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凌云寺在哪里,乐山凌云寺属于哪个省市
-
-
类目:知识大全
-
联系人:
-
微信号:
-
Q Q 号:
-
手机号:
-
浏览量:
412
【商户信息】
【货源详情】
乐山凌云寺简介:凌云寺,千年名寺,位于乐山岷江东岸,古南环抱,苍翠欲滴,寺庙雄伟壮观,可俯瞰岷江、大渡河、青衣江。
乐山凌云寺简介千年古刹凌云寺,位于乐山省岷江东岸,四周是古刹和雄伟的寺庙,可以俯瞰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它位于凌云山,如九日峰、丹霞峰、王云峰峰、珠融峰、对月峰、奇峦峰、季峰峰、灵宝峰、崔永峰九峰。与峨眉山遥遥相对,位居西南第一。寺庙旁边是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从寺外流出的三河汇聚在凌云山脚下,从大佛脚下向南流去。
乐山凌云寺凌云寺是自然奇观与人文杰作的奇妙和谐结合。天堂创造奇妙的风景,展现大自然的奇妙之美;千年古刹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由于寺前三河交汇处临河的悬崖上刻有世界上最大的弥勒佛雕像,人们把乐山大佛作为凌云寺的象征和象征,所以俗称乐山大佛寺,又叫凌云大佛和乐山大佛。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 《嘉定州志》,名“凌云寺在凌云山,大佛寺”。凌云寺也因为高僧海通禅师倡议修建乐山大佛而更加出名。
在乐山凌云寺的历史上,学者和诗人为这座古老的佛教寺庙和崇拜的精神领域留下了许多赞美。比如南宋学者邵伯在《清音亭记》中这样描述:“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谓之史,国之胜谓之凌云寺,寺之南山之胜也……”明郑德三年(1508年)和嘉定五年(1510年),嘉定秀才胡守宗在《凌云寺》诗中称赞凌云寺。客人撞云,和尚磨石写诗。春天的声音很好,塔的影子照耀着晚山。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寺庙,看到这座寺庙令人惊叹。因为凌云寺距离峨眉山较远,所以一直享有“上峨眉拜凌云”的美誉。乐山凌云寺简介与乐山大佛的关系凌云寺赵官大师曾说:知道乐山大佛的人很多,知道乐山凌云寺的人很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位博士曾经说过,大佛和凌云寺是宝石和戒指的关系。宝石虽然与戒指分离,但依然珍贵。但是如果宝石镶嵌在戒指中,它的价值会更高!1996年12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墨西哥梅里达召开了第20届全国委员会。40多个国家的代表一致批准峨眉山——乐山大佛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第18位、中国第3位“双遗产”。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弥勒佛石像,雕刻在凌云寺旁的悬崖上。大佛雄伟壮观。头与山,坐于河边,魏镇三江。雄壮,玉树临风,褶纹流畅,目光集中,面容慈祥端庄,身形饱满壮硕,身姿雄伟优美,与神奇的凌云山水融为一体,与天地日月融为一体。唐中宗、唐睿宗时期(705-712年),凌云寺方丈海通大师利用嘉鱼凌云寺出土的弥勒佛“大工广用”,走遍了对弥勒佛有着深厚信仰的巴蜀以及富庶的湖广、江浙一带。10个缔约方和谭跃积极响应,愿意捐款和帮助。回到寺庙后,我们从全国各地聘请了熟练的工匠进行仔细的规划和调查。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在全国各地崇佛崇佛的浓厚佛教氛围下,凌云寺住持海通禅一往无前,英明神武,开始了规模宏大、工程艰巨的寺旁弥勒佛建造。开元十八年(730年),大佛“未毕,禅师死。”海通去世时,阻挡三江急流的悬崖峭壁已经全部打开,大佛头胸肩的精心、费时、费力的工程已经完成。“新世纪之初,有一个沙门海通,他哀悼这种危险,但对他来说很难吗?柯能任,回归自己的创作。这座山水流很快,悬崖就是万仞,这意味着石头可以变下来,河流可以变平或堆积。如果你拓宽自己的容忍度,增加自己的知名度,做好事,凝聚各方力量。就是拜未来,造弥勒像,前后劫,修不休”(高《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贵州有个和尚,因山凿雕像,得了十层庙。他的追随者已经公开很长时间了,从那以后潘博一直在那里”(鹏鸣史茹《嘉定州创建九峰书院记》)。“昨天的凌云寺,水流湍急,每次船失事,都造成很大伤害。唐朝初年,海通禅师被它迷住了,想救它,于是下山生下弥勒佛像,高三十六尺,坐在里面的莲花不算。从意愿感到佛性善举,水变其道,山背之地,一沙洲淹。意思是说弥勒是天下的主宰,谁不能慈悲,谁不能胜利,谁就造这尊雕像,谁就不为佛祖的恩情而战,救死扶伤,并深深希望有所见所闻的人,能在八识领域被接纳,为当下陶冶心性,去西游,安
乐山凌云寺布局,寺庙的中轴线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藏经楼组成,由附属殿、客堂、观众席、东方方丈、佛寺和佛寺组成。
堂和请香处组成的两条副轴线。 现中轴线建筑以早清风格为主。由弥勒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三重四合院组成。凌云寺弥勒殿门外咫尺之间,即是天下闻名的乐山大佛。 弥勒殿前是参天古木楠树,殿外两侧分列着四座明清两代重修寺字的碑记。殿内正中塑像为弥勒坐像,皤腹欢颜,俗称“大肚罗汉”。 两旁分列四大天王塑像,攒眉怒目,威武雄壮。 天王殿后为韦驮殿,供奉木雕装金的护法神韦驮。穿过天王殿,为明代建筑大雄宝殿,是僧众举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殿内正中端坐释迦牟尼三身像(今身、 应身、报身),造型优美,神态庄重。两旁分列十八罗汉,神形各异,栩栩如生。重光后整个大雄宝殿所用木材无一根杂木,全是呈暗红色的根根梁柱,用手触摸冰凉无比,坚硬的质感立显的非常珍贵的木材——缅甸柚木,它们不仅质地坚硬,而且具有防腐、防蚁、防潮等特点,是上等的庙宇建筑用木。
大殿内铺设的地砖全是来自江苏御窖的‘金砖’,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天坛、颐和园地面铺设的一样,是同一种地砖。这在四川的庙宇建筑中还是首家。另外,殿堂内所用的磉磴石全为漳浦青石,同样是坚硬无比的上好石材,其上所雕石刻,则由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亲自操刀,精心雕饰。同时,特聘全国多位工艺美术大师分别雕刻殿堂门饰、十八罗汉和四大天王及观世音菩萨塑像,聘请中央工艺美院的刘斌教授设计 “乐山大佛修造历史”浮雕长廊。 大雄宝殿背面是新塑的净瓶观音,两边分列文殊、普贤、地藏和大势至四菩萨像,是明代以前的作品。
寺内最后一重殿是藏经楼,原为寺内收藏佛教经卷的地方,于1936年修建,有着圆形栏杆、巴洛克风格的墙壁线条装饰,它的结构和外形是西洋建筑欧式,在寺字中别具一格却另有一番情趣,呈现出明显不同于弥勒殿和大雄宝殿的西洋风格。
藏经楼始建于1936年,正是中国建筑业和西方现代建筑思想碰撞最激烈的时期,藏经楼恰好反映了中国建筑发展史上这个承上启下、中西交汇、新旧接替时期独特的建筑风格。2006年开始的凌云寺维修工程中藏经楼的修复之所以没有还原清代风格,目的就是要让凌云寺整体呈现出一种记录历史的状态。” 楼下新辟“海师堂”,塑有大佛建造者海通法师、章仇兼琼、韦皋的全身像,以此寄托后人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目前,凌云寺已开辟成“乐山大佛陈列馆”,馆内陈列大量实物、文献、图片和模型,展示了乐山大佛九十年建造史和历代保护维修史,充分反映出乐山大佛不愧为世界艺术瑰宝。
乐山凌云寺历史
乐山凌云寺建于初唐高祖李渊武德年间(618—626),距今近1400余年,早于乐山大佛的建造,是中国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凌云寺名取意高入云霄,山河升腾,意气昂扬,佛法宏远,佛圣之地。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四川乐山岷江东岸,是世界著名的弥勒道场。凌云寺弥勒殿门外咫尺之间,即是天下闻名的乐山大佛。
唐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开凿佛像时,寺庙又有扩建,有“历朝敕九顶山凌云大佛等额”。据《方舆胜览》记载:“会昌前,峰各有寺”,可见会昌以前佞佛之风的盛行。 唐建中元年(780),德宗颁《修葺寺观诏》,要求各州府培修振兴寺庙。凌云寺随即进行了大规模维修。
唐会昌五年(845)七月,由于唐武宗李炎扬道抑佛,以僧尼耗蠢天下”为由,武宗李炎下灭佛令。“佛教除长安、洛阳各四寺,地方诸州各一寺外,悉毁坏之”(蒋维乔《中国佛教史》)。嘉州、眉州、陵州等奉诏毁佛寺,凌云山上八寺俱毁。凌云寺因当时属“上州”的嘉州最具规模“中心大寺”,且“工作精妙”,得以保存,并在佛教寺院改名现象较普遍的唐宣宗时,一度改名报恩寺。南宋祝穆所撰《方舆胜览》云:“九顶山,在城左,有九峰……会昌以前峰各有寺,今唯存报恩一寺。”明万历进士、四川按察使曹学诠《蜀中名胜记》指出:报恩寺即凌云寺。 岑参《登嘉州凌云寺》一诗曾这样描写凌云寺:“ 寺出飞鸟外,青峰载朱楼“不过,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寺,早已不是唐代原貌。唐建凌云寺,毁于元顺帝战乱,明代进行了两次较大修复,明末又经毁。
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凌云寺重修。以后又经多次修葺,尤其是解放后不断维修,基本保存了现在面貌。 佛法宏远,盛世教兴。2005年12月,凌云寺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照观大和尚率僧众驻锡凌云寺,依法开展佛教活动,宝镜重光,法炬复燃。
由于历史原因,千年名刹年久失修,加上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破坏,凌云寺已成危房,砖磴损碎,四壁颓堕,柱梁腐空。严重危及僧众、游客安全。照观法师誓发大愿,维修好古寺、守护好大佛。此次维修工程于2006年1月启动2010年圆满如法完工,大雄宝殿、弥勒殿、藏经楼、祖堂、法堂、禅堂、客堂、观堂、寮房、钟鼓楼、方丈院焕然一新,恢宏古朴,凌云寺成为与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相匹配的精品寺院。
乐山凌云寺文化
凌云寺寺宇轩昂,苍楠翠柏、修竹茂密,花木扶疏,佛教文化底蕴深厚,历代名士墨迹、碑刻众多。有历史悠久的珍贵佛教文物700多件,有唐代至今的摩崖诗文、石刻佛龛、碑刻350余通,古今楹联150余副。有乐山大佛、兜率宫、沫若堂、东坡楼、九曲古栈道、九顶城古炮台遗址、碧津楼、东汉崖墓等三十多处古迹景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3处,国家一级文物保护2处,国家二级文物保护4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处。每年接待游客、信众二百余万,香火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