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品牌 为什么到线下就懵圈?-B2C
-
-
类目:电商运营
-
联系人:
-
微信号:
-
Q Q 号:
-
手机号:
-
浏览量:
518
【商户信息】
【货源详情】
网红品牌 为什么到线下就懵圈?-B2C 相信在过去的两年里,创新消费品牌的崛起会被很多人看到。随着资本的增加、电商的拥戴、用户的话题、最前沿的创新,许多创业品牌成为业界话题的焦点。
新的流通过去也报道过数十个品牌,我们坚定地认为,只要有“创新”,就值得报道,更多的业界人士会看到。不管是同事之间的学习,还是促进上下游的合作,都很有价值和意义。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企业具有绝对的领导能力。相反,这些创新型消费者品牌往往处于聚光灯下,实际经营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华丽。(大卫亚设,北方执行部队)。
在互联网圈,业界通常用“三段论”谈论企业经营。0到1,1到10,10到100之间。在我的理解中,0 ~ 1,核心因素是创新。范畴的创新,产品的创新,或者场景的创新。只要创业者在某个时间点进行创新,满足当前新的消费需求,正确把握一个问题,企业从0到1完成并不困难。
不少创新消费品牌,短则一年,长则三年,完成0 ~ 1阶段的跨越。供应稳定,产品成熟,有固定的用户群,可以实现1亿的体量。
但是随着进入1 ~ 10个阶段,即1 ~ 10亿个阶段,很多创新消费品牌基本上在这里停滞不前。不是产品本身不好,也不是营销不好,而是作为食品领域,实际下是真正的市场,实际下是难以啃的骨头。
如果只有一个项目,网上1-5亿的销售量,基本上被认为是类别的头部品牌,50%的市长/市场空间基本都被吃光了。要想完成5亿到10亿,线下进军是必然的选择。但实际上,进入线下时,发现网上和线下完全是两种商业形式,市场扩张频繁受阻。
-01-
革新消费品牌到了第一线,脸就全蒙了。
此前,在8月末准备中国快消品大赛的同时,邀请嘉宾的时候,也在与几个创新品牌的业界朋友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创新消费品牌在网上玩得非常微妙,但一旦进入离线状态,就完全懵了。
资源丰富的品牌可以快速进入箱底、永辉、沃尔玛、家庭等连锁零售渠道。资源稍有不足的品牌,没有线下经验的创业者,甚至不太清楚箱话、永辉的合作方式,找不到背后的供应商,不知道怎么进去。
对线下“梦想”的创新消费品牌为线下部署招募了销售监督,但往往不到两个月就撤退了。不知道销售的人直接挖了一线品牌的销售高管,成为了合作伙伴。但是新品牌和著名品牌的打法逻辑千差万别,背景不同,资源也不同,不会散开。
最终不得不,不能离线玩,重新回到网上,突破单一类别的天花板,开始扩张产品线,继续在网上转圈。这也是路径,但不管怎样,最终还是要走线以下。食品饮料领域的创业离不开离线。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认为核心是认知偏差。
-02-
缺乏去线下市场的敬畏之心
认知偏差是什么?
不久前,a1零食研究所创始人朱东平老师对网红品牌进行了线下进军,进行了深入交流。具有20年传统餐饮业经验的他,2016年成立了创新消费品牌A1零食研究所,我认为他的答案和理解可以给大家带来启发。
周说,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创新型消费者品牌的企业家。很多人来自互联网,与传统事业相比,经常在骨子里“优越”。我更有先进性。我革命你们,推翻你们,带着这种心态,他们眼里有很多传统的经销商。很low,做的是商品的运输。(大卫亚设,北上广深)。
心高气傲,以为在网上成为了名单top1,所以成功了。当然,走线也能做好。但事实上,离线完全是另一个商业生态,有很多规则。价格、规格、包装等。再次,没有充分考虑渠道合作伙伴的毛利空间,经销商不愿意合作。这是第一个问题,本质上是对线下市场缺乏敬畏感。
第二个问题是,没有真正深入一线,无法感知市场的体温。对市场的了解,对需求的了解仅限于他周围的社区。周围的朋友都在用iphone,我认为全中国人都在用iphone。周围的朋友都在吃健康食品,我认为全中国人在减肥。
过去我们谈的是消费升级,后来提出了消费分层。是的。今天你的产品在箱底卖得很好,但放在隔壁传统卖场几乎卖不动。(大卫亚设,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剧),)我们面临的市场不是单一市场,而是多元化、分层的市场。
各频道后有消费生态,各城市后有消费生态。一线二线城市的消费与三四线城市截然不同。绝对不能以我们个人的认识来理解整个市场。
第三个问题是组织的一致。朱思璋坦言,拥有网络基因的人很多,但具备离线能力的人不够。如果初期没有这样的人,整个企业就不具备离线基因,后期被招募,经常更换,不能再等了。因为整个企业资源都在网上提供,所以很难离线获得资源,没有资源就没有枪支弹药,当然也没有好的业绩,越来越疏远。
不了解线下市场,缺乏敬畏感,幼稚的人手里没有资源,是现在很多创新消费品牌进入线下进军的困境。(另一方面)。
-03-
成为“诚实的人”,回到4P本身。
作为传统快消业从业者出身,入职初期就被注入,对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市场一定要谈4P。相反,目前的创新消费品牌在互联网的生存土壤下,谈论着运营、流量、用户、转换等问题。
本身没有错,在网上谈论这些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为了做更多的生意,品牌离线时请遵守离线规则。(大卫亚设,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成功)线下物理生意不在网上,没那么大,成为“老实人”,耕种所有市场,耕种所有渠道
,善待每一位经销商伙伴。1. “普适”产品
如果单从产品本身来说,这本就是创新消费品牌的强项,没有什么好挑刺的,产品与消费需求的匹配,没问题。但除了需求外,在线下“价格”是一个关键指标。为什么这么说?在线上,通过互联网可以精准地触达目标消费者,不仅仅是有需求的消费者,更是有购买能力的消费者。
然而,在线下,面对更为广泛的市场,往往无法精准地触达消费者。考量购买力的指标,最恰当的方式,便是行业的平均水平。
以一瓶气泡水为例,主流价格是5元。你是更好的产品,暂且不论是否有品牌溢价,卖6、7元可以理解,但如果卖到10元、12元。不好意思,即使你把产品吹上天,大多数消费者都会离你而去。
再从另一个维度看,线下的市场,核心的载体是静态的货架。不像互联网,你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向消费者传达你的产品到底好在哪里,但在线下静态的货架,靠的只能是产品的外包装,你的品牌也是藉藉无名。
想要在线下市场获得更多的生意,把价格打下来,是最关键的一件事。当然,回归到创新消费品牌定位本身,如果你做的产品本身就是满足一小部分高净值群体,通过线上电商或线下某一两个场景,完全没问题。你想要什么很重要。但如果要从5亿做到10亿,仅靠一个单品,满足一小部分人,很难。
用a1零食研究所周总的话来说,“价格跟规模的金字塔永远摆在那里,你每提高一块钱,你的消费群体就会缩小一部分,每降低一块钱,你的消费群体就会扩大一部分。你要清楚自己到底是要在哪一个市场里去打!”
2. “尊重”渠道
在线上,创新消费品牌可以直连消费者,与消费者沟通,与消费者对话,通过对消费者的洞察,选择匹配的平台。因此,我们在线上,谈的最多的是“运营”,运营的对象是消费者。
但在线下,绝大多数情况,除自建零售外,快消品牌很难与消费者做到单线联系,更别说双向沟通了。在线下,通过渠道将商品摆放到离消费者最近的地方,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商品分销”。
如何说服零售门店愿意进你的商品?可能很多创业者心里想,我是网红品牌,这么有流量的品牌,连进盒马鲜生这样的渠道,都没有收我的条码费,你一个500㎡的社区超市,还问我要陈列费,还嫌毛利空间不够......
对不起,对一个社区超市老板来说,即使你是再大的网红品牌,只要你不是可口可乐,主动权永远在我。说服零售门店进你的商品,不是简简单单靠你是网红品牌、你产品不错就可以的。合理的利润是基本门槛,客情关系也是关键要素。
在线下,一件商品从各地的经销商,到分销商,再到零售门店,最终到消费者手中,这道链条历经30年洗礼,要相信存在即是合理。尊重线下的商业规则,给予经销商合理的利润,描绘市场的操作打法,让渠道伙伴将你的商品卖到更多地方。
3. 理解“动销”
尊重渠道,是解决分销进店的问题。理解动销,是解决进店后被消费者买走的问题。消费为什么要买你的商品,而不是其他人的商品。
你说我的品质更好?但消费者怎么了解到的。你说我在线上卖到top1,小红书、抖音里都有种草广告。但不好意思,按照漏斗模型来看:第一消费者不一定记得;第二即使记得,一个普通150㎡的社区超市,四五组货架上,1500个SKU,消费者不一定能看到;第三即使看到,但你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是同品,还有可能非同品,正在打折促销,或者在产品上绑了小挂件,消费者被吸引走了。
过去我们一直说,快消品的属性是“同质化、低关心度、即时性消费”,在线下市场产品是基本,但不是唯一。
有了这样的认知心态后,我们再看“动销”。作为互联网创业者们,非常关注ROI,关注品效合一,投了多少钱,回本多少,立马可看,这在互联网上再常见不过。
但走到了线下,今天你投了10万,可能连一个水花都看不到,短期看不到效果。此时,你投还是不投,投了可能还是没水花,不投肯定没销量。这就非常考验一个人对市场的操盘能力。
针对一个新品,在一个区域市场的动销,很多时候我们要做“看不见”的前置性投入,推头陈列,割箱陈列,海报张贴,试吃体验,瓶体挂标......
在线下的动销,本质不是产品的卖点有多好,有多匹配当时的消费场景。而是如何吸引消费者,让消费者关注到我,让消费者觉得此时此刻需要你。在线下静态货架上的动销方法,完全跟线上不一样。
回到主题,对于一个创新消费品牌,当完成了0到1,开始考虑线下时,请抱着敬畏之心布局线下。请走出去到流通社区小店看看,去批发市场看看,去三四线城市的卖场看看,真实的市场是什么!
注:文/袁来,公众号:刘老师新营销(ID:liuchunxiong1964),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88货源网立场。
想要接收最新资讯,寻找商机,欢迎进群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