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古城在哪里,榆林古城属于哪个省市
-
-
类目:知识大全
-
联系人:
-
微信号:
-
Q Q 号:
-
手机号:
-
浏览量:
489
【商户信息】
【货源详情】
榆林古城简介榆林古城,又称骆驼城,位于陕西省最北部,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的交界处。地域辽阔,地貌独特,既有山川,又有沙漠沙海。沿着长城,森林和草地.
榆林古城简介,又称骆驼城,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它位于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的过渡地带。地域辽阔,地貌独特,既有山川,又有沙漠沙海。长城沿线林草丰茂,牛羊成群,田园牧歌悠扬,丘陵沟壑,梯田,花果满山,堪称江南要塞。晋陕峡谷,黄河之声,形成了多姿多彩、独具特色的景观。榆林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距今约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遍布无定河两岸。
榆林古城战国时期,北方边塞种植榆树作为围栏。秦统一中国后,北追匈奴,收复河套地区,这里种了许多榆树,榆林塞的名字大概就是由此而来。它位于玉溪河(今清水河)岸边,又名玉溪塞,已成为秦朝北方的驻军。隋朝时,长城围绕这个地方而建,成为隋朝长城的要塞。
明朝永乐初年,为了防止蒙古军队入侵榆林古城,这里建了一个村庄,正统年间建了一座堡垒,成化七年(1471年)又重新修建了一座卫所。与此同时,延绥总督徐子君招募民工,在隋长城的基础上修建了一千多里的榆林边墙(长城),以加强这里的防御。次年,新城在榆林堡北部扩建,称北城,旧堡称南城。榆林市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1999年,长城九边之一的延绥镇(相当于现在的军区)迁至榆林市。自此,榆林成为明代重要的边疆。后来,榆林城被扩建。由于战争,榆林的许多古城墙在今天已经不复存在,只能看到遗迹。现在的榆林市是后来建成的新城市。榆林,位于黄河河套以南,北与内蒙古鄂尔多斯接壤,与黄河支流武定河上元玉溪接壤。东至闫硕(晋北),西至宁夏,南至秦龙(关中、陇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历史上,明朝最重视这里的防御。成为明成祖后,国家局势逐渐衰弱,蒙古骑兵继续南侵。起初,他们分别关注长城中段。后来,他们深入河套地区,蹂躏陕北和山西。成年后,玉林周围的长城建成了。当时玉林镇的防御范围为东起黄山川河,西至定边营(今陕西省定边县花马池)600公里,东西连接着码头和堡墙,横贯河套口。它还在内部建造了一个通道,以便于相互交流和接触。它戒备森严,在军事防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回顾榆林的历史,北宋时期,榆林是宋夏反复交战的地方,城南玉溪河畔的武罗城,曾是两军交战的战场。榆林在古代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地,也是边境贸易中心和汉西北少数民族文化交汇交流的地方。附近有很多相关的名胜古迹。长城蜿蜒穿越榆林700多公里,巍峨于榆林北部的镇北台,是长城线上最大的高峰消防平台。神木县的杨家成是宋代杨家将守卫的谷林府,米脂县的盘龙山是李闯王子城的宫殿。还有铜湾城、佳县白云山庙、神木县二郎山、榆林古城、书法宝库红石峡摩崖石刻等重要名胜古迹,自然风光秀丽的神木县红碱淖。榆林是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老一辈革命家、彭、刘志丹、在这里留下了不朽的业绩和历史足迹。榆林古城,榆林地处黄土高原与河套南部草原的交界地带,是农耕民族修筑防御蒙古游牧部落入侵的最佳选择。榆林城建位于长乐堡和保宁堡,山左水右,一座雄伟的小城。城东是驼峰山,西临玉溪河,南临榆阳河,北靠红石峡镇。因此被列为明代九大重镇之一的延绥镇的驻地。据《延绥镇志》、《榆林府志》记载,玉林村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郑桐二年(1437年),明朝下令绥德延绥镇知事王镇在盗庄琳(今惠泉)前修建玉林堡。“城市的座位只有一百个瞬间”。成化八年(1432年),延绥镇知事于子珺在城北(今官井滩)增建城墙。成化九年(1473年),延绥镇由延绥镇迁至榆林堡,因此延绥镇又叫榆林镇。由于榆林古城由来's军事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玉林市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维护和扩建。第一次,在明朝成化二十二年(148
万历三十年(1602年),玉林城墙有两个东城门,即威宁门和真武门。一南门,即镇远门;西城有四个门,分别是光裕门、玄武门、龙德门和新乐门。北城墙没有城门;中间有城北塔、城门、城墙四角、巽底塔和东侧的关元塔。全城城墙上有14座城楼,周长5354步。东门、南门有瓮城,并设置千斤门,与城墙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清代,玉林城墙多次修建。同治二年(1863年),北城部分城墙被流沙掩埋。当时关中等地的回民造反,道县常命弃北城,在光裕门东西两侧筑北城墙,长438尺。同治六年(1867年),光绪元年
(1875年)、光绪十年(1884年)、光绪二十年(1894年),四次较大规模地修整加固城垣,直到民国年间,榆林城墙保存完好:其城廓面积2.1平方公里。1938年和1939年,我国著名作家老舍来榆,曾描写道:“城扁街宽”,“坚厚城垣”,“具有北平的局面”。但后因兵资大部分城楼塌毁。解放前夕宣威门(俗称大西门)犹保存完好。今日城东南角之魁星楼遗迹尚在。榆林古城城墙建构
新中国成立后,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榆林古城墙保存较完整,时东城墙长2293米,西城墙长2184米,南城墙长1059.5米,北城墙长1125米,城垣周长6761.5米。 据有关资料称,榆林城墙“顶宽三丈,底宽五丈,高三丈六尺”,其高度三丈六尺,约为12米。据报载北京明城墙墙体高11.6米。榆林为九边重镇之首,出于军事之需要,城墙高度已超过北京城墙。城墙上建砖垛口1700多个,据说有逻城72个,并在此置火炮。
榆林城地势为东高西低,东北角向外突出。墙体用黄土夯筑,外侧包以青砖,城高三丈六尺,基宽五丈,顶宽三丈。城有五门,北为“广榆门”,东为“振武门”,大西门为“宣威门”,小西门为“斩东门”,南门为“镇远门”。各城门顶上均建有两层高城门楼,但今除南门尚存外,其它诸门及全部城楼皆毁。现南、东西座砖拱城门及瓮城尚存,南门及瓮城现为镇远饭店所占。城南榆阵桥东山,有明万历年间所建的一座十三层砖塔,名“凌霄塔”。
榆林古城军事
榆林城做为军事重镇,经历了很多次战火。较大的一次是明末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李自成农民起义部将李过、刘芳亮率十万大军进攻榆林的战役,这次战役是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第二次攻打榆林。
第一次是在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李自成亲率军队攻打榆林城,由于当时的三边总督洪承畴早有防备,加之恰逢连日大雨倾盆,给农民起义军的军事行动带来了很多困难,所以起义军未攻下榆林就撤军了。李过、刘芳亮率大军未至,榆林总兵就先率精兵弃城而逃。但榆林城有六位居家 的武将,他们分别出任过山海关总兵、宣府总兵、宁夏总兵等要职,他们收集到一起,决定与起义军血战。十二月二十一日,起义军兵临城下,与守军展开激战,战斗直打到二十七日 ,起义军才由城东南攻进城里。
榆林古城旅游
榆林城是座古城,城内外至今仍保存有很多古迹名胜,其中以星明楼、凌霄塔最负盛名。星明楼坐落在榆林南街上,当地称为鼓楼,为三层木楼,其整个建筑全部为木料卯结而成,梁架精巧,结构合理。星明楼底层分列四个砖石台基,每个台上排列七根粗壮的松柏木柱,支撑着高楼的全部重量。楼顶无一根横梁,三层楼阁皆为斗拱逐层互相叠接,楼体四面飞檐外翘,宏伟壮丽。
榆林城原有鼓楼两座。第一座为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巡抚余子俊扩建榆林城时所建。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扩建榆林城后,由于城向南展扩,原有的鼓楼便显得偏北了,所以新建了一座鼓楼,称为新楼。今天所见的星明楼为清光绪年间重修。据县志载,楼上原挂有一块金字大横匾,上书“无上高真”四字。
榆林古属雍州,号称“小北京”城中遍布四合院民居,镇北台下有号称“塞上蓬莱”的红石峡,城南有“龙穴藏珍”的黑龙潭,榆林现存青云寺、悬空寺、金冈寺、梅花楼、万佛楼、普慧泉等名胜古迹。
榆林塞就在现今的陕西省榆林。战国时期,北方边塞之地多植榆为围栅。秦统一中国,北逐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后,在这里栽植很多榆树,榆林塞之名大概由此而来。以地处榆溪(今清水河)之畔,亦称榆溪塞,成为秦北边一戍守地。隋时以此地为中心筑起长城,遂成为隋长城的要塞。
明永乐初,为防止蒙古势力侵扰,在此置寨,正统年间建堡,成化七年(1471)再置卫,同时延绥巡抚都御史徐子俊征发民工在隋长城基础上修筑榆林边墙(即长城)千余里,以增强这里的防务。次年,在榆林堡北扩建新城,称北城,旧堡称南城。榆林城已具相当规模。九年,长城九边之一的延绥镇(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治所徒迁至榆林城。从此,榆林成为明代边防重地。后来,榆林城又经扩建。由于战火,榆林古城墙今多已不复存,仅可见遗迹。现在的榆林城是后来建的新城。
离镇北台西不远,沿清水河岸有名胜红石峡,由红砂岩构成,故名。两侧岩壁势如刀削,高10余米.凿石为窟,共44窟。据碑石记载,此处曾是宋元间一所名刹,叫红山寺,系由西夏二国王的陵墓建成。随着历史的变迁,今人称之红石峡。石壁上有许多古人题字题词。几百年来,红石峡曾名冠边塞,不少达官文人来到榆林,必先到这里吟诗作赋,偶有佳句丽章,便把它镌刻在石崖上。现为众人喜爱的游览胜地。
榆林城东6公里处又有一座开凿在山丘峭壁上的万佛寺石窟,窟中存上千尊浮雕石像和优美的壁画,至今年代无考,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无定河边还有十一世纪西夏王朝开凿的悬空寺,寺庙悬在半山腰间,浑然无成,险峻秀美,具有建筑艺术和考古的价值。
榆林有公路北通内蒙古伊盟,东通山西,西至宁夏,南达关中,来往方便。这里仍是陕北的交通要冲和战略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