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区别与联系 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区别: 1、所属范畴不同。大跃进运动主要是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涉及生产力方面;而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是通过将农业合作社合并为人民公社来提高公有化程度,涉及生产关系方面。 2、思想动因不同。大跃进运动出现的思想动因是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和一五计划的先后完成,毛泽东、中央和地方不少领导同志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人民公社化运动发动的思想动因是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3、错误实质不同。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都违背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但违背了不同的规律。大跃进运动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违背了经济建设的规模与速度必须与国力相适应的规律,违背了国民经济应按比例协调发展的规律,其实质是违背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应遵循客观规律的原则。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提高公有化程度,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规律。 4、错误标志不同。首先,大跃进运动“左”倾错误的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大跃进运动的主要标志是在经济建设各个领域提出不切实际的高指标,要求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成倍、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增长,由于硬要完成那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必然导致瞎指挥盛行。 其次,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的主要标志:共产风。人民公社的指导方针是一大二公。大即规模大,公即公有化程度高。为了实现这一方针,各地普遍采用的是一平二调的具体措施。所谓一平二调,就是“平均主义和无偿调拨物资”的简称。 人民公社化运动大搞平均主义,不仅把原合作社集体所有的土地、农具等生产资料随意无偿调拨和分配,同时把农民的房屋、农具、家禽牲畜等都收归集体所有,否认农民的私有财产权;同时对农民的个人生活物资如粮食等,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否定了按劳分配原则。这种“一平二调”的做法是为了实现“一大二公”,故其就是我们所说的“共产风”。 5、危害不同。“大跃进”运动打乱了国民经济秩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在全民大炼钢铁中,由于是土法炼钢,钢、铁合格率低下,大量资源遭到浪费。此外大量青壮年劳力上山炼钢,使农业缺乏劳动力,造成农业总产值下降22.7?粮食产量减少了1031亿斤,与此同时钢铁工业畸形发展,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变为7.8比2.2; 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一平二调的做法,即平均主义和无偿调拨物资,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从而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 6、教训不同。大跃进运动的教训:经济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国民经济应按比例协调发展;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联系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都说明当时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认识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都忽视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助长了浮夸、蛮干的风气,二者是独立的两个历史事件,都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探索活动,都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严重失误。二者共同的表象是追求高速度、高指标。 扩展资料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定义 1、大跃进运动是八大二次会议后开始;是在经济领域追求高速度、高指标。在农业领域表现为“以粮为纲”,浮夸成风,在工业领域表现为“以钢为纲”,核心是全民大炼钢铁。先从农业领域开始再发展到工业领域。这次运动违背客观客观规律,拔苗助长,结果造成资源浪费,冲击正常生产,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遭到重大损失,人民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2、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上通过的决议,由原来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过渡到人民公社,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可以说是大跃进的产物。是农村所有制形式的变革,是生产关系的变革,表现为大刮共产风、“一大二公”。此次生产关系的变革,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群众觉悟的思想水平,不切合实际,搞平均主义,实际了损害了广大群众的利益,最终造成生产混乱、生产力 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条总路线尽管有其积极的意义,但它忽略了客观经济规律,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导致了“左”倾冒进思想的发展。 会后不久,“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大跃进”运动是以片面追求脱离实际的高速度、高指标和浮夸风为主要特征的。 生产发展上的高指标和浮夸风,又推动着生产关系上急于向更高级形式过渡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展,致使“一平二调”的“共产风”迅速泛滥。“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重大损失,是探索中国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
评论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