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翻2.5倍 “三文鱼事件”如何助攻生鲜电商?
-
-
类目:电商运营
-
联系人:
-
微信号:
-
Q Q 号:
-
手机号:
-
浏览量:
600
【商户信息】
【货源详情】
订单翻2.5倍 “三文鱼事件”如何助攻生鲜电商? 【一邦动力消息】由于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切割进口三文鱼案板上检测到SARS-CoV-2,北京疫情突然发生变化。
在这个炎热的六月,该市展开了一项超过200万人的大规模调查。与此同时,各大超市和多点Dmall、每日优鲜、丁咚杂货购物等生鲜电商平台反应迅速,开始紧急脱三文鱼,有的开始加“原产地直接生产”的标志。
一夜之间,普通人避开了三文鱼和进口海鲜,开始担心食材的安全:新发地的市场关闭了,哪里可以安全的买到食物?生鲜平台上的“直接挖掘产地”不靠谱吗?
短短几日订单量翻了2.5倍
“北京市场食材短缺,很多消费者会选择生鲜平台购物。这几天每天推出2000多吨果蔬,订单量达到平时的2.5倍。一个明显的变化是,每日新鲜标准化蔬菜订单占近50%,比之前的20%增加了一倍多。”多点Dmall合伙人刘桂海对一邦动力说。
据了解,北京市场多点Dmall供应的水果、蔬菜、肉类和家禽主要来自物美和麦德龙,大部分来自直接生产;每天的鲜肉、鸡蛋、牛奶都是厂家直接供应,80%的蔬菜水果来自产地;丁咚买食物。所有水产品和肉类都是直接收集的,不从新发地等批发市场购买。
根据日常优秀生鲜产品,直接开采效率更高,大型超市和生鲜电商会在产地直接开采。买菜负责人告诉亿邦电力,坚持在生产区直采主要是基于三个考虑:一是农业中间链过长,效率低下,影响农民积极性;第二,生鲜行业讲究时间维度的概念,只有产地才能提供最好的食材;第三,生鲜进入产地后,会有效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避免好货无好价。
益邦动力发现,很多水果、蔬菜、肉类在多点APP中都被标注为“直接从产地收割”。对此,刘桂海表示,平日多标注一些特色产区的水果,很少强调蔬菜的产地。对于消费者来说,河北、山东或者黑龙江的白菜和土豆可能差别不大。相对来说,蔬菜不像水果那样在行业内形成口碑,所以消费者对其关注度较低。但这次“三文鱼事件”客观上促进了消费者对蔬菜产地的关注,是否从产地直接供货,在未来将变得重要。
那么,原产地直接开采的流程是怎样的呢?刘桂海表示,供应链成熟的平台主要采用四种方式进行直接挖掘:
第一,平台已经和当地农民达成协议“买就买”,把整个地区变成自己的大规模生产区。在这种情况下,平台会对果蔬的品种和类型做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当地农民从选种、育苗、施肥到果蔬成熟的全过程都会遵循平台的要求,使生产出来的产品符合平台规范。
第二,平台与当地农民有长期固定的合作,不干预果蔬生长,更注重最终检验检疫。也就是说,农民的产品也可以卖给别人,平台可以根据自己的规格选择符合要求的产品。
第三,平台在生产区设立固定的收购站,站内工作人员按照统一的规范和要求对整个生产区的收购进行筛选,然后通过统一的运输和交付方式交付到平台仓库。
第四,季节性非固定合作的直接开采。比如荔枝,榴莲等。只有几个月,不同产地的品种和成熟度也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平台将以“买方制”去国内外产区进行大规模直接开采。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有些类别的商品直接开采后不需要直接上市,而是部分存放在产地附近的冷链仓库或大型生鲜仓储中心。“像苹果和梨一样,成熟的季节固定在几个月内,但大家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为什么?其实我们也是在产地进行直采,但是入库之后,我们会按照月份陆续开始到店,保证每年给消费者的供应量。”刘桂海说。
购买肉类的方式不同于水果和蔬菜。刘桂海说,肉类不强调产地的概念,而是来自哪个加工厂。“因为无论是肉类分割还是加工,国家都要求相关单位有资质,这不是所有单位都能做到的,这和种菜有很大区别。电商平台卖的肉是标准化的,这次事件对多点肉供销影响不大。”
如何让大家吃得放心?
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最近,水果和蔬菜也是受欢迎的类别。那么,如何保证平台直接收获的果蔬安全呢?
据了解,一般来说,平台从种植环节开始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产地将设立农产品检测实验室,工作人员将对购买的水果和蔬菜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当果蔬到达仓库时,将再次进行测试,以确保安全的产品被分发到商店。
每日生鲜告诉亿邦动力,该平台已建立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网络,300多名买家团队深入全球产区挑选优质生鲜食品,果蔬占比80%。新鲜食品在储存前应进行感官、糖分和硬度检查。与此同时,实验室质量控制还将加快采样,以快速检测农药残留、兽药和禁用添加剂残留。一旦测试不合格,货物将被拒收。
具体来说,每日优鲜食品协会首先严格审查供应商资质,要求法人身份证、食品经营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等多项资质确认商家身份,保证渠道可靠。同时也会深入基地视察工厂。在商品资质方面,设置了生产许可证、检验报告、通关、卫生检验、无公害、有机证书、体系认证等15个检查站,检查产品是否合规,杜绝来源不明、无第三方检验证书的假冒伪劣产品。
经批准的供应商交付的货物将在运输和到货检验中接受多次审查。外包装严重挤压变形,外标签脱落,未按规定使用冷藏车或冷藏车,导致温度不合格等。现场质量控制将做出拒收处理。同时,如水果和蔬菜
达大仓时出现任何破损,如腐烂、裂口、变色、枝干等,或甜度等理化指标不符合品控要求,也会被拒收。此外,现场品控还会对分选、分拨环节进行全程监控,以进一步保障出库商品品质。每日优鲜对食材取样进行核酸检测
对于安全的把控,叮咚买菜所采取的工序流程与每日优鲜类似。据叮咚买菜公关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叮咚买菜对生鲜产品严格遵守品控“7+1”流程,从生产、采购、分选中心、加工过程、前置仓、巡检、分拣等各环节进行全方位品控。
“举例来说,我们是自建检测实验室,确保所有上线生鲜产品至少经过3道安全检测,包括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金属含量等多项检测。在各城市的果蔬总仓每天都会进行果蔬农残检测,一旦发现抑制率超标的直接拒收,水产方面也有独立实验室正常运作检测。另外,每周会统计出一周内扣分异常的供应商,请到总仓约谈室进行约谈并给限期改善,期限到达时,改善不达标的供应商,直接取消供应商资格。”
生鲜平台保证商品安全性的同时,消费者有时依旧会有溯源的需求。刘桂海表示,能否进行全流程的溯源主要取决于平台是硬性要求还是软性要求。例如,多点Dmall正在合作的麦德龙就有麦咨达可追溯体系,这对供应商来说上传整个供应链信息就是硬性要求。
据悉,麦德龙的麦咨达可追溯系统于2007年建立,采用食品安全国际标准,通过监测完整的供应链,可以做到全程信息透明化。顾客只需扫描麦咨达产品外包装上的追溯码,就能清楚知道从企业、产品、加工厂、原产地、检测与物流等六类信息。
“三文鱼事件”后的行业反思
虽说此次“三文鱼事件”属于偶发,不过对整个生鲜行业的影响并不小。
生鲜供应链管理与社区团购系统技术服务提供商蔬东坡的创始人容柏清认为,这次事件加速了整个生鲜配送、生鲜电商市场,以及批发市场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进程,对于整个国民食品安全体制的建设是有促进意义的。“过去很多年,大家对于‘吃’这个事情更多关注点在于前端零售环节,忽视了后端供应链体系的建设。老话常说追本溯源、治病除根,想要杜绝类似事件发生,农产品流通规范化、标准化、可溯源等几个方面才是最核心的。”容柏清谈道。
刘桂海也持同样的态度。他指出,接下来会有三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至少北京的生鲜零售企业会在供应链建设和直采直供上加大力度,并重新思考自营和联营的模式问题;
第二,消费者对蔬果产品的追溯意识会变得更强,企业因此会加强数字化保证对流通环节的掌控;
第三,国家会更重视生鲜等民生用品的供应,生鲜行业也会继续推动全国物流、冷链体系的建设。
每日优鲜合伙人兼CFO王珺表示,从用户侧、商品侧、业态侧的发展趋势来看,有三个值得关注的深远变化。
首先,疫情让到家的需求进一步得到验证。以前的存量用户可能有些购买的品类和频次还没有完全沉淀,但经过疫情,大家的态度有了较为明显的转变。一旦线上平台成为一个用户30%甚至50%的“口袋深度”提供方时,基本上就开始取代线下业态了。很多成熟的用户更成熟了,还有很多过去不成熟的用户逐步变成熟了、粘性高了。
“结果上我们就能看到,疫情让用户一次购买的种类变多,一站式购物让用户未来更多地沉淀在这个平台。比如一些年轻用户以前只在每日优鲜买水果,现在开始买肉买菜、买米面粮油了。”
其次,生鲜电商会获得更多的用户,要求商品供应链的标准化进一步提升。过去的60后、70后有很多消费行为是沉淀在线下超市中的,疫情之后他们的态度有所转变,电商平台以及某些线上能力强的大型商超,商品规格更加标准化,品控标准也很强。消费会持续向生鲜电商转移。另外,新的品类正在催生,比如快手美食、半成品菜、成品菜等。
“整个社会对于食品的安全、标准化、方便化的需求会进一步的提升,安全、标准方便的提升会让整个供应链从过去的菜场、夫妻店向大卖场过渡,从毛菜、散装菜向标准化盒装菜过渡,我们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趋势。美国的生鲜行业供应链,也是在疫情之后,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开始出现变化。”
最后,业态侧来看,线上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倒逼线下连锁零售商也开始投入线上化。这样会让线下更快地吐出份额,整个线上生鲜零售会加速发展,直接跃至两年后的状态。
“我们认为,5年后,全国的生鲜电商份额会占到20%以上,头部城市肯定在30%以上。同时,线下的份额也开始往龙头商超渗透,整个生鲜零售行业会跑出来一个第一梯队,可能有一部分是以线下龙头商超加上线上化服务为主的,有些会是我们这种纯线上的前置仓连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