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后肖荣燊:微商的个体阶段已经走完 本文由瀚厚电子商务及微信业务总经理肖主编:
从传统业务,到后来的电商,再到现在的移动电商代表微信业务,很多人说是颠覆世界;但在我看来,并没有跳商业规律;只是元素的不断完善和进步。历史不能重演,但历史的规律往往会重演。当我们理解这些规则时,拥抱变化只会留下姿势问题。希望这些规则能启发我们选择品牌合作和品牌发展。
不同业务的变化,如果追溯到源头,随着零售形式的演变而不断发生。比如以前大家都买菜;一开始在农贸市场买;但是农贸市场都是个体户。你卖点蔬菜,我卖点肉,周边卖点日用品家电。因为小,东西有限;所以需要能容纳更多商品的超市;超市开始销售除蔬菜以外的电器、化妆品、服装,这是品类规模的扩大;超市发展起来发现空间不够,于是有了更大的超市,比如家乐福;这是规模的第二次扩张。物理环境毕竟有限;比如电器占空间的时候,空间比较大,所以很多品牌放不下,但是需求比较大,有国美苏宁等专营店分离,开始从规模化向专业化转型;后来化妆品也分了,有屈臣氏和娇兰;现在连水果店都开始搞专业连锁了。
这种变化的核心是:从海量的个性化开始,逐渐放大,最后细分专业化。
也许,大家都说是15年前的法律,现在已经不适用于社会了。但是我发现历史在重演。
七年前有个东西叫淘宝,淘宝是农贸市场的升级版,小卖家;从一开始的廉价A货,到后来的水货,再到后来发展出的淘大品牌,甚至还有一些假货,和15、20年前的农贸市场没有根本的区别;是个体经营者的大量供应。
随着淘宝的发展,大C和皇冠的出现,大家开始思考如何做大。长大了,一定要有尺度规范的要求,所以有天猫;天猫出现的时候,很难吸引投资。那些大C牛都是B,“一开始我拒绝了!”Duang,一年后我发现淘宝的大C,小品牌,小店铺都做不到。流量没了,流量成本上去了。我好像是必然的。这个规律是个体向平台尺度过渡的必然结果;如果你在五年前开了一家天猫大卖场,应该是盈利的。
那一天,猫越来越大,猫也越来越多。问题来了,太多得做好,很难;最后,做衣服跑出一家贵宾店,做家电跑出一家JD.COM,做化妆品出一家聚美。这不就是从规模化到专业化的道路吗?
其实法律一直没变,只是形式变了。以前在地上玩,现在在网上玩。
【传统商业零售发展轨迹】
【电子商务对应传统商业的轨迹】
商业规律一:个体化 规模化 专业化
所以,我的第一条规则:无论是传统业务、电商还是微信业务,总会从个体发展到规模化,规模化之后再分离成专业化。关键有两点:一是规模化、标准化;二是细分高效。因为大,没有人有能力把每件事都管理好。只有你把它做得越来越好,你才能把它做好。比如卖衣服,我永远卖不了我的朋友因曼老房。但是他卖化妆品的时候,绝对不能卖我。所以第一阶段永远是个体,第二阶段永远是规模化,第三阶段一定是专业细分。这里的关键词是规范与规模、细分与效率。
关于微商:个体阶段走完
对应微信业务;一年半来,微信业务一直是个人!代理商从品牌拥有者手中拿走商品,然后授予下属代理商,再卖给客户,是个体经营者的个体行为。然而这种个体行为在今年六七月份突然崩溃。就像淘宝C店的那些大皇冠,皇冠卖家在天猫的前身淘宝商城起步的时候,很多人都没去,不到一年大C就消失了。同理,微信业务的大V都是以前的个体户。如果不走规模化、专业化的方向,两个月后就会消失在市场上。所以微信业务的个人阶段已经结束了!微信业务接下来的三个关键词是:平台化、规模化、专业化!
平台化:没有人知道谁会是下一个天猫。但我始终相信,下一个天猫很快就会出来。如果马花藤不愿意做微信业务的天猫,我相信会有人取代他的位置。所以,依附于某个品牌,有规律、有规模、有专业经营的,才是市场需要的,一定会出现。
规模:在淘宝时代建立小品牌可以赚钱,但经不起时代的演变。2013年12月1日,我亲自接手汉侯电商公司。当时我估计到2014年底,本地十大美容产品最多还剩下2-3个淘品牌。14年后,韩国之后的增长率是7倍;14年年末,前十名只剩下两个淘品牌,到了今年,这两个品牌经常跌出前十。他们不是运营能力弱,不是电子商务做得不好,而是输给了规模不等的资源竞争;所以我觉得这个规律不会因为微信业务的变化而改变。
专业化:微商V卖的很多产品都像杂货店一样耀眼,对应个体时代,必须被市场淘汰。要么你卖口罩给死人,要么你卖私处护理给死人,要么你卖日用品给死人。反正你要比别人更专业,更细分,才有生存的机会。
商业规律二:缩短流通
1、缩短价值链
三十年来,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传统的销售模式基本是这样的(上图):品牌经销商把商品卖给代理商,代理商把商品卖给店铺,最后店铺把商品卖给消费者。在大卖场和超市时代,由于规模和自有仓库,品牌开始直接向渠道店供货。比如汉朝直接和屈臣氏合作后,中间就有一层。同样,电子商务也是同样的模式,品牌方向平台供货,平台直接销售给消费者。
从之前的4级到现在的3级——,品牌方挤出了一部分毛利,把价格给了消费者。雷军老师就这么简单,他干脆把以前的经销商和零售商打掉,直接卖给消费者。他花1000块钱卖2000块就能赚钱。在我们传统的商业流通中,1000元的成本只能卖到3000元,这才是转化价值链的核心!
2、价格向价值的回归
其实小米卖的是性价比。以前1000块钱的成本是3000块钱才能赚钱。发现价值链转型的时候,1999年卖的是同样的质量!然后消费者疯了;所以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它成为了中国第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性价比高不是卖的便宜,而是把成本提的极高,以中档价格卖出。消费者说:值!自然有一种非常好的用户体验,叫做价格回归价值。
关于微商:微商层级压缩
我开始做微信业务的时候,去咨询过前辈。有人说,关键是定好水平;三级不够四级,四级不够六级,六级不够七级。过去的一年是混乱的;如果现在还有人在做;我敢说这不是骗子就是传销!因为不符合价值的基本逻辑。现在信息透明了,没有人不知道你产品的价值。如果价值和价格之间没有回归,这项业务就无法持续。
层级压缩的两条路:
1.热门性价比:性价比高的热门产品一定是热门,小米就是这样的产品!这是你的选择
2.细分小生:大众的对立面是小生。互联网产生后,其实还有一个机会。第一次,在网络上的海量消费者面前,大家曾经不经意不情愿做的小事,有了大规模的价值。比如私人护理产品太小,无法细分,小到别人都不在乎。以前传统企业,大公司不愿意做,小公司活不下去;但是现在,在互联网背景下,你可以做到,但是你要把它细分成死人。今天暂时不推出这个。
商业规律三:更快速链接——信息流与物流的同步
如上,传统业务拼命在压缩级别,电商帮他从四级压缩到三级。其实有一个变化是微信业务真正的革命——————信息流和物流的同步。
以前韩国的传统商业模式之后,品牌和消费者对话的方式只有两种:一是通过代理商告诉零售商,然后零售商告诉消费者;第二,买广告,在韩国一年后买广告要四五个亿。第一,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流是一道屏障!所以信息流是很有价值的,我们国家垄断了电视台、电台、电影等所有信息流。我们消费品人们最爱的是广告,最讨厌的是广告。
最好有互联网,比如微博、微信、QQ群、EMAIL等。我可以通过一切与消费者交谈。很容易把人和信息流联系起来。
实现更快的链接后,我们发现又创造了一个机会:过去以商品为代表的物流第一次可以用信息来表达,那就是电子商务。信息流可以表达物流;但是携带物流不够及时方便。PC时代,没有人为了最后一个淘宝而拿着电脑逛街,死了。
智能机技术成熟后,出门带手机,顶个PC;理论上,移动互联网已经实现了无时无刻无处链接的能力,当虚拟世界真正建立的时候;信息流和物流第一次真正同步。这就是马所说的“贯通天下”。
上一篇 三无减肥药“随便果”横行微商渠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会员依法应对其提供的任何信息承担全部责任,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为保障您的利益,请注意可能的风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