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疫情之后 无人服务将会成为主流吗

2021-02-14 20:24:53  浏览:465  作者:管理员
  • 这场疫情之后 无人服务将会成为主流吗

  • 【商户信息】

  • 类目:电商运营


  • 联系人:


  • 微信号:

  • Q Q 号:

  • 手机号:

  • 浏览量:

    465


【货源详情】


这场疫情之后 无人服务将会成为主流吗 在这个不同的春节,大多数朋友都会尽量呆在家里,所以外卖和快递成为了许多人从外面接收材料的最重要的渠道。但在这个特殊时期,曾经“希望外卖兄弟能送到嘴边”的用户,在第一时间下单前,都注明了“非接触式送达”,或者主动标注“只需放在物业前台/门口即可”。

至于那些非要出去逛超市的朋友,他们也在尽量避免和别人接触,甚至有一个笑话说北欧之间的距离是排队排的。几乎一夜之间,消费者开始希望周围的超市、酒店等场所能够瞬间升级到“无人值守”,提供高效率、零接触的相应服务。

但是如果我们现在说我们确实有机会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享受某种程度的“无人”服务呢?

纵观这两年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趋势,不难发现,从很小的时候,先行者就尝试过无人超市、无人酒店、无人配送服务。早在2016年,亚马逊就宣布推出革命性的线下实体店亚马逊Go。在国内市场,包括阿里巴巴和JD.COM在内的许多企业也开始尝试无人收银系统或有自己特色的相关商店。

早在2017年淘宝创造节,阿里巴巴就推出了无人零售“淘咖啡”。确认身份和授权后,用户可以直接在商店购买商品,离开后,传感器会自动扫描商品编码并计算金额,通过人脸识别确认身份后扣钱。其实此后演变的无人便利店和超市都类似于“咖啡淘”,只是从顾客的角度来说体验和传统便利店没有太大区别。唯一的区别在于把代码扫描进商店,独立结账。

但这种看似高科技的“无人超市”模式,在实际运营中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智能。在传统的装车和码垛环节,还是需要人工操作,所以有网友开玩笑说,所谓的“无人”其实只是减少了导购员和收银员,但在其他环节,和传统超市没什么区别。

最初的新鲜感过去后,无人超市扫码入店的尴尬规则和自助结账给消费者带来的负担,也让他们遇到了“叫好卖不好”的困境。号称能724小时营业,人工成本低,容易规模化复制的无人超市“郭斌盒子”,最后因为温度高而匆匆忙忙。至于其他无人超市或者无人便利店,没有消息。

另一方面,充满科技感的无人配送环节也遇到类似的体验。

最近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引进配送机器人、安在医院配送物资的消息想必很多朋友都知道了。这两个不知疲倦、日夜无休、无病毒的机器人无疑为医院节省了很多工作压力。据《广州日报》报道,还有4个天生无毒的配送机器人,即将奔赴武汉。

然而,可能很少有人还记得,早在2018年,美团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王会文就在无人配送开放平台发布会上展示了自己研发的无人配送车“小包”。当时声称配备了精确定位和地图数据模块,并优化了传感器配置,使其在室内外场景下更灵活地执行外卖配送任务。根据美团当时公布的时间表,该区的大规模运营本可以在2019年实现。

其实我们不妨设想一下,按照美团的原计划,武汉等城市、医院、社区应该都有这些白色的“小包”在跑来跑去。但是在现实中,无人配送机器人受到技术的限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能够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即使在环境相对单一的医院,实际上也没有大面积投入。

去年,曾在加州伯克利大学穿行的来自网络名人的无人送餐车凯维机器人(Kiwibot)也被指控为“遥控车”(remote control car),该车实际上是在哥伦比亚远程操作的,其运营商也承认,在遇到复杂路况时,确实需要工作人员的远程协助。如果校园内的路况对于这些无人配送机器人来说足够“复杂”的话,那么这些配送机器人要处理更庞大数据的城市街道就更加困难了。

但是技术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更新,只要市场能给这些“无人”的服务机会去实践。

在我们正在经历的疫情之前,无人超市拥有的机会几乎“很少”。早在2018年10月,《南方都市报》就有报道称“郭斌盒子等创业公司因高温关闭门店”,GOGO小超在成都关闭了两家门店,而知名行业品牌“欧尚1分钟”也放缓了扩张步伐。在整个无人超市行业,“无论是创业团队获得的风险资本量,还是开店速度,都在明显下降”。

然而,本应于2019年在BLACKPINK亮相的配送机器人,在人力配送资源充足的情况下,未能在技术上取得进一步突破。在上个月举行的CES展会上,美团推出的电动无人配送原型车——法雷奥eDeliver4U依然只能在区内进行小规模测试,时速12公里,预计交付时间半小时,也勾画出了该车在实际服务中的范围和效率。而且不仅是美团,亚马逊的无人送货机器人Scout,还有菜鸟末的无人车,这些送货机器人现阶段各方面还是需要人工支持的。

据部分业内人士分析,在无人零售、无人配送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消费者能否接受。在过去,新鲜感过去之后,消费者显然更愿意维持从小接受到的“有人”服务。但是疫情过后,大家对“无人化”的接受度是否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届时“无人化”行业是否会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注:文/君,微信官方号:生活(ID: IT-3ELife),本文为作者独立见解,不代表88源网立场。

评论区

共0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