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菩萨顶在哪里,五台山菩萨顶属于哪个省市

2022-02-11 00:00:05  浏览:427  作者:管理员
  • 五台山菩萨顶在哪里,五台山菩萨顶属于哪个省市

  • 【商户信息】

  • 类目:知识大全


  • 联系人:


  • 微信号:

  • Q Q 号:

  • 手机号:

  • 浏览量:

    427


【货源详情】


五台山菩萨鼎简介菩萨鼎是山西五台山最大的黄教寺庙。位于五台山太怀镇仙通寺北侧灵九峰上。谣传.

五台山菩萨顶简介是山西五台山最大的黄教寺。位于五台山太怀镇仙通寺北侧灵九峰上。相传是文殊菩萨道场,即文殊府,故又称真荣源、大文殊寺。是五台山五大禅院之一。这座寺庙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 ~ 499年),历代多次重建。明永乐以后,蒙古族、藏族喇嘛定居五台山,成为五台山黄庙的掌门人。清康熙、乾隆皇帝数次登临五台山,下榻菩萨顶,将提督印赠给菩萨顶喇嘛,并命山西省包括山西巡抚、大同连长、代州道台等在内,向喇嘛进贡。五台山菩萨顶

五台山菩萨庙占地45亩,庙沿山而建,布局严谨。殿前有108级石阶。山门内有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等建筑。每个大厅都覆盖着三色琉璃瓦。殿内有康熙御碑,立于前院。龙御碑在东寺的亭子里。它是用巨大的方形石头雕刻而成的,高六米,两边各一米宽。上面刻有汉文、满文、蒙古文和藏文。五台山菩萨顶

五台山菩萨顶菩萨顶菩萨顶是满语的名字,意思是文殊菩萨居住的地方。丁菩萨历史悠久。到了清朝,它实际上成了皇室的寺庙,地位极其尊贵。菩萨的巅峰在清朝。清朝顺治十三年,改为雍和宫。康熙皇帝曾赐菩萨提督印,命山西全省,包括山西巡抚、大同总兵、代州道台等,向喇嘛进贡。原因据说与康熙皇帝在五台山的一件事情有关。康熙皇帝曾经去过五台山,路过方盈街。他看到一个叫梅枝的平民在碾米,她看起来像梅花一样英俊。康熙在皇城(专门为五台山修建的宫殿)住了一夜。他感动了,吟诵成诗:“骑着骏马,渡过黄庄,遇见一个磨烟斗的女子。指玉社头撑,莲花裙底忙。轻轻提起,慢慢簸散,回到路上做化妆。汗粉、面、花、露、尘指峨眉刘岱霜。可惜这么浪漫的女孩,她会嫁给谁的田舍郎?”康熙的诗被放在书案之上,张伯伦的太监们发现了,猜到了皇帝的意图,晚上拜访了梅芝,并给皇城打了电话。后来梅枝怀孕生了孩子,被康熙接收。福能长大后,被送到菩萨那里出家。他授予府尹封等特权,被称为“朝中一品”。梅枝也被命名为嫔妃,住在菩萨顶下的嫔妃庙里。被封印的喇嘛死后,历任喇嘛继承了所有特权,勒索苛捐杂税,捞取村民和僧侣的肉,所有人都恨得咬牙切齿。雍正元年,五台县蒋芳村人郑经翰林院审查,赴陕北、晋西北考察灾情,慰问灾民,顺便回家省亲。走访民情后,他与五台县令卢昌华共担达赖的罪过。雍正帝下令钦差查办,大喇嘛自杀,于是收回提督印。到1918年,十三世达赖喇嘛把达赖喇嘛罗桑巴桑送上菩萨顶。他热爱自己的国家和宗教,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他在六年任期内三次连任。三巴桑支持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他是中国佛教协会的创始人之一,曾任执行理事、山西省人民代表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员。他于1954年在北京去世。攀登108级石阶,按照佛教的说法,会践踏世间的108种烦恼。坐在招牌下,用手摸着门柱,环顾四周,远处的山,山上的云,近处的清水河,宏伟的寺庙建筑都在你的眼中,我深深感受到“灵峰胜境”这个词点击得很好。在这里,是爬山和享受胜利的好景点。1948年春,中共中央从延安到河北西柏坡途中经过五台山。陈毅同志写了一首诗:“我没有去过五台山,但我已经在菩萨顶上很久了。”丁菩萨现在占地9160平方米,有寺庙、寺院等各种大小房屋100多间。布局结构紧凑多样,均建于清康熙时期。整个寺庙建筑大致可以分为前院、中院和后院三部分。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文殊殿等。两侧对称布置有钟楼、鼓楼、佛寺等。正殿居中,高大雄伟;副厅位于两侧,左右对称。整个寺庙建筑的布局不仅中心突出,而且壮观宏伟。此外,红色的柱子,红色的墙壁,金色的琉璃瓦,更显得金碧辉煌,富丽奢华。它的造型,它的神韵,一点也不逊色于皇宫,真的是佛国仙境的一景。布局和雕塑

菩萨峰位于仙通寺西北的孟玲峰上,是五台山最大、最完整的喇嘛庙,占地45亩,寺内建筑430多座。它一直因其宏伟的建筑和壮观的佛像而受到人们的重视。相传菩萨顶是文殊菩萨居住的地方。始建于北魏,原名荣臻书院,又名文殊寺。明朝永乐以后,蒙古族和藏族佛教徒在五台山定居,喇嘛住在菩萨峰。清朝的康熙、乾隆几次来五台,都住在这座庙里。菩萨顶盘踞山岗,地势高,此处寺庙众多。

局严整,因此显得雄伟壮观。

山门前的108级石阶,暗指山西旧属的108个县。游人参观菩萨顶时,往往在这些石阶上俯视台怀镇全景,留影逗留。山门内,分布着天王殿、钟鼓楼、菩萨顶、大雄宝殿等主要寺庙建筑,这些建筑的屋顶,都用三彩琉璃瓦覆盖,显得五彩缤纷。虽经几百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依然色泽如新。东禅院当中的碑亭,耸立着两面乾隆皇帝的御碑,每面御碑高达六米。汉、满、蒙、藏四种文字镌刻的碑文,简述了菩萨顶的历史和乾隆皇帝朝拜五台山时的经历,书法字体流利,气势不凡。菩萨顶现存建筑,全都是清代所重建,其形制和手法,多参照皇宫官制式,显得富丽堂皇,尤其雕刻艺术,最值得珍视。

五台山菩萨顶修建

菩萨顶始建於北魏孝文帝时,称“大文殊院”。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年),僧人法云重建,称“真容院”。宋景德年间,真宗敕建,设文殊像,赐额“奉真阁”。明永乐年间,真容院“敕改建大文殊寺”。明朝以后至今,一直沿称“大文殊寺”(又称“菩萨顶”)。菩萨顶极盛时期是在清朝。顺治十三年(1656年),将其改为喇嘛庙。此後,康熙皇帝又赐菩萨顶大咧嘛提督印,并命山西全省,其中包括山西巡抚、大同总兵、代州道台,统统向其进贡。这是清廷以黄教怀柔蒙古、西藏的重要政策。清朝皇帝、蒙古诸王公、西藏喇嘛也每每朝礼五台,一般都住菩萨顶,从而树立了菩窿顶在五台黄庙中的统领地位。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春康熙皇帝敕命“改覆本寺大殿琉璃黄瓦”。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只有皇家建筑才能覆盖黄琉璃瓦。菩萨顶覆盖黄琉璃瓦,反映其地位之崇高,此外,为保护这座具有特殊地位的寺庙,康熙又敕命“於菩萨顶前後山门设官永镇,把总(正七品武官)一员,马兵10名,步兵30名,守护香火供器”。在清朝,五台山的喇嘛教事务,除镇海寺等6所黄庙归章嘉呼图克图管辖外,绝大多数喇嘛寺则归驻节菩萨顶的扎萨克大喇嘛统率。菩萨顶寺院参照皇制式营造,殿宇上覆盖黄绿蓝三色琉璃瓦,金碧辉煌,雄冠五台。全寺占地9100多平方米,有殿堂楼房110多间,布局结构紧凑而有变化。 北宋时重修,并铸铜质文殊像一万尊,供奉在寺内。南宋时改建,并将此寺易名为大文殊寺。

明朝永乐初年,始有菩萨顶的称谓。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又对该寺进行了重修。到了清代,由于皇帝崇信喇嘛教,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遂将菩萨顶由青庙(和尚庙)改为黄庙(喇嘛庙),并从北京派去了住持喇嘛。清康熙年间,又敕令重修菩萨顶,并向该寺授“番汉提督印”。从此,按照清王朝的规定,菩萨顶的主要殿宇铺上了表示尊贵的黄色琉璃瓦,山门前的牌楼也修成了四柱七楼的形式。这在五台山是绝无仅有的,在全国范围内也不多见。

自此以后,菩萨顶成了清朝皇室的庙宇。康熙皇帝先后到菩萨项朝拜了五次,乾隆皇帝朝拜了六次。菩萨顶山门外水牌楼上的“灵峰胜境”,文殊殿前石碑坊上的“五台圣境”,是康熙皇帝亲笔题写的。菩萨顶东禅院内两座高三米、宽一米的四楞碑上,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刻写的碑文,则是乾隆皇帝的御笔。

五台山菩萨顶布局

从菩萨顶大照壁仰首上望,108级石台阶层层铺到高处,十分陡峻,仿佛一架天梯直架天宫。沿108级石台阶步步登高,就把世上108种烦恼踩在脚下了。耸立於石台阶高处平台上的木牌楼,四柱三门,上下三层,七个楼头,雄伟而多姿。牌楼中门大匾上,康熙皇帝御笔亲题“灵峰胜境”四个鎏金大字,闪烁有光。登上108级台阶,过华丽牌楼,又有一段石阶连接山门。此段石阶与所有寺院中见到的都不同,垂带石夹着的石阶,中间铺设斜面御路,雕有九龙吸水图案。九龙翻腾,互相缠绕,真可谓“活龙活现”,与北京故宫博物院礓碌铺设没有两样。

大雄宝殿面阔三楹,进深二间,单檐歇山顶,殿顶覆盖琉璃黄瓦,大殿四周有石雕迥廊环绕,内供释迦牟、弥陀、药师佛三佛。中国藏传佛教的大活佛达赖、班禅,朝拜五台山时都在这里讲经说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大活佛於1980年参拜五台山时,也曾在菩萨顶寺大雄宝殿讲经说法。

文殊菩萨大殿院前有石牌坊一座,石壁上有康熙御笔“五台圣境”四字。文殊殿重建於清朝,阔三楹,进深二间,单檐庑殿顶,殿顶覆盖琉璃黄瓦,历经寒署数百年,色泽依然如新。殿脊正中置金碧辉煌的鎏金铜法轮。殿内佛坛上供文殊菩萨骑狻猊彩色泥塑像,东西两侧佛坛上则供十八罗汉塑像。菩萨顶的文殊菩萨殿,是朝山信徒必定要叁诣礼拜之处。汉地佛教徒朝拜时,一般是供奉、焚香和跪拜。蒙藏少数民族佛教徒朝拜时,则行“五体投地礼”,即头和四肢同时爬俯於地,十分恭敬和虔诚。殿内有藏族佛教徒供奉的藏画12幅,画面用赤金和五彩石质天然颜料工笔画成,是藏画中的珍品。有人还称文殊殿为“滴水殿”。

殿檐台下的石阶,有一处高起,状似蜂窝,这是由殿檐年久滴水而形成的矿物水垢。当天空睛朗时,该殿仍象古代计时的“滴漏”一样,隔一定时间滴一滴水。菩萨顶后院放置的大铜锅全山闻名。厚一点的大铜锅口面直径2.04米,深1.15米;薄一点的大铜锅口面直径1.68米,深1.1米。在西廊房檐台边,也置有一大铜锅,口径5尺,深4尺。这些铜锅,过去每年“六月大会”用一次,做斋饭,蒸白面魔王,供所有黄庙喇嘛们集合在一起做佛事活动,跳神镇魔用;腊月初八佛成道日还用一次,放进黄米、绿豆、莲子、栗子、红枣、稻米、桃仁、红糖等,做成“八宝粥”供佛和会斋。

菩萨顶一连三进大殿,有前後套院二处。前院为僧舍禅堂,后院是喇嘛住的地方。两边堂屋上盖孔雀蓝琉璃瓦,钟鼓楼顶盖黄色琉璃瓦,形成强烈色彩对比,非常引人注目。周堂内和后院圆亭内,分别立有高大的汉白玉四梭碑。碑为方座螭首,高达6米,四面俱宽1米。二通碑均系乾隆御碑,碑身四面分别用汉、蒙、藏、满四种文字镌刻。碑文采用诗体形式,抒发了乾隆皇帝朝五台山文殊圣迹的情怀和感受。字体圆润流畅,结构丰满雄健,是很珍贵的艺术珍品。寺内还有明清时期碑记八块。另外,该寺还藏有珍贵版本《甘珠尔大藏经》一部。

从清朝开始,五台山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至六月十五都要做道场、办法会,菩萨顶当然是其中心,其它寺庙也大开山门,迎接各地香客游人。六月十四巳全山喇嘛头戴各种脸谱面具,身穿各种衣装服饰,口念护法经,身跳金刚舞,在菩萨顶“镇魔”;十五日,又在罗候寺“跳神”,并出来绕街转道。前头驾着弥勒菩萨像,接着大喇嘛坐八抬大轿,二喇嘛骑高头大马,其馀僧众,鸣锣开道,击鼓吹号,演奏庙堂音乐,异常热闹。

五台山菩萨顶特色

菩萨顶的建筑布局很有特色,且主要殿宇外观似皇宫,而内部布置却又具有浓烈的喇嘛教韵味。 因为菩萨顶在灵鹫峰上,从峰下仰望,菩萨顶前一百零八级陡峭的石阶,如悬挂在空中的天梯,上面是梵宫佛国,琼楼玉宇。爬完石阶,平台之上立着一座四柱三门的木牌楼。牌楼两旁竖着两根高高的旗杆。牌楼之后是山门。山门两边厢房的红墙上,分别开着圆形窗户。有人说这种布局恰似龙头:牌楼的正门是龙口,旗杆是龙角,厢房壁上的圆窗是龙眼,而那长长的一百零八级石阶,则是龙吐出的舌头。这几句话,形象地概括了菩萨顶山门前的布局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文殊殿还有滴水大殿之称。过去,文殊殿有一块檐瓦,无论春夏秋,也无论阴晴雨,总是往下滴水。时间长了,文殊殿前的一处阶石上面成了蜂窝状。什么原因呢?有人说,这是文殊菩萨灵验,广施雨露的缘故。实际上,这是建筑上的一种巧妙设计。过去,文殊殿的琉璃瓦上留有小孔,瓦下有储水层,储水层下又有防漏设施。每当雨天,雨水透过琉璃瓦孔而存于储水层内。在阴天或晴天时,储水层中的水便慢慢地从檐瓦滴下。以后,由于文殊殿在翻修施工时,不知保护殿顶存水的奥秘,如今已不再滴水了,实在可惜。

此外,菩萨顶内还存有许多文物。这些文物中,有几件比较稀奇,而且还有趣闻。 菩萨顶后院正房内存有四口大铜锅。这些锅是过去菩萨顶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四月、六月、十月和腊月举办佛事活动时煮粥用的。其中最小的一口锅,直径即近二米。据说,有一个冬天,小和尚去刷洗铜锅爬不出来,最后还是搭上木梯才把他拽出来的。菩萨顶山门外的两座石狮中有一头没有舌头。这是少有的石雕作品。据说,在清朝康熙年间重修菩萨顶时,早上的粥总是不够吃,火头僧发现,锅内的粥被石狮偷吃了,于是便在粥锅内放上一把利刀,待石狮偷粥吃时,刀把舌头割下来了。这样,这头石狮就没有了舌头。在菩萨项前院的西配殿里,还有一尊泥塑文殊菩萨像,也是饶有风趣的佛教文物。过去,这尊文殊菩萨像的右肩上还带着一支箭,据说还是乾隆皇帝射的。如今肩上的箭没有了,但乾隆皇帝给它的封号“带箭文殊”依然流传至今。

五台山菩萨顶历史

菩萨顶是五台山最富丽堂皇,也是最大的喇嘛寺――菩萨顶。它坐落在五台山中心区灵鹫峰顶。灵鹫峰顶,传说就是文殊菩萨居住、说法、演教的地方,故此而称菩萨顶。菩萨顶的寺名叫“大文殊寺”俗称“菩萨顶寺”。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叫“真容院”,这个称谓还有一段神话故事:相传寺建成时,有一名叫安生的塑工不招而来,请求建寺的高僧讲述文殊菩萨的真容,高僧说:“佛法无边,大圣德像我又怎么说得清呢?”于是他们共同祈求菩萨显身,七天后,忽于云际显现金像,逐图模塑成佛像,因此而称真容院。

其实,菩萨顶创建于北魏,以后历代都曾加以重修。明代永乐年间,蒙古、西藏的黄教喇嘛到五台山寺院常住,菩萨顶逐渐成了他们集中活动的场所。在清代,国家以黄教怀柔蒙古,因而五台山的喇嘛教也特别隆盛。菩萨顶寺是五台山黄教首领扎萨克大喇嘛住持的地方,也是皇帝和蒙古诸王朝拜五台山时最主要的圣迹和佛刹,因此,菩萨顶的寺庙建筑是参照皇家的宫廷造型营建的。建筑在灵鹫峰顶的层层殿宇,规模宏伟,十分壮丽,殿宇上覆盖着黄绿蓝三彩琉璃瓦,金碧辉煌,雄冠台山,是五台山最大的黄庙(喇嘛寺)。

评论区

共0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