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大型“拉人头碰瓷”现场曝光

2021-02-03 15:24:28  浏览:503  作者:管理员
  • 警惕!大型“拉人头碰瓷”现场曝光

  • 【商户信息】

  • 类目:电商运营


  • 联系人:


  • 微信号:

  • Q Q 号:

  • 手机号:

  • 浏览量:

    503


【货源详情】


警惕!大型“拉人头碰瓷”现场曝光 【一邦电力新闻】品多多还没有启动新的直接社交电商项目。还在准备投资的头可能要注意了。

此前,一个吹嘘品多多直接运营社交电商的新项目在微信群中升温。但没过多久,“推迟发射”的通知就到了——,原定8月1日开始,因为成员夸大宣传,推迟到9月发射。而告示上,赫然写着“品多多官”五个字。

警惕!大型“拉人头碰瓷”现场曝光

图片来自社区

但经过一邦电力与平多多亲近人士的查证、调查、核实,发现所谓的“平多多新社交电商项目”只是微信业务团队授意并实施的骗局。同时,项目背后的驱动力也浮出水面。

完全没关系,为什么冒充拼多多?

亿邦动力指出,微信业务团队的大规模宣传是该项目迅速曝光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从7月份开始,很多关于“品多多再造新社交电商项目”的新闻充斥着贴吧、论坛和自媒体。用户可以在消息中通过微信添加团队负责人,成功后会被对方拉入“新项目内测组”。

警惕!大型“拉人头碰瓷”现场曝光

图片来自网络

加入该组织后,微型企业对其成员发起了密集的“金钱攻势”。据群里宣传,品多多会自己开C2M供应链,会员可以通过销售品多多产品赚取佣金,同时也可以通过邀请新会员注册获得新的补贴。根据从社区传播的奖励制度,补贴包括新增补贴和销售补贴,其中新增补贴最高金额为100元/人,销售补贴最高金额为1000元。团队负责人以此为噱头,吸引大量新人加入团队。

一位代表团团长对亿邦电力表示,“这只是一个临时制度,最终实施会有变化”。

警惕!大型“拉人头碰瓷”现场曝光

图片来自社区

但与此同时,该项目的许多疑点也暴露出来了。

首先,团队负责人不清楚商业模式。在与团队负责人的沟通中,几乎没有人能说出项目的盈利模式、注册时间、销售目标,只强调“朵拉人,多注册。”

“你现在要做的,就是不断地拉新人进来。人一进来你就有补贴了。你不用担心销售。”很多团长都是这么跟一邦动力说的。另外,对方一直强调的是,这是一个很大的项目,肯定能赚大钱。

其次,从来没有任何官方宣传或员工发言。即使各代表团团长大肆宣传,大喊着要争取很多项目,但消息总是来自其他代表团团长。值得一提的是,7月31日流传的“品多多新社交电商延迟上线”的通知也是从其他社区间接传来的,并没有品多多的官方印章。

一邦动力在询问了几位团队负责人后,发现很多项目信息都来自一个名为“精品家族”的社区运营团队。据官方宣传,精品家族成立于2015年,主要负责微商项目的交易。益邦电力指出,在其宣传中,品多多将对新项目给予1亿元的补贴。

警惕!大型“拉人头碰瓷”现场曝光

随后,一邦动力接触了一个“精品家族”的负责人。这位负责人告诉亿邦电力,他是品多多的直接组织,而且因为他有团队,所以得到品多多当局的优先考虑。但一邦动力要求负责人出示与品多多合作或关系的证明时,遭到拒绝。“没什么好证明的,就因为我比你们任何一个人都早拿到第一个代码(第一个邀请码)。”

警惕!大型“拉人头碰瓷”现场曝光

当一邦动力进一步询问负责人是否有营业执照时,对方回应说他只是一个团队,不是公司。自始至终,负责人都没有出示任何与品多多合作的证明。

值得注意的是,工商局和天眼搜索都没有找到“精品家族”的相关注册信息。唯一可以查询“精品家族”的记录是百度贴吧

吧上,其负责过淘小铺相关业务的贴吧信息。

警惕!大型“拉人头碰瓷”现场曝光

▲ 图片来自百度贴吧

除此之外,更有业内人士直指该项目与拼多多的快团团业务重合,“快团团就可以一件代发,拼多多怎么可能还做这个新项目?一看就是假的,是割韭菜的项目。”

亿邦动力就项目直接联系了拼多多官方,对方未对此事做出直接回应。但有接近拼多多内部的人士告诉亿邦动力,这个“拼多多”新项目为微商虚假宣传,并非拼多多官方,也没有合作关系。

也就是说,微商炒作的“拼多多项目”,不过是冒名顶替的“拼夕夕”。

紧急叫停,为什么还要继续?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因为团长夸大宣传导致项目被紧急延期一个月,可社群内团长依旧在拼命拉新,同时频率亦明显加快,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

“项目肯定没问题的,是拼多多官方的,现在就抓紧拉新,等着钱来就好了。“面对延期上线的整治,团长们似乎根本不受影响。

警惕!大型“拉人头碰瓷”现场曝光

▲ 图片来自社群截图

然而对于微商冒名顶替拼多多的行为,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股权高级合伙人黄伟表示,该团队已经存在诸多违法行为。

在商业模式上,黄伟律师表示,根据图片上的奖金制度,从目前的监管环境尺度看有涉嫌传销的嫌疑。原因有两点:

1、从层级上来说有分三级,每个级别的晋升跟拉人头有关,涉嫌违反禁传条例第七条第一项;

2、层级上的返利和团队计酬机制,也涉嫌违反禁传条例第七条第一项。

而在《禁止传销条例》中,对传销行为的相关定义为:

(一)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包括物质奖励和其他经济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二)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此外,黄伟律师对亿邦动力表示,“如果项目不是拼多多授权下的宣传,则属于涉嫌虚假宣传。同时,因为虚假宣传骗取了很多代理商的加入,并且骗取了一定金额的费用,涉嫌组织领导传销罪或诈骗罪。”

明知骗局,为什么依然被骗?

虽然常理上可以判断出这个打着“拼多多”旗号的社交项目存在诸多疑点,但在不少社群里,团长依然在卖力的宣传。“智商税”似乎轻而易举就可以收。这又是为什么?

亿邦动力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类似项目能够“疯传”的核心原因还是过度倚借微商操盘团队。如果整个项目都是起盘团队直接开发,那失控则在所难免。

“微商是唯一无关年龄、学历、男女的职业。”这是自2012年微商兴起开始,就在行业中流传的一句“励志鸡汤”。早期有报告显示,微商的从业人员在年龄、性别和学历上都有明显特征。年龄方面,有一半以上从业人员年龄在26到30岁之间,18岁以下的也有一成左右。男女占比方面呈三七开分布,女性居多。而学历方面,大部分人是高职或专科,共占比超过60%,大学本科大概占比20%。

如今,当社交电商平台为传统微商群体搭建了更完善的基础设施,他们甚至不再需要囤货,只需动动手指就可以成为其中之一。在宣传策略上,“新微商”则被彻底描述为一个只要有闲,就可以零门槛加入的事儿。

尽管微商也是整个社交生态的重要组成,不过部分社交电商企业对此还是会非常避讳。“一旦和微商团队沾边,社交电商则在‘污名化’的边缘游走。”一位不愿具名的社交电商负责人透露,虽然早期社交电商大多通过微商起盘,但部分微商过度逐利的特征、从业者整体缺乏正规商业训练,以及层级、代理制度等乱象,还是会让商业模式走偏,给前途本来就不明朗的社交电商又蒙上一层阴影。

“宝妈会做微商或者社交电商,就是因为时间充裕,又不辛苦。这个场景同样适用于疫情过后的待业人士,相比于辛辛苦苦去做送餐员,做微商自然成了最优Plan B。”一位刚刚从餐饮行业转向社交电商的人士笑称,身为一个外行,没有货源也没有用户,跟着团长是他成为微商最快的办法,“哪有什么辨别能力”。

“现在所谓的社交电商团队,都是最早的那批微商,他们其实没必要考究某个新项目是不是真的,因为只是多兼顾一个平台,多赚一份钱而已。”一位社交电商从业者表示,从业者只会跟着宣传走,而不会追求真实性,发现不靠谱停下来及时止损就好了。

“微信社群的环境非常私密,就跟这种私密性可以有效避免扰乱品牌的市场价格一个道理。微信社群早已成为一个‘信息黑洞’,里面的运营操作也很难被大平台发现。”一位电商平台运营人员表示,很多微商打着品牌总代的旗号也无法辨别真伪,社群里宣传大平台的新项目也一样。

从某种程度上,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即使如拼多多这样的大型电商平台也难以及时发现被仿冒了,甚至不愿亲自公开澄清。

只是团长们,真的要清醒,要注意了。

评论区

共0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