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故事(苏格拉底的故事)
-
-
类目:知识大全
-
联系人:
-
微信号:
-
Q Q 号:
-
手机号:
-
浏览量:
333
【商户信息】
【货源详情】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古希腊三贤”和西方哲学的奠基人。苏格拉底一生都在探索。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古希腊三贤”和西方哲学的奠基人。苏格拉底一生不断探索真理,善于辞令,常常让那些自以为学识浅薄的人大吃一惊。他在广大年轻人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但不幸的是,他因煽动年轻人和侮辱雅典神而被保守的贵族判处死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的建议,请求他求饶,出去逃跑,并以一颗慷慨的心死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削弱雅典法律的权威,也因为他担心逃亡后雅典没有好的导师来教育人。
以下是苏格拉底的七个故事。
一、苹果的香味
学生问苏格拉底如何坚持真理。苏格拉底,我们坐下。他拿着一个苹果,慢慢走过每个学生的座位。他边走边说:“请注意空气中的气味。”
然后,他回到讲台上,举起苹果,左右摇晃,问道:“有同学闻到苹果的味道吗?一个学生举手站起来回答:“我闻到了,是香味!”苏格拉底又问,“还有哪个学生闻到了?“同学们,你们看着我,我看着你们,但他们都沉默了。苏格拉底又一次捧着苹果在北京的办公楼装修,慢慢走过每个学生的座位。他边走边告诉他:“请集中精神,仔细闻闻空气。"
回到站台后,他又问:“你闻到苹果味了吗?”这一次,大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停顿一下,苏格拉底第三次走到学生中间,让每个学生闻闻苹果。回到站台后,他又问:“同学们,你们闻到苹果味了吗?”他话音刚落,除了一个学生,所有的学生都举起了手。没举手的学生看了看四周,赶紧举手。他的态度引起一阵笑声。苏格拉底也笑了:“你闻到了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香味!”
苏格拉底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他举起苹果,慢慢地说:“可惜这是假苹果,一点味道都没有。”
二、寻找幸福
一群学生在到处寻找快乐,但他们遇到了许多麻烦、担忧和痛苦。他们问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老师,幸福在哪里?”苏格拉底说:“请先帮我造一艘船!”暂时,这群学生抛开了寻找快乐,找到了造船工具。花了7749天锯下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掏空它的心,造了一只独木舟。当独木舟下水时,他们邀请苏格拉底上船,一起划水,一起唱歌。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太高兴了!”
苏格拉底说:“幸福就是这样。当你忙得没有明确的目标去照顾别人时,它往往会突然造访。”
第三,坚持的力量
有一天,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问苏格拉底,如何成为像苏格拉底一样学识渊博的学者。苏格拉底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今天,我们只做最简单最容易的事。每个人都尽可能地向前伸出手臂,然后尽可能地向后伸出。”苏格拉底演示过一次,说:“从今天开始,我们一天要做300次。我们能做到吗?”同学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情有什么办不到的?一个月后,苏格拉底问学生:“哪些学生坚持?”教室里百分之九十的学生举起了手。
一年后,苏格拉底又问学生:“请告诉我,哪些学生用最简单的握手方式走到了今天?”这时,整个教室只有一个学生举手了。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著名哲学家的柏拉图。
第四,道德混乱
有一次,苏格拉底来到市场,他抓住一个路人说:
“大家都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是什么是道德呢?”
那人回答说:“忠诚和诚实,不欺骗别人,才是道德。”
苏格拉底问:“但是为什么我们的将军在与敌人作战时,会千方百计欺骗敌人呢?”
“欺骗敌人是道德的,欺骗自己的人民是不道德的。”苏格拉底反驳说:“当我军被敌人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军对士兵撒谎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都在奋力突围。结果,突破真的成功了。这种欺骗不道德吗?”
那人说:“那是出于战争中的无奈,在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
苏格拉底又问:“如果你的儿子病了,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骗他说,这不是药,是美味的食物。这不道德吗?”
该男子不得不承认:“这种欺骗也是合乎道德的。”
苏格拉底不满意,又问:“不说谎是道德的,欺骗也可以说是道德的。也就是说,道德不能用欺骗与否来解释。到底是什么意思?请告诉我!”
那人想了一会,说:“不懂道德,就做不到。如果你懂道德,你就能做到。”
苏格拉底这才满意地笑起来,拉着那个人的手说:“您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弄明白一个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我衷心地感谢您!”
五、监狱里学新歌
苏格拉底坐牢时,听见隔壁牢房里有个新来的犯人在哼歌,那是一首新歌,他以前从未听过。苏格拉底急忙请求唱歌的狱友教他那首新歌。
监牢里的人都知道苏格拉底是死囚,行刑日期迫近。听了他的请求,唱歌的囚犯很吃惊:“您不知道自己马上就要被处决了吗?”
“我当然知道。”苏格拉底轻松地回答。
“那您为什么还要学新歌呢?”狱友不解地问。
这位伟人回答说:“这样我死的时候就多会一首歌。”
六、苏格拉底与哲学家尤戴莫斯辩论的故事
苏格拉底生前经常和人辩论。在辩论中,他也常常通过问答的形式,使对方纠正或者放弃原来的错误观念,并使人产生新的思想。
古希腊的另一位哲学家尤戴莫斯和苏格拉底讨论,像欺骗、偷窃之类的正义性问题。
苏:“如果在作战时欺骗敌人,怎么样呢?”
尤:“这是正义的。不过我说的是我们的朋友。”
苏:“如果一个将领看到他的军队士气消沉,就欺骗他们说,援军就要来了,因此制止了士气的消沉。我们应该把这种欺骗放在哪一边呢?”
尤:“我看应该放在正义的一边。”
苏:“又如一个孩子需要服药而不肯服。父亲就骗他,把药当做饭给他吃了。而由于用了这欺骗的方法竟使孩子恢复了健康。这种欺骗的行为又应该放在哪一边呢?”
尤:“我看应该放在正义的一边。”
苏:“又如一个人因为朋友情绪沮丧,怕他自杀,把他的剑一类的东西偷去或拿去。这种行为应该放在哪一边呢?”
尤:“当然,也应放在同一边。”
苏:“就是说,就连对于朋友也不应该在什么时候都坦率行事的?”
尤:“的确不是。如果你准许的话,我宁愿收回我已经说过的。”
苏格拉底通过巧妙设问,终于使对方的认识有了转变,取得了论辩的胜利。
七、苏格拉底的悖论法的故事
公元前399年,一向为雅典的民主、法治而自豪的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却对雅典当时的劣质民主政治发表了猛烈批评,在他70岁那年被政府逮捕。尽管有见识的公民都为苏格拉底鸣不平,但被政府煽动起来的狂热暴民,仍以法律的名义判处苏格拉底死刑。
临刑的前一夜,老朋友克力来探监,告诉他狱卒已经用钱收买,要他马上越狱、看到苏格拉底沉默不语,深知苏格拉底的老朋友慷慨陈辞:雅典的法律既然没有公平正义,你何必还要遵守它的法律。时间已经不多了,但苏格拉底仍在沉思。终于,他对朋友说:“难道逃狱就符合公平正义了吗?我一向维护‘法律至上’,难道因为我被判死刑,我就能对抗法律,就没有守法的义务了吗?如果人人都以自己的喜恶去利用法律,玩弄法律,甚至敌视法律,那法律必会土崩瓦解,我们所追求的社会正义也会彻底崩溃。”
苏格拉底发现,自己已经跌入了一个悖论的怪圈:越狱就违背了自己“法律至上”的信念:接受死刑则又与自己追求“法律公平”的信念相左。他就在这个悖论里思来想去,不能自拔。最终,他谢绝了朋友的好意,选择了死亡。于是,第二天傍晚,苏格拉底举起狱卒送来的毒酒,一饮而尽。
14年后,雅典人民悲痛地为苏格拉底平了反,对苏格拉底的悖论,他的学生们仍在继续思索,他的学生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反思祖师爷的命运悲剧后,在他的名著《政治学》里对苏格拉底的悖论作出了解答:真正的法治应有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本身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这也成为后世每一个法治国家奉为经典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