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役黄册的内容是什么?-明朝为什么要推行赋役黄册?-

2021-07-28 23:43:29  浏览:405  作者:管理员
  • 赋役黄册的内容是什么?-明朝为什么要推行赋役黄册?-

  • 【商户信息】

  • 类目:知识大全


  • 联系人:


  • 微信号:

  • Q Q 号:

  • 手机号:

  • 浏览量:

    405


【货源详情】


税收黄皮书的内容是什么?明朝为什么要推行《赋税与服务黄皮书》?

《税收与劳务黄皮书》,又称《明黄皮书》,是明代国家为验证户口、收税和服务而制作的户口版本。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政府在胡蝶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皇叔制度。《黄书》以户为单位,详细记录了农村渗透情况、姓名、年龄、固定口、土地、财产,并按职业划分户籍,主要分为平民、士兵、工匠三类。下面有趣的历史系列会给你详细介绍。让我们看看!

黄皮书制度是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人口登记制度。建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下令进行全国人口普查。洪武十四年,实行李嘉制度。在此基础上,根据其职业,全国人口主要分为三类:平民、士兵和工匠。以户为单位,每户应列出乡贯、姓名、年龄、住所、资产等。并一一登记。

因为一本书送到户部,封面是黄纸做的,所以叫黄皮书。根据规定,每10年出版一本黄皮书,每本4册,分别报中央户政部门和省、政府、县有关机构。

除了普通的公务员,还有儒者、医家和阴阳家。除了一般供应兵役的军属,还有上尉、力士、弓和兵。工匠,注册为工匠,并承诺成为工匠、厨师、裁缝、马、船等。为了政府。另一个熔炉注册为盐生产商。黄皮书的编纂程序是,政府仍然将户口本分发给所有住户,并每年上报,而地方官员核实其固定住所、土地和资产的变化,逐年积累的材料作为10年内制作黄皮书的依据。

历史来源

《税收与服务黄皮书》字面意思是《税收与服务黄皮书》。税收和服务统称为税收和服务。税收是指统治阶级通过强制手段征收的实物和货币;徭役是指历代统治者强迫的无偿劳动,包括兵役、强迫役、杂役等。最初,周王室和诸侯定期招募士兵、武器、服装等。从尚书,称他们为傅;对农产品征税或出租。

春秋末期,国家逐渐从田里收税,赋税也逐渐混合。秦汉以来,一直是按田、按人、按户籍征税。明代中期采用鞭笞,而清代雍正的土地税则具体为土地税,对盐、铁、茶、酒、商、卒、契约的征收统称为征或杂税。

晚清时期,习惯上以税作为各种税种的总称。起初,傅包括服兵役。秦汉以后,赋是指由户征收的税,徭役是单独征收的。傅和服务有明显的区别。按照秦朝的规定,从22岁开始,每年一月都有一个人去各县各县服兵役,叫耿羿,在中央机关服役一年的叫朱正,在村边待了一年的叫朱寿。汉代也采用了这种制度,民夫可以代发工资,称为更夫。

从那以后,出现了各种苛刻的徭役。即使在非战争年代,也招募了几十万人修建城市、开凿河流、修建宫殿、改造园林,使田地荒芜,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历史黄皮书

黄皮书一式四份送户部,布政司、府、县各存一份。因为送到户部的小册子是黄纸做的,所以叫“黄皮书”或“户口黄皮书”

评论区

共0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