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在哪里,兰州属于哪个省市

2022-02-13 16:54:47  浏览:412  作者:管理员
  • 兰州在哪里,兰州属于哪个省市

  • 【商户信息】

  • 类目:知识大全


  • 联系人:


  • 微信号:

  • Q Q 号:

  • 手机号:

  • 浏览量:

    412


【货源详情】


兰州又被称为金城、陆都、黄河之城。是甘肃省省会、西北地区第二大城市、西北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全国七大军区之一兰州军区司令部、全国18个铁路局之一兰州铁路局司令部所在地。

兰州简介兰州也被称为金城、陆都和黄河之城。是甘肃省省会,西北第二大城市,西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中国七大军区之一的兰州军区司令部,也是中国18个铁路局之一的兰州铁路局司令部。城南北群山环抱,黄河自东向西穿城而过。它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位于黄河上游,属于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360毫米,年平均气温10.3,年平均日照时数2446小时,无霜期180天以上。兰州是黄河流经市区的唯一省会城市。市区依山傍水,山静而不动,形成了独特而美丽的城市景观。群山南北相对,黄河自东向西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兰州

兰州地理气候,兰州市位于北纬36 03,东经103 40,是中国大陆地理地图的几何中心。它被称为中国的“陆地之都”,与西北其他四省(区)省会的平均距离最近。城南北群山环抱,黄河自东向西流过,山川纵横,山川纵横,平均海拔1500米,具有盆地城市的特征。兰州地处内陆,属温带季风气候,但大陆性特征明显。降水少,日照多,光能潜力大,气候干燥,年平均气温10.3。年温差和日温差均较大,夏季略热,最高气温30左右,冬季寒冷但不异常寒冷,最低气温-10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2446小时,无霜期180天,年平均降水量327毫米,主要集中在6-9月。目前,兰州自然资源.兰州有各类矿床、矿点156处,矿产35种,分9大类35种,包括有色金属、贵金属、稀土和能源矿产。兰州附近的白银和金昌是我国镍、铅、锌、稀土和铂族贵金属的重要产地。非金属矿物相对丰富,包括石灰石、熔剂白云石、熔剂石英岩、硅铁石英岩和耐火粘土。其中石英岩储量集中,运输储量3亿吨,为硅铁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后备资源。煤炭储量9.05亿吨,主要矿区为窑街、阿干镇,基本满足兰州近期需求。水电资源方面,黄河上游甘肃段积石峡至黑山峡有8座梯级水电站可供开发,湟水河及其支流大通河也可供开发。兰州市水资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入库水资源丰富。穿城而过的黄河及其支流湟水河来水量达337亿立方米,水量稳定,且各季节不结冰,含沙量也小,可满足城市工农业和生活用水需求。据初步调查,全市年地下水9.6亿立方米。河流径流地表水资源总量384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9.6亿立方米。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上游大中型水电站25座,总装机容量1500万千瓦。现已建成的刘家峡、八盘峡、盐锅峡、大峡等水电站及周边地区的其他水电站构成了中国最大的水电中心之一。全市林业用地18.255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3.46%,其中疏林地90157公顷,进一步造林潜力巨大。天然草原面积为77万公顷。野生动植物资源也很丰富。野生植物约有600种,其中40%具有明显的经济价值。享誉全国的甘草、当归、党参、麻黄、秦艽、鬼臼、祖师麻、玫瑰花等中草药在兰州分布。野生动物有187种,珍稀动物有:黑鹳、藏雪鸡、豹子、蓝马鸡等。全市土地面积135.3万公顷。其中,耕地21.9万公顷,林地7.6万公顷,草地76.5万公顷,未利用草地、盐碱地、沙地近23.5万公顷。土地资源可分为三类,即:中低山牧区,位于兰州西部、西南部和南部;川台蔬果区,位于河流的河谷阶地;低丘陵粮油区,分布在榆中北部、高栏县西北部、秦正川、永登县等地区。复杂多样的土地类型适合发展农林牧副渔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据兰州人口区划《兰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该市常住人口为3000人。

全市有汉族、回族、蒙古族、壮族、苗族、瑶族、土家族、朝鲜族、藏族、彝族、裕固族、侗族、布依族、土族、满族、哈尼族等3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回族除外)占总人口的3.6%。城关区面积220平方公里,人口127.87万。省市行政单位大多位于城关区,城关区是全省乃至全市第一好区,是兰州四大核心区之一。七里河区面积397平方公里,人口56.1万。商贸发达的老国企很多,包括兰州理工大学、兰州十九中,兰州四市。

市核心区之一。

西固区面积 385平方千米,人口36.40万。中西部最大的石化企业中石油兰州石化所在地,兰州四个城市核心区之一。

安宁区面积 86平方千米,人口28.85万。是国家级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地,区内高校云集,是兰州的科教区,未来兰州市级行政中心所在地,兰州四个城市核心区之一。 红古区面积 575平方千米,人口13.61万。白银区单独划出成立白银市之后成为兰州仅剩唯一 的远郊区。

永登县面积6090平方千米,人口50万。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境内的秦王川是“兰州新区”的主战场,发展前景巨大。

皋兰县面积2556平方千米,人口13.18万。县人民政府驻石洞镇。兰白都市圈和兰白经济区兰州白银两城市的衔接地带。

榆中县面积3362平方千米,人口43.71万。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兰州市的东大门,国家级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未来发展的主要区域,高原夏菜是榆中的招牌和特色产业。 兰州新区面积806平方千米,人口10万。新城区面积17平方公里。

兰州历史文化

兰州,始建于公元前86年。据记载,因初次在这里筑城时挖出金子,故取名金城,还有一种说法是依据“金城汤池”的典故,喻其坚固。两汉、魏晋时在此设置金城县。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废郡置州,在此设立兰州总管府,“兰州”之称,始见于史册。后来虽然州、郡数次易名,但兰州的建置沿革基本固定下来,相沿至今。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兰州一带属陇西郡地。

西汉初,依秦建制,兰州仍为陇西郡辖地。到了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军西征匈奴,在兰州西设令居塞驻军,为汉开辟河西四郡打通了道路。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在今兰州始置金城县,属天水郡管辖。

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又置金城郡。宣帝神爵二年,赵充国平定西羌、屯兵湟中后,西汉在金城郡的统治得到加强,先后又新置七县。东汉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并金城郡于陇西郡。安帝永初四年(公元110年),西羌起义,金城郡地大部被占,郡治由允吾迁至襄武(今甘肃陇西县),十二年后又迁回允吾。东汉末年,分金城郡新置西平郡,从此,金城郡治由允吾迁至榆中(今榆中县城西)。

西晋建立后,仍置金城郡。西晋末年,前凉永安元年(公元314年),分金城郡所属的枝阳、令居二县,又与新立的永登县(在今兰州市红古区窑街附近)三县合置广武郡,同年,金城郡治由榆中迁至金城,从此金城郡治与县治同驻一城。

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金城郡为兰州,置总管府。因城南有皋兰山,故名兰州。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子城县为金城县,复改兰州为金城郡,领金城、狄道二县,郡治金城。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金城校尉薛举起兵反隋,称西秦霸王,建都金城。不久迁都于天水,后为唐所灭。

唐统一中国后,于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复置兰州。八年置都督府。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又改为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复改为金城郡。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又改金城郡为兰州,州治五泉,管辖五泉,广武二县。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兰州被吐蕃所占,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河州人张义潮起义,收复陇右十一州地,兰州又归唐属。然而此时的唐朝已经衰落,无力西顾。不久就被党项族占据。 清初依明建制,兰州隶属临洮府,卫属陕西都指挥使司。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裁卫归州。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复设兰州卫。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陕甘分治,设甘肃行省,省会由巩昌(今陇西)迁至兰州。从此, 兰州一直为甘肃的政治中心。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临洮府治由狄道移至兰州,改称兰州府,又改州为皋兰县。当时兰州府辖管狄道、河州二州;皋兰、金县、渭源、靖远四县。

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陕甘总督衙门自西安移驻兰州,裁减甘肃巡抚。 辛亥革命后,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府(州)设道,并兰山、巩昌二府为兰山道,辖管皋兰、红水、榆中、狄道、导河、宁定、洮沙、靖远、渭源、定西、临潭、陇西、岷县、会宁、漳县等十五县。道尹驻省会皋兰县。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改道为区,变兰山道为兰山区。

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划甘肃省为七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皋兰、榆中属第一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岷县)。民国三十年,即公元1941年7月1日,将皋兰县城郊划出,新设置兰州市,与皋兰县同治今兰州城关区。市区面积16 平方公里,人口17.2万余人。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市区扩大,东至阳洼山,西至土门墩(不含马滩),南到石咀子、八里窑、皋兰山顶,北至盐场堡、十里店,面积达146平方公里。

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从此,兰州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建国以来,兰州市建置曾几度变更。兰州市现辖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红古五个区和榆中、皋兰、永登三个县 。

兰州主要旅游景点

黄河外滩风情线

兰州是一个东西向延伸的狭长型城市,夹于南北两山之间,黄河在市北的九州山脚下穿城而过。经过城建部门的规划建设,沿黄河南岸,已开通了一条东西数十公里的滨河路。因路面宽阔笔直,两旁花坛苗圃,星罗棋布,被誉为绿色长廊,现已成为全省最长的市内滨河马路。游客游览滨河路,可以欣赏黄河风情,参观沿途点缀的平沙落雁、搏浪、丝绸古道、黄河母亲、西游记等众多精美的雕塑;并参观中山桥、白塔山公园、古水车园等旅游景点。

白塔山公园

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的白塔山上,因山头有一元代白塔而得名。白塔山山势巍峨起伏,蟠结城郊,有拱抱金城之势。白塔原为纪念去蒙古谒见成吉思汗而在兰州病故的一西藏萨迦派喇嘛而建。现存白塔系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镇守甘肃内监刘永成重建。清康熙54年(1715年),巡抚绰奇补旧增新,扩大寺址,起名“慈恩寺”。白塔七级八面,高约17米,下筑圆基,上着绿顶,各面雕有佛像,檐角系有铁马铃。塔外通涂白浆,如白玉砌成。白塔山1958年辟为公园,总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分为三台建筑群,依山而筑,飞檐红柱,参差有致,各建筑以亭榭回廊相连,四通八达。山上原有象皮鼓、青铜钟、紫荆树,古称“镇山三宝”,现紫荆树已枯死。白塔山经过多年绿化,树高林密,曲径通幽。公园三台大殿内独特的“黄河奇石馆”藏石丰富,独具风格。山下为中山桥,二者已连为一体,成为兰州旅游的必游之地。 兰州市白塔山东约1公里处有元代的王保保城遗址。

八盘峡旅游度假区

八盘峡旅游度假区位于兰州市黄河上游最西端的八盘峡水库。这里有雄伟的电站大坝,环境优美的厂区,宽阔的库区水面。厂房内发电机组轰鸣,厂房外树木成荫,百花盛开,鸟语婉转,风景如画。溯河而上,沿岸枣林葱郁,芦苇摇曳,水鸟翔集,是工业旅游及休闲度假的绝佳胜境。 八盘峡库区水面广阔,黄河与湟水河汇合口环境条件优美独特,非常适合于开展水上体育运动及娱乐。可容纳100人乘坐的游轮,是目前兰州市最大最豪华的游轮。您乘坐在装饰雅致的客舱中品茗,或者登上二层观光甲板远眺,总令你心旷神怡。您如果想体会扑面的河风,可以乘坐快艇,高速掠过如镜的库区水面,享受风驰电掣般的快感。龙舟--只有在江南水乡才能看到的景致。 清澈见底的游泳池是按照正规比赛标准建设,设有8条泳道,可承办游泳比赛,是游泳爱好者一展身

手的场所,也是您夏日消暑的绝佳选择。 八盘峡水电厂是目前唯一一座坐落在百万以上人口城市中的水力发电厂,装有三台国产机组和三台瑞典机组,总装机容量22万千瓦。参观电厂,您能够了解水力发电的全过程,丰富和拓展您的知识面,也是对青少年进行电力生产认识教育的良好场所。

吐鲁沟森林公园

位于兰州市西北160公里处的永登县连城林内,属祁连山脉的东麓, 是一以奇山秀水为主体的自然景观旅游区,被誉为“神话般的绿色山谷”。吐鲁沟1984年8月1日正式对游人开放,1992年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1997年被评选为国家森林公园十大标兵,已成为兰州市森林生态旅游的理想目的地。“吐鲁”是古代蒙语,意为“大,好”,或“美好的果园”。吐鲁沟曾为多民族杂居地区,这里受山地气候影响,降雨丰沛,沟内峰峦叠嶂,林木苍翠,曲径通幽,吐奇纳秀,成为一毫无人工雕凿的原始自然风景区。区内有发源于俄博峰的吐鲁河由西北向东南流过,至三岔汇合后,经前沟汇入大通河。沿河谷修有公路直通沟内,两岸步移景异,气象万千。吐鲁沟自然风景区海拔1,998-3,165米,总面积6,157公顷。

游客跨越大通河桥,即进入前吐鲁沟森林风景区。从大桥至三岔旅游村6公里,便分成大小两沟,左侧是大吐鲁沟,全长14.7公里,是以奇特地貌风景为主的公园主要赏景区,共计有24处景点,峰、峦、崖、石,千姿百态,绝壁飞瀑,石崖泻珠,虽自天作,宛如人开。再上行,便到沟掌草原,为迷人的草原游览区。从三岔右行即进入小吐鲁沟林区。沟长7公里,有12处景点。小区内有1,600多种树木花草,栖息着麝、跑鹿、蓝马鸡、猞猁、石羊等数十种珍稀动物,一片茫茫林海,古木参天,溪流淙淙,到处鸟语花香,俨然一自然画廊。

兴隆山公园

位于兰州市榆中县城西南五公里处,距兰州市60公里。古因“常有白云浩渺无际”而取名“栖云山”。早在西周时已成为道人凿洞修行之地,清康熙年间取复兴之意,改名“兴隆山”。本世纪五十年代,全山亭台楼阁以及庙宇就达70多处,景点24处,成为佛、道胜地。兴隆山为距兰州市最近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主峰由东西二峰组成,东峰“兴隆”海拔2400米,西峰“栖云”海拔2500米,二峰间为兴隆峡,有云龙卧桥横空飞架峡谷。现栖云峰有混元阁、朝云观、雷祖殿等殿阁;兴隆峰有二仙台、太白泉、大佛殿、喜松亭、滴泪亭等景点。

史载,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时,病逝于兴隆山,其衣冠和兵器用物安放于此。1939年,成吉思汗的灵柩运至兴隆山,密藏于大佛殿内;1949年8月才迁往青海塔尔寺;1954年, 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迎回,安放在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新建的成吉思汗陵寝室。兴隆山因这段历史而更加著名。

八路军办事处

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我党在蒋统区设立的公开办事机构。1937年5月开始筹建,1943年8月撤销,时间长达6年之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彭嘉伦、伍修权等曾在这里领导过“八办”工作。“八办”于1963年被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在互助巷2号的旧址筹建了“兰州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并于1981年1月正式开放。共有革命文物150余件,照片170余幅,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办事处另一处旧址在今酒泉路157号。

五泉山公园

五泉山海拔1600多米,占地26万平方米,因有惠、甘露、掬月、摸子、蒙五眼泉水而得名,史有鞭响泉涌传说。蒙、惠东、西二泉,在五泉山两侧,有水从缝中流出,形成瀑布,俗称东、西龙口。五泉山中峰高处为古建筑群,庙宇建筑依山就势,廊阁相连,错落有致。游五泉山最好由西路而上。

五一山

五一山造林站位于兰州市城关区黄河北岸,总经营面积1336.5亩。经过40年的人工造林,森林覆盖率达到72.5%,现已形成乔灌花草一体化的人工植被群落。 

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是一所位于中国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的综合博物馆。它的前身是1939年由中英庚子赔款董事会组建的甘肃科学教育馆。收藏有历史文物、近现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标本约35万余件。

兰州青城古镇

青城古镇,位于甘肃省榆中县最北端的黄河南岸,是兰州市惟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全国民间艺术之乡,也是甘肃省古民居保存较为完整、非常难得的古镇。

兰州徐家山

徐家山位于兰州市区黄河北岸盐场堡,地处兰州市北山柏树台一带,距市中心仅3公里,是兰州市南 徐家山公园景色(15张)北两山绿化创造的闹市“桃园”。经营面积2566亩,森林覆盖率达80%,有树种76种,约30多万株,是一处极具特色的人工森林景观。

黄河铁桥

黄河铁桥位于兰州城北的白塔山下、金城关前,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是兰州市内标志性建筑之一。铁桥建成之前,这里设有浮桥横渡黄河。浮桥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公元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年),名叫镇远桥,今尚存建桥所用铁柱一根高达三米,重约数吨,上有洪武九年字样。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一九○七年),改浮桥为铁桥,是黄河上游第一座铁桥。

黄河母亲雕塑

长6米,宽2.2米,高2.6米,总重40余吨,由“母亲”和一“男婴”组成构图。分别象征了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该雕塑构图简洁,寓意深刻,反映了甘肃悠远的历史文化。

评论区

共0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