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川陕甘宁战区合并 押注西北“ 零售洼地”
-
-
类目:电商运营
-
联系人:
-
微信号:
-
Q Q 号:
-
手机号:
-
浏览量:
549
【商户信息】
【货源详情】
永辉川陕甘宁战区合并 押注西北“ 零售洼地” 西北将成为永辉云超全国布局的又一关键战场。
宣布战区合并是永辉近期的重大战略举措。从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永辉原第五战区(四川)和第十战区(陕西、宁夏)合并为一个战区,纳入甘肃板块。
其中,四川地区是永辉除福建总部外,营收表现居全国前列的明星地区。这次与陕甘宁的合作,说明永辉总部对西北地区更加重视。它的剧场体系也是从以前单纯的周边地区融合而来,加入了“以旧换新”、“以强带弱”的逻辑。
此后不久,永辉于5月11日宣布,计划在甘肃设立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预计今年7月将在兰州开设第一家永辉店,以弥补其市场缺口。这意味着永辉需要与华润万家、北京华联、物美新百超市等本土品牌积极竞争,依靠品牌影响力、区位密度、商品运营等打造自己的客户群。
与增加现有区域的店铺密度相比,开拓新市场在短期内是一件低成本高效益的事情。特别是目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消费力减弱,很多企业重点维护稳定。永辉此时选择赌西北零售行业,需要从当地零售现状、永辉自身需求、全国零售行业细分发展趋势三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与其他省份不同的是,在陕西、甘肃、宁夏等省份,并没有领先的零售商,而华润万家、大润发、麦德龙等国外品牌由于门店数量有限,依然僵持不下。近几年来,包括盒马、华润万家、联华在内的全国性连锁超市都更加关注西北地区,希望能从这种“价值萧条”中受益。
其次,永辉已经尝到了陕甘宁两省布局的甜头。2019年年报显示,永辉陕西宁夏年营收26.1亿元,同比增长45.17%,增速位居全国第二。永辉Xi安阳光天地店在全国单店年营业收入排名第九,可见永辉在西北灌装的信心来源。
另外,随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零售竞争的加剧,城区主流业态逐渐趋向小型化、社区化。大润发、沃尔玛等企业一方面开始布局三四线市场,另一方面在一二线城市以社区店、紧凑型大卖场等业态为主。
但西北地区的消费力增速明显,仍有大卖场等一站式购物的需求,从而吸引永辉等全国连锁零售商加码布局。
陕宁战区营收增长45.17%
协同四川进攻西北
与2019年永辉十大院线收入增长表现相比,前两位是六区(广州)增长109.62%,十区(陕西、宁夏)增长45.17%。排除广州已收购百佳超市门店38家的事实,陕西、宁夏地区可以实现大幅增长,成为了解永辉总部与四川地区合并的重要依据。
这是永辉建立剧场体系后的第一个战略举措。要分析这些变化,首先要看建立剧场制度的目的。
据了解,永辉希望通过剧场管理,在其划分的区域建立“领地”战略。即以“创业公司”的理念管理省区,进一步将总部转型为服务型平台,设立大型供应链业务部、大型科技业务部等职能部门,在减少重复投入的基础上发挥规模优势。为特定影院提供支持;对外开放永辉MINI店和超市,提高区域市场渗透率,在点竞争中取得优势。
然后川陕甘宁合并,第一个变化是川剧不再是独立的“创业公司”。
一方面,它应该给傅
其次,永辉将十大战区合并为七大战区。参与合并的8个区(安徽/江西)、9个区(贵州/云南/广西)、10个区(陕西/宁夏)均为新省,接受新省。一区(福建)、三区(浙江/江苏/上海)、五区(四川)、六区(广东)
《第三只眼看零售》了解到,为了优化影院管理效果,永辉影院正在从组织结构、供应链管理、业务布局等维度进行调整,并将成功经验推广和比较给其他影院,以达到竞争效果。
以四川地区为例,在进行战区体制改革的同时,由于年度指标完成率与周期指标平行,其区域总体考核指标也进行了优化。其中,年度指标以OKR为基准,目标及其完成情况明确并跟踪;大阶段指标可以细化为销售额、利润率、老店管理质量(包括同比数据增长和公司预算业绩)、以客流评估为第一要务的新店开业质量;小的具体到员工离职率,人员培训等等。
同时,2019年开始试行的永辉供应链沉没战略值得关注,被永辉认为是提高收益、降低成本的重要切入点。永辉成都西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其供应链下沉的一个重大变化是允许商店和公司一起购买,并给予差异化的产品选择权限。
商店自行搜索差异化产品后,可以在公司的帮助下开设独立的采购线。一方面避免了一些优质商品因为货源有限而错过,达不到永辉批量采购的规模;另一方面,从基地到商店的直接配送供应链已经打开,从而降低了成本。此外,由于永辉购买新产品的过程是先向公司汇报好的产品,然后经过评估后向集群汇报,过程较长,时效性无法保证。供应链下沉策略得到改进。
据永辉成都西区2019年4期
月相关数据显示,其区域内两家门店尝试以单店形式采购了西红柿、四季豆、车厘子等五个单品,成本较低。例如四季度采购成本为1元/500g、而永辉采购系统中成本约为2.1元/500g。但因为尝试时间较短,其门店采购占整体采购比例极低。由此也能看出,永辉四川大区成为“利润奶牛”,除了有永辉总部协同,也关系到四川大区在当地布局中的经验及团队积累。而与陕甘宁区域合并后,这些经验及供应链资源即有可能推广应用。
西北零售龙头空缺
永辉胜算几何
此次成立甘肃全资子公司,可以看作是永辉完善其西北布局的重点动作。它关系到永辉将陕甘宁乃至西北五省连点成面,从而发挥供应链优势。而西北区域零售龙头缺失,也为永辉后来居上提供了机会。
提起其他省份,四川有红旗连锁、北京有物美超市、上海有百联、深圳有华润万家,几乎各地都有其代表性本土企业,且至少在总部区域占据头部位置。但西北地区却缺少本地化龙头,而是以麦德龙、华润万家、大润发、华联等外来品牌为主。
这一方面是由于华润万家、人人乐进驻西北较早,且当时属于全盛状态,它们收购了不少早期规模相对较小、但具有发展可能的本地化企业,促使西北本地化零售商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断层。例如华润万家并购家世界、爱家超市;海航商业控股公司牵头并购晶众家乐等。
另一方面,当前发展较好的西北本土企业,主要以总部所在城市及周边市县为核心区域,跨省发展者不多。例如总部位于张掖的新乐超市、发源于嘉峪关的西部天地等。而一些成立较早,规模较大的跨省企业,却面临增长困境。
就拿宁夏新华百货来说,它是宁夏唯一一个商业上市公司,也是宁夏地区规模最大的零售企业。其2018年营收76亿元,其中超市销售占比50%以上,门店范围遍布宁夏、陕西、甘肃、内蒙古、青海等区域。
但是,新百超市目前已被物美集团控股,不算是纯粹的本地化企业。并且,其营收增长难度较大。数据显示,自2012年至2018年间,新华百货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3.1天提升至5.5天,存活周转天数从32天提升至36天,2016年更是达到44天。可见其回款压力加大并且商品动销率降低。
也就是说,西北本地零售业中尚未出现能够与永辉等企业抗衡的种子选手。这使得消费者未被充分满足的购物、体验需求,即成为华润万家、永辉、人人乐等外来企业竞争的价值洼地。
从人均GDP来看,一旦该地区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意味其品质消费、服务消费、个性消费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而据陕西日报报道,2018年陕西人均GDP约为9000美元,说明陕西中等收入群体数量有所增加,将成为拉动消费升级的重要力量。
这意味着,永辉Bravo绿标店、人人乐Le Super、Ole’等中高端店型有可能在这一阶段进驻市场,占领消费者心智,获得先发优势。
从整体消费大盘来看,陕甘宁等地的非省会城市或非核心商圈,因常驻居民生活节奏较慢、以家庭式消费为主,因而仍具有大卖场消费需求。那么、大润发、华润万家、沃尔玛、永辉等企业,即可在一二线市场发展小型化、社区化门店的同时,也能继续在上述区域展店,获得营收增长。
虽然永辉布局西北较晚属于天然短板,使其在品牌影响力、优势点位资源等方面竞争力较弱。但一些2010年左右进入西北的零售商超,大多会面临早期门店租约到期等问题,且前期重视程度有限。使得综合因素作用之下,双方并未拉开差距。
而随着各大连锁零售商超对西北地区及三四线区域的重视程度提升,西北零售业即将迎来新一轮排位赛。
注:文/ 张思遥,公众号:第三只眼看零售,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88货源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