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天台景区在哪里,九华山天台景区属于哪个省市
-
-
类目:知识大全
-
联系人:
-
微信号:
-
Q Q 号:
-
手机号:
-
浏览量:
419
【商户信息】
【货源详情】
九华山天台山景区简介天台山景区是九华山的一个山地旅游区,南有道教洞,西有民源景区,北有华泰景区。它被山和岩石包围,面积约8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吊桥、小狮峰、
九华山天台景区简介天台山景区是九华山的一个山地旅游区,南至“道教洞”,西至民源景区,北至华泰景区。它被山和岩石包围,面积约8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吊桥、小狮峰、观音石、古塔、大鹏听石、地藏寺、烛峰、天台山、十王峰、彭日亭、进贤洞等。可谓是变化多端,多姿多彩。许多景点的命名都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从九华街到天台景区,可以直接到石板路,也可以沿着九民公路坐公交车到索道停车场,换乘索道上山。坐索道看风景,车动风景,你在飞;踏着石阶看风景,爬上楼梯,一步一步欣赏风景。
九华山天台山景区的九华山天台景区主要景点吉祥寺从民源景区经过会稽寺,沿着石板路走不远,也就是到吉祥寺。吉祥寺位于天台山西麓,建于清光绪年间。原来的寺庙已经被毁,只有一个路过的亭子,这是通往屋顶的唯一途径。通过这个亭子,你可以欣赏风景,拥有好运,得到你想要的。走过吉祥寺,上石阶,左右拐,绕山绕行。沿途有两座寺庙:一是安徽省重点寺庙复兴寺,建于1911年,横跨石板路,有三间平房;1997年,韦陀大厅建在尼姑庵前。第二个是朝阳寺,建于民国初年。是一座两层居民楼,殿北坡有路过亭,亭内有一个名叫观音洞的山洞。这两座寺庙规模小,朴实无华,但僧侣们勤奋练习,坚持早晚课程。客人来烧香烧完,客人去打坐念经。“复兴寺”和“朝阳寺”的名字都很美,都与吉祥有关,都有一种朝气蓬勃的感觉。旅行中途,我来到了吊桥。“来,坐在半山腰,然后去五里天堂。”现在我们在屋顶上,已经走到一半了。吊桥是古代的一座木桥,1985年改建为单孔石拱桥。桥身采用大型石基,长15米,宽2.5米。跨过两座山峰的山谷,挂在岩壁上,面向深渊。桥面是吊桥尼姑庵的长廊。尼姑庵建在桥上,桥建在尼姑庵内,故名吊桥尼姑庵。桥庙又称翠云寺,是安徽省重点寺庙。法容僧创建于清朝,宣彤元年(1909年),享年97岁。在死亡之前,光又回来了,死后三年肉没有腐烂。它曾经被用于寺庙,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摧毁。现在的尼姑庵是一座两层的居民楼,尼姑庵旁边的岩壁上刻有民国时期安徽巡抚许世英的石刻《江南第一山》。悬空寺四周峰峦叠嶂,山川流水,风景如画。过吊桥,石阶陡峭,“田童梯”考验行人的脚力。隔着阶梯回望北方,山苍茫,气象万千:云突然从坡谷升起,整座山一闪而过;突然,山风一吹,云消散了。闵公园的村庄:星星落下。小狮子峰有时昂着头,有时蜷缩在云里;“云门峰”风云间,时不时。巨石上的裂缝呈弧形,形似关刀。据说关羽的“青龙偃月刀”被改造了。朋友:到天台还有将近一半的路程。我们还需要努力。有人去天台,在这里做了一副对联:“要爬天台,还有几万级。第一步是什么?”风景需要勇气,千尺,你可以自己去丈量。“那我们呢?当然,“不到长城非好汉”!前面就是观音峰的上院。我们上去吧。观音上殿,原名圆通寺,是安徽省重点寺庙。这座建于清朝的寺庙位于海拔1100米的岩体上。它有三层,住宅风格,古道前面,悬崖后面。一切都是悬崖。独特的设计和巧妙的建筑让游客惊叹不已。寺前墙上有一个碑文,讲的是山东吴老老师受菩萨感召修寺的故事。这是九华山对外开放后发生的真实故事。你可以看看。寺内住持洪城和尚,早年出家,潜心佛学,苦干十余年,积累了数十万资金修寺。他一年四季都穿着长袍,像风一样在山上走来走去。人们说他有
南烛峰上的一块石头看起来像观音,下面有一块像猴子的石头,名叫“猴子拜观音”。祈祷桌和天台寺之间立着两根巨大的蜡烛。它们在形式和精神上都是美妙的。灵山景区游人如织。从白静台到天台的石板路上,人来人往。铁训两侧,各种铜铁锁,精致独特,充满爱意。这些锁包括“心锁”、“安全锁”、“纪念锁”等。其中寄托了主人对名山大佛场所的祝愿和祈祷。这条路上猴子还时不时出没,但它们不伤人,只是等着游客来吃。步行约半小时,宏伟的天台寺就在眼前,两侧的摩崖石刻更为游客增添了情趣。这些石刻主要包括:“其他的山在天底下都显得矮矮的。”楷书,每个字长37厘米,宽45厘米,刻在天台山顶的岩壁上。系“光绪辛丑年东谢晖,怀宁马坤游天台题”。“中天天下”楷书,每字长32厘米,宽24厘米;刻在天台天仙桥下的岩壁上。“登顶”楷书,每个字长32厘米,宽2厘米,刻在天台寺青龙碑西岩壁上。政府办公室
款”××参观团”。“非人间”楷书,每字长73厘米、宽37厘米,镌刻于天台寺渡仙桥下”桥洞”形成的巨大石门岩壁上。署款”康熙五十六年季春月观察使三韩人朱作鼎题”。
“高哉九华与天接,我来目爽心胸扩”隶书,每字长78厘米、宽57厘米。镌刻于天台青龙背岩壁上。署款”孙元良”。 其子就是台湾著名影星秦汉。这些摩崖石刻,笔力苍劲,字体秀美,具有名家风范;署款的有高僧,有军人,有名士,还有普通游客;石刻气势磅礴,文采飞扬,使天台古寺增添了文化氛围。
天台寺
位于海拔1306米的天台正顶上,全国重点寺院,又名地藏寺、地藏禅林。相传金地藏曾居天台,留有”金仙洞”遗迹。寺始建于宋,后废,明洪武时重建,遂为丛林。嘉靖年间僧玺玉居山护林,享年110岁。清时尘尘子重建,称”活埋庵”。至清中叶,天台寺周围源愿座寺庙已形成八刹,均附属天台寺,香火旺盛。原天台寺因地就势,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为民居式3层走马通楼。九华山对外开放后,历经两次维修。
20世纪90年代中期,住持僧宏学重建大雄宝殿,再现天台雄风。大殿为3层宫殿建筑,上层为万佛殿,中为地藏殿,下为地下室。卷拱石洞山门依旧。北面建有观音殿,东侧为新建的远层民居式寮房。重建后天台寺耸立山巅,气宇轩昂,寺与周边峰、石、洞融为一体,为九华山高山玄寺的代表,已成规模道场。寺周景点众多,风光如画,可南望黄山,北眺长江,四方观景,观景四方。正如吴晋《登天台》诗云:“一入天台路,群峰最上头。云从足下起,汇向日边流。地势雄吴楚,星躔接牛斗。诸天化雨寂,九夏自成秋。”天台寺历来香火旺盛,现在每天来游山和拜佛的游人香客络绎不绝。香客们有的在佛前祈祷,有的忙于在香袋上盖印。天台寺藏有一颗明代铜质”地藏利生宝印”,据传盖了地藏宝印,可以消灾祈福,表明地藏信仰已深入信众心中。天台寺地下室与金仙洞相连,此洞又名地藏洞,为3米高岩石裂缝,顶覆盖石条而成。传说金地藏曾寓居此洞,为金地藏圣迹之一。
天台峰
又名”天台正顶”,海拔1306米,九华山第三高峰。峰顶有天台禅寺,东南有一山脊,由裸露的花岗岩构成,呈黛色,如一条巨龙,故有”青龙背”之称。传说金地藏当年向闵公借地,在此一展袈裟,袈裟随风飘飞,竟遍覆九十九峰。西为龙珠峰,该峰与青龙背有一石桥相连,称”渡仙桥”,桥梁镌刻”中天世界”4字。天台峰顶有一亭,名”捧日亭”,清乾隆年间池州知府李建。此亭为登高揽胜、观日出的佳境,”天台晓日”为九华古十景之一。在天台峰绝顶,有两块巨石对峙而立,形成一狭窄隙缝,下宽1米,上宽0.8米,高约6米,仅容一人擦肩而过。人在其中,倚壁仰望,碧天一线,故有”一线天”之称。在天台峰常可看到九华佛光,山峰、寺院映在佛光中,现象奇特,正如宋人吴潜诗云:“一莲峰簇万花红,百里春阳涤晓风。九十莲花一齐笑,天台人立宝光中。”
十王峰
位于天台峰南侧,两峰有一山脊相连。海拔1342米,为九华山第一高峰。峰东西两侧,危崖层叠,登临其上,极目远眺,众峰如”儿孙绕膝”,有”一览众山小”之意境。西南有”钵盂峰”,海拔1143米,极似僧人钵盂;西北有”罗汉峰”,海拔1280米;“宴仙台”位于十王峰西,高百米,三面悬崖,上有约40平方米的平台。南下为”老常住”旧址,建有真如庵。
道僧洞
位于十王峰东南,天然石洞,深5米,面积约20平方米。相传道人先住此洞,清咸丰年间有个和尚为逃避战乱至此,与道人共居,故此洞名”道僧洞”,又名”逃僧洞”。又传唐天复年间(901-904),居洞修行的一道一僧在采集草药治病时开始用茶,“先是生煮羹饮,继而晒干收藏”,日久天长,道僧用以晒茶的石块留下斑斑黄渍,其地”黄石”因此得名。
峰间有溪,名”黄石溪”,全长25公里,流水急浅多转折,具有深山幽涧特色;黄石村风光旖旎,盛产名茶,尤以”黄石溪茶”最为名贵,1915年黄石溪毛峰和九华毛峰共同荣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现作为我国外事交往中馈赠国宾的礼茶之一。道僧洞前有寺,侧有山溪飞瀑,环境极为清幽。释普文曾在该洞禅修五十余载,常年采药行医,88岁时在庙前圆寂,肉身3年不腐,现置庙前关圣殿(天台正顶下院)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