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180亿的立白进军微商,立白微商做的好吗?
-
-
类目:微商怎么做
-
联系人:
-
微信号:
-
Q Q 号:
-
手机号:
-
浏览量:
368
【商户信息】
【货源详情】
最近,以前不写原创,几乎都是靠模仿生活的大咖们,突然掀起了码字。 他们纷纷执笔《大鳄来了!立白必将改写微商格局!》 《立白要做微商了,你怎么看?》 《立白进军微商,下一个行业标杆!》等,团结表达对“立白进军微商”的关注、爱和期待。
立白微商
和大咖的看法恰恰相反。 老匡认为,立白或许可以在短期内收割一部分日化微商,但从长远来看,自然会打成一片。 当然,其他做衣服的人也不需要落井下石。 我真正想说的是——,微店出钱,知名品牌做微店,基本上只能活一年。 立白是难免的。 你们也一样。 微商这个渠道,产品火得越快,死得越快。 曾经爆胎消失的可爱的十岁、奇迹、鲇鱼、善筋、海水等都是前车之鉴。 你不用急着骂我自己的品牌做了三年还在喘气。 那是因为你完全没有做。 谢谢你。
为什么我说以立白为代表的知名品牌做微商,或者微商爆款前景黯淡? 两个原因。
第一、大人物做微商、大把撒钱会死于滥价,立白难破格
我一直强调,通过微商渠道打造长线品牌很难。 问题不是产品、营销、销售,而是“乱涨”造成的。
例如,某产品的零售价是168。 一级,80元/箱,1000箱; 二级,90元/箱,200箱; 三级,100元/箱,50箱。 只要这款产品火了,在价格政策出台的第二个月,往往满街都是“一箱代理价85元”的叫卖声。 一旦价格暴涨,对大型代理商没有好处,拿到商品也只是一次事,价格体系的崩溃必然会导致代理商体系的崩溃。 而且招商越旺,产品在渠道上的积压量就越大,竞争产品的跟进速度就越快,竞争就越激烈。 在这种情况下,代理商兑现更加迫切,乱涨也更迅速,崩溃更快。 这就是我之前说的,产品越火,死得越早的理由。
是什么引起了价格崩溃呢? 试着整理一下爆金的8个死亡步骤。
1、大佬来了,招商火爆。
2、高利润、高价差,大代理商纷纷抱大腿。
3、大型代理商控制支付,大型代理商受价格诱惑拿货。
4、把商品铺在渠道里,代理商大肆宣传,寻求出货机会。
5、砸钱和知名品牌。 做的人很多,宣传力度很高,很多人模仿跟屁虫的人跟进。
6、竞争产品过多,产品积压严重,渠道亟待确保,价格出现松动。
7、价格失衡,压货恐慌,渠道受压,竞相出货,价格暴跌。
8、重金退出市场,品牌推新招商,返回第一步。
很多人想通过在线游戏来控制价格。 比如说,把控价系统放在上面,扣保证金,扣退货点,断货,中止合作……结果,鸡蛋加起来,管不了。 原因是,除了第一次采购,微店不存在任何准入门槛。 更何况,因为行情不好,很难招募代理商,所以能收到货款就好了。 说服小代理商支付保证金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没有任何退出成本的情况下,小代理商必须猛涨,你拿不到他。 你有信心能很好地控制价格吗? 我建议盖小号找下级代理商。 我保证会帮你整理库存。 试试就知道了。 产品着火,价格无法控制。 产品没有火,也没有必要抑制价格。 当然,我相信你有能力捏死一头或两匹害群之马,但对不起,你永远无法避免市场规律。
很多人咨询老匡如何控制价格? 我说,控制产品供应量,上一批卖批量,渠道不压货是唯一的解决办法,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而且他们又不能接受,希望产品一上市就爆胎。 所以,死于暴跌是迟早的事,控制价格是好的,可以活两年; 做得不好的东西,基本上卖一个回合就消失了。 与其说爆款是砍价而死,不如说是贪婪而死。
奇怪的是,为什么在线品牌能有效地控制价格呢? 首先,网络商务受地域限制,信息流通速度比较慢,物品价格震荡的过程需要3~4年。 在这个周期内,品牌可以冷静地抑制、压迫和管理。 但是微商的运营速度将这个过程缩短到了2~4个月,品牌运营者没有反应,品牌死了。 第二,实体店的租赁、转卖费、加盟费、保证金、集装箱、人员工资、货款、工商税务等,全部投入都是准入、撤出成本,第一代理商不敢乱来。 第二,即使品牌方发生了什么,代理商往往会选择支持品牌方,避免船只翻沉一起落水。
虽然立白是大势所趋,但比起平摊日本化微商,乱涨才是应该担心的重点。
第二,传统大牌没有微商基因
做过微商的人都知道,起的品牌,基本上都是惜剑,皇帝下马,什么牛吹,什么大脑都洗的野路子。 像立白这样的正规军,哪怕遇到一点风吹草动,也要向社会说明,不能放手。 让铺路和促销的名人整天训练和销售,我个人觉得有点hold不了。 没有微商基因,说白了就是不能胡说。 不胡来怎么做好微商? 很难啊。
很多人都说,立白做微商,就是洗衣市场肥美,入场杀猪。 我不这么认为。 虽然洗衣单有颠覆同类产品的潜力,但毕竟是新品,盘子也不大,支撑一年也就10亿规模,与洗衣液和洗涤剂的百亿市场是天壤之别。 此外,百亿规模的传统渠道品牌将重点放在防守上而不是进攻上。 老匡认为,立白此次被杀,应该是着眼于微商和朋友圈的宣传渠道,而不是圈钱。 要知道,以前日化行业最有效的传播方式是——电视广告的高频轰炸,不断提醒消费者反复消费。 现在,上万的微店每天发朋友圈吆喝,24小时随时轰炸人们,曝光度瞬间爆发,难道没有什么乐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