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也变不成“李佳琦”

2021-02-04 05:44:31  浏览:523  作者:管理员
  • 造假也变不成“李佳琦”

  • 【商户信息】

  • 类目:电商运营


  • 联系人:


  • 微信号:

  • Q Q 号:

  • 手机号:

  • 浏览量:

    523


【货源详情】


造假也变不成“李佳琦” 可以说,每个从事活产的人,在进入办公室之前,都有一个“李佳琪”梦。但是每个人实现梦想的方式是很不一样的。

在进入直播行业之前,黄杰曾是一家媒体公司的创始人。去年,他进入MCN圈子,做内容业务。通过他的网络名人和达人,为相关品牌种草。主要盈利模式来自广告费,但一年后,随着内容成本上升,投入无底洞。在看到直播的涨潮后,黄杰开始带领公司向直播转型。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黄杰的团队通过合作和签订合同,拥有近200名现场送货员。主要位置在三个平台:颤音,Aauto rapper,淘,数据也很喜人。黄杰说,自开始以来,已经交付了近6亿辆通用汽车。

当谈到从0到1的过程时,黄杰承认“所有的数据看起来都很好,否则怎么可能是伪造的呢?”

造假背后:都是为了数据好看

"一个机构会把账单从0刷到1,并且超过90% . "黄杰说。

对于一个刚做直播带货的公司来说,不造假很难生存。”“一开始花几十万假货不是为了骗人,而是行业需要几个招牌。”用他的话说,就是要“搭起门面”。

直播投递圈也有鄙视链。有品牌意识的客户只会和大主播合作,没钱的小品牌会找一些小主播。在这种情况下,在黄杰这样的从业者看来,只有数据做得漂亮,才有可能找到工作。

“这也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黄杰说。

首先主播需要收坑费,就像明星演出的出场费一样。数据越漂亮,坑费越高;

其次,商品的数据越高,越容易进入好的供应链,有可能获得全网最低的价格;

再次,很多平台为了在平台上有更多的曝光度,要求有一定的量参与上市活动;

最后,首都越来越重视直播。只要和直播有关,就像坐在上升的快车道上。

"资本已经进入市场,搅动了行业的水."老黄说。

今年和业内人士交流,经常会遇到一些投资机构主动了解直播行业。他举了个例子,说他有个朋友年销售额2亿,花了几百万造了近8亿的假数据,声称年销售额近10亿,但是一个资本用10多亿买了公司,他套现走人了。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开始变得疯狂。不仅仅是中小主播,一些大头主播也会在资本的警惕下采取一些措施。

造假也变不成“李佳琦”

对于魏亚和李佳琪这样的掌门人来说,根本不用担心生存问题,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完美的选人团队。目前,李佳琪有近200个选拔团队。据老黄介绍,今年会有300多人,选拔过程非常严格。

但实际上,老黄与李佳琪合作一段时间后,发现在李佳琪的直播室里,并不能保证每一个产品都变成爆炸,也有几千甚至几十个产品。为了维持“地位”,总会采用一些行业默认规则。

根据我们的媒体联盟WeMedia和凤凰娱乐联合发布的《直播电商主播GMV5月TOP50》,今年5月,爱吃的魏雅、李佳琪、猫姐GMV(总营业额,一般包括未接订单金额)分别达到22亿、19.03亿、4.64亿。

但实际总销量分别为2216.1万、1986.6万、898.69万。电商主播Top50全网直播。5月份,GMV宣布总额110亿元,实际销售总额约1.3亿元。

两者相差100倍,在整个行业来说只是冰山一角。

诈骗是怎么发生的?

那么诈骗是怎么发生的呢?

直播间数据造假

据知情人林聪介绍,直播房的造假主要分为收视量造假和粉丝数造假,主要是为了让品牌所有者看到。主要操作模式是机器人充当风扇。有些机器人能牛到什么程度?只要手机主板能模拟人的行为,背景就是一个大com

还有一种方式是用第三方机构刷漆量,播网号,赞,评论。50元左右可以买2万观众。当然也可以从平台上购买流量。只有你曝光了,才会有真正的粉丝进来。

据数据监控平台陆晓路负责人介绍,例如,实时在线人数为1万人,只有少数人点击链接,因此数据明显异常。

他们的平台曾经监控过一个美食主播。据了解,当时客户给的广告费是30万。结果直播过程中,平台发现数据涉嫌造假,后续了解到主播只卖了几千票。

交易量造假

众所周知,主播的收入主要由坑费(广告费)提成组成。

比如一个主播广告费1万,产品销售需要收取20%到30%的佣金,而客户需要投入1万GMV的20%的佣金。但只有交付数据达到投资的2到3倍才能平衡成本,否则品牌拥有者会赔钱。

因此,为了让品牌拥有者和顾客满意,主播和MCN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左右手注水运动。

主播一播,MCN真人就开始疯狂下单,与商家结算完成后,MCN派人安排退货,退货率甚至达到50%。主播结束后,MCN和组织开了

始写战报,不仅没有算退货率,还会把所有商品价格按照原价计算,秒杀、打折等都按照原价,用假数据去骗新用户。

当然,下单也分不同情况。

有些主播收客户10000元广告费,10000元自己会下单全买,主要赚20%到30%的佣金。林聪称,这个还算比较良心的,只赚佣金;有的主播只花5000元买货;还有的主播买完自己消化,把产品拿到自己的淘宝和天猫店去卖。

“这也是业内最常见的,不管大主播还是小主播,都会拿一部分钱买产品,但是这个钱也不是她们自己的。”黄杰表示。“腰部主播比较混乱,也有合作后卖出0单的,很尴尬。”

产品品质造假

作为行业从业者,林聪表示,产品品质问题在直播带货刚兴起时,几乎是重灾区,尤其发生在中腰部主播身上。

“小主播们卖完货后,帐号就不要了。”但目前情况正在好转,“现在平台不太可能有假货,上架机制甚至比实体门店还严格。”消费者一旦投诉,账号就会冻直接结。

造假也变不成“李佳琦”

商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直播造假产业链上,有时商家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找主播带货时,林聪透露,有些中小品牌主会和主播达成协议,把产品给到主播,但直播过程中,自己下单。

对于主播而言,有一个好的战报,对于有业绩压力的品牌方来说,则可以冲一下销量。

平台放水

从平台角度来说,数据刷单也好,流量造假也好,最终流水都产生在平台上,主播数据亮眼,平台也会有利润,林聪称,从动机上,平台和MCN以及主播是站在一起的,但要做好的是平衡。

“现在没那么疯狂了”,随着平台监管也越来越严,对造假的把控也变得严格。假数据做得多,会被系统识别,降低权重。

该给直播带货去去“火”了

直播带货在刚兴起时,就有业内人士断言,打通C端和M端,是顶级的商业模式。薇娅、李佳琦、辛巴等头部主播的涌现,也让围墙外的人把直播带货当作流着金钱和奶香的赚钱之所。

各行各业的素人、一二三线的明星、各大互联网公司的掌舵人....都开始拿起手机,架上摄像头,以期能够通过一方小小的屏幕,把商品销至五湖四海。

一组数据或许更为直观: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在直播方面,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5.60亿,较2018年底增长1.63亿,占网民整体的62.0%。而在2019年兴起并实现快速发展的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2.65亿,占网民整体的29.3%。

然而,疯狂的背后,却是乱象丛生。

投资者和投机者纷纷入场,他们抱着侥幸心理,希望能够找到或者自己变成第二个李佳琦,但真正成功的寥寥可数。

开启抖音带货首秀的罗永浩,出道即巅峰;格力董小姐的一场大秀,把自己陷入“迫使经销商强买”的舆论漩涡;拿60万坑位费,只卖了15罐奶粉的吴晓波不得不亲自发文,力证自己的带货真相;刘涛、陈赫、叶一茜...疫情期间,曾在影视业活跃的明星们,也把直播带货当成了副业,很多人不愿意去探寻带货背后的逻辑,甚至连供应链都没搞清楚便匆匆入场。

行业一片虚假繁华之下,该给直播带货去去“火”了。

评论区

共0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