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刷新纪录背后:“6·18”成消费复苏能量场

2021-02-04 20:59:39  浏览:555  作者:管理员
  • 电商平台刷新纪录背后:“6·18”成消费复苏能量场

  • 【商户信息】

  • 类目:电商运营


  • 联系人:


  • 微信号:

  • Q Q 号:

  • 手机号:

  • 浏览量:

    555


【货源详情】


电商平台刷新纪录背后:“6·18”成消费复苏能量场 对于尚未从疫情考验中走出来的中国来说,“618”交易数字所代表的意义远远超过了一场消费狂欢。各大电商平台“618”的骄人业绩,证明了网购的旺盛生命力。

“618”成为激发消费潜能的能量场

“2692亿!”6月18日24: 00,JD.COM总部的交易显示屏被固定在这个号码上。这意味着从6月1日零时至6月18日24时,JD.COM平台累计订单金额超过2692亿元,是京东历史最高纪录。COM 17年“618”年中购物节。与去年的2015亿元相比,6月18日在JD.COM的累计订单量同比增长33.6%。

在JD.COM创造历史新纪录的同时,天猫还公布了“618”从6月1日零时至6月18日24时的累计订单金额:6982亿元。这也是新纪录。

虽然另一家电商平台苏宁易购没有公布“6.18”期间的累计订单量,但其6.18日发布的战报显示,截至当日12: 30,苏宁易购全渠道销售全天超过去年“6.18”;截至同日18: 00,苏宁传统优势家电3C类(电脑、通讯、消费类电子产品)整体增长118%。

从6月1日到6月18日,今年的“618”运动持续了近20天,战线很长。期间,各大平台除了各种花式推广方式外,还推出大规模优惠,吸引消费者“剁手”。同时,地方政府也与电商平台联合发放优惠券,鼓励消费者“买进来买进来”。比如“618”期间,天猫平台、地方政府和商家共发放了140亿元的优惠券和补贴。JD.COM还推出了“超级十亿补贴”、“十亿折扣”等活动,并发行了“十亿消费券”。

巨大的投资刺激了更大的消费潜力,带来了更大的商业增量,促进了更多的就业,为经历了疫情影响的中国经济注入了动力,也为企业的复苏带来了希望。

今年疫情期间,阿里巴巴经济提供了大量资源帮助中小企业,平抑疫情影响。“6.18”期间,淘宝中小企业收到的订单比去年同期多10亿份。天猫“6.18”也成为创业就业的大舞台。疫情爆发以来,已有200多万人涌入淘宝开新店。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可以支撑一家人的生计。天猫“618”销量高速增长的背后,是实实在在的就业岗位,再次证明数字经济才是实体经济。

和天猫一样,JD.COM的“6.18”也成为今年国内外品牌最大的增量领域之一。来自JD.COM的大数据显示,“618”期间,187个品牌的订单金额超过1亿元。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家电销售逐渐回暖。“618”期间,JD.COM平台空调累计营业额同比增长一倍,冰箱、洗衣机累计营业额同比增长130%;高端零冷水热水器的营业额比去年增加了两倍。与此同时,作为家中的主人,JD.COM电脑数码通过推出“超级亿补贴”、“1000亿优惠”等措施刺激消费,帮助中小企业快速“回血”。制造业、服务业、互联网行业的采购营业额均同比增长100%以上,办公相关类的销售营业额同比增长140%以上。

当城乡消费全面引爆时,低端市场也显示出巨大的消费潜力。“618”期间,在JD.COM大商超的带动下,农产品成交量同比增长103%。天猫的数据显示,“618”期间,天猫和淘宝平台上1700种农产品的销量翻了一番。

随着疫情在世界范围内蔓延,中国的外贸出口受到了很大影响。在国家出口内销的政策引导下,电子商务平台成为外贸企业消化库存、转换渠道的重要渠道。“618”期间,从出口到内销的企业和产品也得到电子商务平台的大力支持。“618”期间,天猫和淘宝成为外贸企业出口内销的重要渠道。据悉,从4月份开始短短几个月,淘宝上就有数万家新的外贸工厂。JD.COM还支持大量外贸企业在很短的时间内成功实现出口到内销的渠道转型。

与以往的消费扩张升级不同,疫情引发的“互联网”趋势具有明显的数字化转型特征,是信息经济向生产生活的融合转型,影响深远。以电子商务为主导的创新可以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不仅提高了交易效率,还带动了许多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了生产和消费的结构调整,进一步拓展了市场边界。

直播带货站上“618”大促C位

今年的“6.18”大促销与往年有很大不同,直播成为今年最热门的零售场景创新,站在大促销的C位。一方面,由于全国直播热潮的兴起,直观生动的直播方式更容易引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另一方面,今年的疫情阻断了消费者去实体店,很多商家不得不通过网络直播来销售商品,大大提高了直播能力。

天猫和淘宝一直是直播的领头羊,李佳琪、魏雅等头主播都是在淘宝直播平台上成长起来的。今年“618”期间,阿里部进一步加大直播力度,特别是鼓励商家和企业直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6月19日发布

的《618淘宝直播创新报告》显示,“6·18”期间,淘宝直播的开播场次同比大涨123%。品牌、商家的自播强势崛起,开直播的商家数量同比增长160%。

作为创新模式,直播带货不仅在疫情期间支撑起商家的持续经营,更在“6·18”这个上半年最重要的“回血”节点激发出更大的潜力。淘宝直播数据显示,各行各业都在做直播,并且不断用创新打破“固有认知”,尤其是3C数码、家电家装这些此前被业界认为并不适合做直播的行业,今年反而增速最快、势头最猛。在九个成交过亿元的淘宝直播间中,有七个都来自这些“黑马”行业。

今年“6·18”,苏宁易购也组织了直播超级秀,联手明星和各大电视台以及社交平台展开跨界直播。根据苏宁易购发布的数据,截至6月17日23点40分,苏宁易购“6·18”超级秀成交额突破50亿元。

不过,今年“6·18”更值得一提的是京东直播。今年的京东“6·18”第一次将直播放在战略核心位置,用京东集团副总裁韩瑞的话说,京东直播是首次在“6·18”C位出道。对于京东而言,今年“6·18”也是其构建直播业务体系的一次实战演练,为此,“6·18”期间,京东花大力气打造了一个全品类、全场景、跨平台、泛娱乐的直播生态体系,300多位明星和超过500位总裁来到京东直播间下场带货,连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也亲自上场,足见京东对直播的重视程度。

在强大的阵容下,京东“6·18”也创下了多个直播纪录,并收获了不小的成绩。“央视Boys”创下13.9亿元直播带货纪录、京东联合快手开启品质购物专场单日带货达14.2亿元、摇滚歌手崔键在京东直播前浪后浪系列音乐会中吸引了1122万人观看……“从6月1日到17日,京东直播的日均场次,相较于去年‘双11’期间整整增长了14倍,带货额较去年‘双11’期间增长了21倍。”京东直播内容生态负责人张国伟透露,此外,“6·18”期间,还有超过300位地方包括县长、市长在内的政府各级领导走进京东直播间,并有120个全国重点的产业带上线京东直播。

和以往依靠主播、网红及达人带货不同,今年的电商直播趋势有了明显的变化,企业和商家直播崛起并成为主流,平台+总裁或明星”带货展现出惊人的销售能力,而网红、达人带货则显示出不断衰弱的迹象。来自阿里巴巴的数据显示,淘宝直播的带货能力成为商家增长的主要动力,“6·18”期间,企业直播成交占比超过70%,达人直播成交占比仅占30%。在15个成交破1亿元的淘宝直播间中,9个都是品牌、商家自己的直播间。

物流提速背后是新基建能力升级

不可否认,每一次电商大促都是物流快递的校验场,今年“6·18”也不例外。对于电商来说,物流是基础配套设施,它的发展变化也会给电商行业带来极大的影响。众所周知,多年来电商物流一直在提速提质,并且在电商大促物流配送方面也越来越有经验,但是快递速度依然是电商大促最大的槽点。直到今年“6·18”,快递速度变快了,快递企业也不再手忙脚乱,以往大促中的快递积压、配送慢等痛点成为过去式。并且,在今年“6·18”大促中,物流速度不仅越来越快,平台通过物流对商品管理也越来越精准,这无疑是个亮点。

6月18日零点刚过,天津消费者小李从京东平台上的一个南京第三方商家店铺下了一单盐水鸭。本来小李想着货从南京发出来,也不知道商家用的是哪家快递,所以做好了过三四天收货的心理准备,没想到第二天就收到了京东快递送来的盐水鸭。原来,货是从京东在天津的前置仓发出来的,所以速度很快。

据悉,今年“6·18”,京东物流通过大数据预测进一步升级了“前置仓”模式,把超过10亿件商品提前部署到距离消费者最近的730个仓库,“爆款”前置到站点实现“分钟级”配送。与此同时,京东物流28座智能化仓储中心“亚洲一号”投入高效运转,为消费者从下单到收货的每一个环节都创造了极致效率。“6·18”期间,京东物流91%以上仓配一体订单实现当日达以及次日达,全国范围内24小时达覆盖区县占比保持在90%左右,稳定的智能供应链“让大促与平日一样高效”。

京东物流网络规划部负责人王宇表示,以前,仓配一体化的物流布局主要基于发达地区的一线到三线城市,今年上半年,京东物流在四线到六线城市密集地下沉了库存和仓配能力,其中包含最先进的亚洲一号。据了解,得益于“千县万镇24小时达”提速计划,今年“6·18”京东物流六线城市配送订单的增长是一线城市增幅的150%,24小时达覆盖更多边远地区。

和京东一样,今年天猫、淘宝的包裹量迅猛增加,物流速度也在加快。菜鸟数据显示,截至18日中午12时,整个天猫“6·18”购物季的包裹有七成已经送达。菜鸟数智化已经推动大促物流平静如水,配送速度与平时无异。

据菜鸟“6·18”物流负责人介绍,物流提速一方面是因为菜鸟与通达快递在仓储、转运、末端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处理包裹更高效;另一方面是菜鸟供应链开创了“预售极速达”等新型模式,将预售包裹提前下沉到配送站点和菜鸟驿站,比起其他电商平台从大仓库发货,这种从社区发货的速度可以用分钟计算。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升级,今年“6·18”电商物流的智能化水平展现出质的飞跃,这使得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也普遍提升。目前,电商平台的物流新基建仍然在大力投入中。例如,6月8日,京东物流瞄准60多万个行政村,发起了新一轮的物流大提速,宣布今年将升级“千县万镇24小时达”时效提升计划,今年拟投用12座亚洲一号,全部面向二线到五线城市。随着该计划的实施,不仅多地城市消费者“睡前下单、醒来收货”将成为常态,边远和农村地区的本地商品满足率也将大大提升,享受24小时达。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京东、菜鸟等实施的物流下沉计划不断升级,未来,低线城市和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将进一步被激发出来,为电商带来新的增长空间,并为中国消费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注:文/记者 张涛 蒋永霞 朱梦秋,公众号:中国商报/中国商网,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88货源网立场。

评论区

共0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