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在哪里,哈尔滨属于哪个省市
-
-
类目:知识大全
-
联系人:
-
微信号:
-
Q Q 号:
-
手机号:
-
浏览量:
386
【商户信息】
【货源详情】
简介哈尔滨位于东经125 42 '-130 10 ',北纬44 04 '-46 40 '。它是黑龙江省的省会,东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中国管辖城市中陆地面积最大的。
哈尔滨简介,位于东经125 42 '-130 10 ',北纬44 04 '-46 40 ',是黑龙江省省会,中国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中国管辖的国土面积最大、总人口第二多的特大城市。全市面积5.31万平方公里,辖8区7县,管理3个县级市。户籍总人口1063.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87.9万人。哈尔滨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被誉为“共和国长子”、“冰城”、“天鹅下的明珠城”、“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冰城与夏都”。
哈尔滨城市精神:开放、包容、时尚、活力、诚信、奉献、和谐。城市发展目标:适合人类居住、创业和人的全面发展。哈尔滨行政区划哈尔滨市辖8区7县3市,即南岗区、道里区、道外区、香坊区、松北区、平房区、呼兰区、阿城区、宾县、方正县、依兰县、巴彦县、木兰县、鄢县。全市总面积53068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7086平方公里。哈尔滨市人民政府驻松北区世纪大道。哈尔滨市中心城区是指哈尔滨市南岗区、道里区、道外区、香坊区、平房区、松北区,呼兰市和双井镇、长岭镇、沈家镇、孟佳镇和阿城市(含新立街、舍里街)以及飞克图镇、廖店乡、红星乡的行政区域。总面积约4187平方公里。主城区是指哈尔滨市道里区、道外区、南岗区、香坊区、平房区、松北区、呼兰区规划的城市建成区。土地总面积为458平方公里。全区总人口1063.5971万人,其中城市人口587.9万人(2010年统计)。哈尔滨历史沿革哈尔滨历史悠久。这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城市。早在2.2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已经有人类活动了。大约5000年前,哈尔滨进入新石器时代。距今约3000年前,殷商晚期,哈尔滨进入青铜时代,属于黑龙江最早的古代文明国家白金宝文化的——个分布区。哈尔滨是金、清两代的发祥地。公元1115年,金朝在上京(哈尔滨阿城)建都。19世纪末,哈尔滨有几十个村庄,居民约3万人。交通、贸易、人口等经济因素开始扩张,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从896年到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的建设,工业、商业和人口开始在哈尔滨聚集。中东铁路建成时,哈尔滨已经形成了现代城市的雏形。20世纪初,哈尔滨已成为国际商埠。来自33个国家的16万多名侨民汇聚于此,19个国家在此设立领事馆。与此同时,中国的国家首都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哈尔滨被确立为当时北满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城市。哈尔滨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较早、工人和学生运动活跃的城市。1923年,哈尔滨建立了东北第一个党组织。1927年,东北第一次党代会在哈尔滨召开,满洲临时省委员会成立。哈尔滨成为东北地区革命斗争和后来党领导的抗日斗争的指挥中心。1932年,哈尔滨沦为日伪统治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哈尔滨人民艰苦奋斗,涌现出赵尚志、杨靖宇、李、赵一曼等许多著名的民族英雄和革命烈士。1945年,哈尔滨从日伪统治下解放出来,人口超过70万。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正式建立人民政权,成为中国第一个解放的大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哈尔滨迅速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一五”期间,哈尔滨是国家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前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有13个位于哈尔滨,哈尔滨成为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迅速从消费型城市转变为新型工业城市。1958年至1965年,哈尔滨经历了“大跃进”和经济调整的曲折发展过程。“文化大革命”期间,哈尔滨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挫折,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1996年,国务院批准松花江与哈尔滨合并组建新哈尔滨。哈尔滨辖七区十二县(市),行政区域面积5.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948.3万。2004年2月4日,国务院批准哈尔滨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调整后,哈尔滨有
全市总面积530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272平方公里。人口974.84万,其中城市人口398.96万。2006年8月15日,国务院批准哈尔滨调整部分行政区划,即取消动力区、香坊区,设立新的香坊区;取消阿城,设立阿城区;阿城永源镇和聚源镇归道外区管辖。调整后,哈尔滨市辖道里、道外、南岗、香坊、方平、松北、呼兰、阿城8个区,宾县、巴彦、依兰、延寿、木兰、通河、方正7个县,武昌、双城。
尚志3个县级市,全市总面积530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086平方公里,市区人口464.24万人。哈尔滨气候特点
哈尔滨位于最北端,是中国纬度最高、气温最低的大都市。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而夏季则显得短暂凉爽。春、秋季气温升降变化快,属于过渡季节,时间较短。 哈尔滨的集中降水期为每年7至8月,集中降雪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1月。年平均温度3.6℃。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为零下13.2℃至零下24.8℃,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为18.1℃至22.8℃。 4-6月份为春季,易发生春旱和大风,气温回升快而且变化无常,升温或降温一次可达10℃左右。气温月际变化强烈,一般在8~10℃左右。7-8月份为夏季,气候温热湿润多雨,7月份平均气温19-23℃,最高气温达38℃。平均降水量占全年的60%-70%,气温月际差异很小,为各季之最。9-10月份为秋季,降雨明显减少,昼夜温差变幅较大,9月份平均气温为10℃,10月份北部地区已到0℃,南部地区2-4℃。11-次年3月份为冬季,漫长而寒冷干燥,[11]有时也会出现暴雪天气。1月平均气温零下15℃-零下30℃,最低气温曾达零下37.7℃(1985年1月26日)。
哈尔滨自然资源
哈尔滨地域广阔,土地肥沃,雨水充沛,空气清爽,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是发展食品加工业和农业经济的理想地点。这片广阔的黑土地堪称中国最肥沃的土壤,适合种植各种食用和纺织用农作物。大豆、马铃薯、亚麻、甜菜等农产品产量居全国之首;貂皮、猪鬃、马尾、黑木耳、猴头蘑、黑加伦、蕨菜、蜂王浆、椴树蜜等土特产品驰名中外;药用植物防风、甘草、刺五加、人参、黄芪等名贵药材的质量属全国上乘;哈尔滨的东部和北部生长着红松、白松、水曲柳、黄柏等珍贵树种--为加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全市已发现的矿种为63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共计25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10种,非金属矿产14种。 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12个,其中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1.94万公顷。列入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50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植物7种。
哈尔滨地形
哈尔滨市区及双城市、呼兰区地域平坦、低洼,东部10县(市)多山及丘陵地。东南临张广才岭支脉丘陵,北部为小兴安岭山区,中部有松花江通过,山势不高,河流纵横,平原辽阔。哈尔滨市区主要分布在松花江形成的三级阶地上:第一级阶地海拔在132~140米之间,主要包括道里区和道外区,地面平坦;第二级阶地海拔145~175米,由第一级阶地逐步过渡,无明显界限,主要包括南岗区和香坊区的部分地区,面积较大,长期流水浸蚀,略有起伏,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是哈尔滨市重要农业区;第三级阶地海拔180~200米,主要分布在荒山嘴子和平房区南部等地,再往东南则逐渐过渡到张广才岭余脉,为丘陵地区。
哈尔滨水文
哈尔滨市境内的大小河流均属于松花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主要有松花江、呼兰河、阿什河、拉林河、牤牛河、蚂蜒河、东亮珠河、泥河、漂河、蜚克图河、少陵河、五岳河、倭肯河等。松花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天池,其干流由西向东贯穿哈尔滨市地区中部,是全市灌溉量最大的河道。一年中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解放以来,全市最大水利工程——西泉眼水库工程,1996年已经合龙蓄水,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151平方公里,库面面积40.86平方公里。水库建成后,新增灌溉面积15133.3公顷。哈尔滨水资源特点是自产水偏少,过境水较丰,时空分布不均,表征为东富西贫。全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1630立方米。
哈尔滨土壤
由于受地形、气候、植物等自然因素及人为活动的影响,全市土壤类型较多,共有9个土类、21个亚类、25个土种。黑土,是郊区及12县(市)的主要土壤,也是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土壤类型。黑土在全市分为2个亚类(黑土和草甸黑土)、3个土属(粘质黑土、砂质黑土、草甸黑土),共7个土种。黑土土壤养分含量比较丰富,适于各种农作物生长。黑钙土,是全市主要耕作土壤,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川地和岗平地上,在全市分为3个亚类:黑钙土、淋溶黑钙土、草甸黑钙土,共8个土种。黑钙土养分含量仅次于黑土,适于作物栽培。草甸土也是全市主要耕作土壤,多数分布在沿江河低洼淋溶地带和松花江台地漫滩地带。草甸土在全市分为6个亚类:草甸土、碱化草甸土、泛滥地草甸土、盐化草甸土、潜育草甸土、硫酸盐草甸土,共10个土种。草甸土大部分宜耕性较差,宜发展草场和栽植薪炭林。砂土及沼泽土,主要分布于江河两岸河滩和低洼地块,适于发展渔业、牧业。
哈尔滨旅游资源
景点介绍
前往哈尔滨旅游,最佳的季节是以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此时,满目的银装素裹,虽然寒冷,却到处可以看到与江南水乡迥异的雪地冰天景色;另外,7月至9月的夏季,对游客而言,绝对是理想的避暑佳季。
哈尔滨中西合璧的城市风貌,粗犷豪放的北方民族风情,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令人流连忘返,一年一度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冰灯游园会、冰雪大世界等大型活动显示了哈尔滨深厚的文化底蕴。哈尔滨极地馆、防洪纪念塔、文庙、极乐寺、圣索非亚教堂、俄罗斯风情的中央大街、萧红故居等文物古迹和东北林园、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原始森林等500余处人文自然景观,与哈尔滨周边的镜泊湖、五大连池、扎龙自然保护区一起构成了中国北方别具一格的特色旅游地,凭藉这些优势,哈尔滨市1998年被国家旅游局评选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哈尔滨素来有着“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的美名。市内建筑中西合壁,格调鲜明。人文历史悠久,不仅荟萃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且是中西文化结合的名城。庄严雄伟的圣索菲亚教堂,神秘气氛笼罩的尼古拉教堂,造型奇巧的俄罗斯木屋,典雅别致的歌特式楼宇,欧式建筑的中央大街,雅洁明快的建筑色调,灯红酒绿、繁华如锦的都市风貌,一年一度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冰雪节”国际冰雕雪塑比赛,以及“国际经贸洽谈会”,处处折射出“东方莫斯科”的独特魅力。
哈尔滨防洪纪念塔
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是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57年特大洪水”于1958年10月1日建成的。它由前苏联设计师巴吉斯·兹耶列夫和哈工大第二代建筑师李光耀共同设计,塔址由时任哈尔滨市市长吕其恩确定。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一年一度的哈尔滨冰雪节,在每年一月五日开幕,这是中国第一个以冰雪为内容而组织的国际性节庆活动。每年的哈尔滨冰雪节都举办大型的冬泳比赛,场面非常壮观。 届时,游人可以到哈尔滨市一睹冰灯、雪雕的美景,欣赏冰雪文艺晚会,还可以参加很多冰雪娱乐项目。哈尔滨冰灯和雪雕艺术已成为世界冰雪艺术的三大奇葩之一。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始创于1999年,是由哈尔滨市政府为迎接千年庆典神州世纪游活动,充分发挥哈尔滨的冰雪资源优势,进一步开拓构思,而隆重推出规模空前的超大型冰雪艺术精品工程。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向世人展示了北方名城哈尔滨冰雪文化和冰雪旅游的独特魅力。每年冬季来此游玩的国内外游人络绎不绝。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外以冰雪为主题的超大型娱乐工程。美国NationalGeographic国家地理,日本NHK,韩国SBS等频道都有专题报道。
哈尔滨之夏音乐会 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简称“哈夏会”),国家级音乐盛会,每届于隔年的8月6日至15日举行,历时10天。 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是酷爱高雅艺术的哈尔滨人的独创,规模盛大,群星荟萃,已成为音乐艺术家的摇篮。 现在已升华为地方传统音乐节,也成为中国传统的音乐盛会,中国“三大音乐会”之一,并由此奠定了哈尔滨音乐名城的地位。2010年,哈尔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认定为“音乐之都”。 2009年7月,哈尔滨太阳岛被联合国授予“联合国人居环境奖”是亚洲唯一获此殊荣的岛屿型公园。
亚布力滑雪场
亚布力滑雪度假区,是由风车山庄、国家体委,交通山庄,大青山滑雪场、通信山庄电力山庄,云鼎山庄、好汉泊雪场,以及农家院共同组成,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尚志市境内,距哈尔滨193公里,距牡丹江市120公里。最高峰海拔1374.8米,这里的极端最低气温是-44℃,平均气温-10℃,积雪期为170天,滑雪期近150天,每年的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下旬是这里的最佳滑雪期。亚布力滑雪场的设施常完善,共有11根初、中、高级滑雪道,它的高山滑雪道是亚洲最长的。滑雪场内还有长达5公里的环形越野雪道及雪地摩托、雪橇专用道,设有3条吊椅索道、3条拖牵索道及1条提把式索道。雪场还拥有多台造雪机、压雪机、雪上摩托车等现代滑雪场机械设备;雪道设有多条吊椅式和牵引索道,滑雪者可以从任何一处乘索道,不需要脱掉雪板,滑遍场内全部雪道。
哈尔滨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初称“中国大街”。1925年改称“中央大街”,后来发展成为哈尔滨市最繁华商业街。大街北起松花江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全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并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市级保护建筑13栋,是国内罕见的一条建筑艺术长廊。它是目前亚洲最大最长的步行街之一。步行街环境优美,井然有序。以其独特的欧陆风情、鳞次栉比的精品商厦、花团锦簇的休闲小区、异彩纷呈的文化生活,成为哈尔滨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国第一座电影院——伊留继昂电影院曾创建于中央大街和道里区西十二道街交叉口。是由俄籍建筑设计师、犹太人潘·瓦·科勃采夫1905年创建的。1986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将中央大街步行街确定为保护街路。
哈尔滨城市建筑
哈尔滨的城市建筑在中国各大城市中尤其别具风韵。不仅有林林总总的欧式建筑,也有十分传统的中国古典建筑,改革开放以来,又兴建了若干现代建筑,使这个城市呈现出中西合壁的建筑风格。 凡是初到哈尔滨的游人,均有置身在建筑博物馆的感觉。漫步在中央大街,你会看到用方石铺成的这条百年老街两旁,一座座哥特式、巴洛克式、拜占庭式、折衷主义、新艺术运动、法国先锋派和后现代等各种风格的建筑,在向您诉说着历史。 乘车市区,哈尔滨工程大学(原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文庙、友谊宫、力学研究所、第三中学等雕梁画栋、红墙碧瓦的中国传统式建筑,也时常会映入你的眼帘。哈尔滨的建筑,象一个个凝固的音符,有欧洲中世纪的浪漫,有中国古典的典雅,也有现代的奔放。
圣•索菲亚教堂
圣·索菲亚教堂始建于1907年3月,原为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的随军教堂。同年,由俄国茶商出资,在随军教堂的基础上重新修建成全木制结构教堂。1932年重建,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教堂,以其精美的建筑艺术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享誉中外。教堂巍峨壮美,具有浓郁的异国情调,成为哈尔滨市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她历尽风雨,饱经风霜,是沙俄入侵东北的历史见证和重要遗迹。 哈尔滨市政府市级一类保护建筑,国务院第四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新疆大街25号的原731部队本部大楼,经过重新修缮,已作为基本陈列对外开放。总面积1500平方米,15个展厅,这里以大量的图证、物证、实证,控诉了侵华日军731部队的血腥罪行。
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塔
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塔——龙塔,隶属于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局,其塔高336米,是目前世界第二、亚洲第一高钢塔。龙塔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风景区。它是一座集旅游观光、餐饮娱乐、广告传播、无线通讯、环境气象监测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塔。
奇花异草搭出五感园
第六届哈尔滨园艺节在哈尔滨现代农业示范区开幕。记者走进园艺节主展区哈尔滨现代农业示范区,提前探密农业园里的高新技术和特色风光。 沙漠玫瑰、象腿树、面包树……百余种奇花异草搭出了一个别具特色的室内观光休闲体验温室。温室里“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各种新奇植物令人目不暇接。园区技术员肖珩表示,观光温室集中展示了数字农业、垂直农业、无土栽培技术、太阳能植物工厂技术、休闲养生农业、蔬菜树技术等现代农业技术,以及具有较强观赏性的寒带、温带、热带地区的150多种园艺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