管理部门以外,还从事肉食牲畜的屠宰与分割。在福冈市的临海市场(肉类),政府官员还兼任这个市场的场长。屠宰一头牛的价格是6569日元(含400日元的检疫费),屠宰一头猪的价格是2100日元(含200日元检疫费)

(五)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未来

食用农产品的批发市场有三个基本趋势:一是向城市外围迁移;二是规模化整合,这是流通引领生产的前提条件,当然规模化的零售企业也可以通过产销对接发挥引领作用;三是通过率在下降,即通过批发市场销售的农产品占比在下降。如在日本,蔬菜等鲜活农产品在批发市场的通过率曾经高达85%,但经过约30年时间的演变,通过率下降到65%以下,从而导致交易额下降,批发商利润下降。

日本批发市场交易量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减少,原因主要有以下7条:

(1)消费者购买生鲜食品数量的减少;

(2)农产品总产量减少和蔬菜生产量的减少;

(3)人均消费蔬菜量的减少;

(4)伴随进口蔬菜的增加,批发市场场外交易增加;

(5)随着农协的扩大,批发市场场外交易增加;

(6)量贩店的规模化带来的批发市场场外交易增加;

(7)直销所的增加导致批发市场场外交易量增加(直销所是农民直接进场销售的零售商店,这些商店出租货架给农民销售农产品,一般设在市郊)。

我国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之所以需要长期存在,这是社会生产与零售的背景说决定的。我认为:批发市场出问题,问题不在批发市场!如果没批发市场,我们可能连菜也吃不上。其实,批发市场的货源基本都是大规模生产,相对比较安全。目前最不靠谱的是小农产品。

有资深行业人士指出:“流通方式问题在自然竞争的状态下是由产业链前端决定的,生产决定流通!就平台经济而言,平台前后两端小而分散的状态不能改变,平台天然就有强大的生命力。欧洲有超市的生鲜配送中心设在大型批发市场及其周边的。”

确实如此。我去法国看到欧尚超市在伦杰斯设有仓库,据介绍:那是为了在批发市场补充现货。农产品批发市场自身是不做交易的,它只是一个交易平台。卖家做配销,是没有条件的。只有那些买家做配销。这样就增加了一道环节。超市可以到批发市场租赁场地,进行加工,配送,这倒是一个方向。但他们都要去源头,与基地对接,想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想获得有限的优质货源。

评论区

共0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