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 高瓴操刀:一笔340亿PE收购案诞生!
-
-
类目:电商运营
-
联系人:
-
微信号:
-
Q Q 号:
-
手机号:
-
浏览量:
414
【商户信息】
【货源详情】
又一笔经典海外并购诞生。
昨晚(3月25日),飞利浦正式官宣,将其家用电器业务出售给高瓴资本,交易金额约为37亿欧元,再加上品牌授权预估净现值约为7亿欧元,计入总交易价值后合计约为44亿欧元,折合人民币近340亿元。
至此,这一笔重磅并购案终于告一段落。历时一年多,飞利浦终于如愿剥离其家电业务,高瓴也最终从一众竞争者中杀出,成为最后大赢家。在此之前,这笔交易吸引了PAI Partners、阿波罗、CVC等国际PE巨头的参与,厮杀激烈。
这是继百丽国际、普洛斯、格力电器之后,高瓴主导的又一大手笔并购交易。2017年,高瓴以531亿港元入主百丽,操刀了一个经典并购案例;两年后,高瓴再次斥资417亿元拿下格力电器,缔造了PE参与国企混改的里程碑事件。一次次大手笔背后,为何都是高瓴?
01
昨晚,又一重磅并购诞生:
高瓴斥资340亿,拿下飞利浦家电
高瓴又出手了。
3月25日晚,飞利浦宣布已签署协议,将其家用电器业务出售给知名投资公司高瓴,交易金额约为3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85亿元人民币),预计将于2021年第三季度末完成。受此消息影响,飞利浦美东时间25日开盘见涨,总市值超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00亿元)。
更多的交易细节流出。投资界了解到,在此次交易中,飞利浦将与家用电器通过独家全球品牌授权协议,许可家用电器继续使用飞利浦品牌及其旗下特定家用电器产品之品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制造、品牌营销和市场销售,授权期限15年,并可视条件延长。据悉,该品牌授权预估净现值约为7亿欧元,计入总交易价值后合计约为44亿欧元,折合人民币近340亿元。
创立于1891年,飞利浦是荷兰的一家老牌企业,至今已有超百年历史。飞利浦以制造电灯泡起家,经历时代变迁以及一直以来的跨界布局,其在厨房、咖啡、服装护理和家用护理电器的头部领域占得一席之位。2020年相关业务的销售额为22亿欧元。
这是一场十分激烈的博弈。2020年初,飞利浦开始谋求出售家电业务,最初吸引来了包括PAI Partners、阿波罗、CVC等数家大型美国和欧洲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竞标队列中还出现了高瓴、九阳、TCL、美的等中国PE巨头和家电企业的身影。
当中过程一波三折。2020年12月,飞利浦方面曾表示:中国和欧洲的战略参与者和私募基金,对于飞利浦的家电业务表现出浓厚兴趣。公司已向有关方面发出资料备忘录。分拆过程正在进行中,飞利浦同时保留所有潜在选择,包括私下出售或IPO。
圣诞节前,飞利浦家电业务如约进行第一轮竞标,但面对约30亿欧元的叫价一度犹豫了。随后的2021年1月,飞利浦再邀请高瓴、TCL提交了第二轮报价。据悉,在这一轮中,TCL选择了与中信资本合作联合报价。
时隔两个月,谜底终于揭晓——高瓴拿下了飞利浦的家电业务,最终交易额还比最初盛传的30亿欧元多了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4亿元)。对此,高瓴创始人张磊表示:“我们期待与飞利浦携手拓展新市场,在全球寻找更多成长机会。我们与飞利浦的使命一致,即为全球消费者带来高质量的产品和健康美好的生活。”
飞利浦全球首席执行官Frans van Houten透露:“该交易完成后,飞利浦未来的重点是扩大我们在健康科技方面的领导地位,并进一步转型为一家健康服务公司,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医疗保健服务。”
为何选择高瓴?飞利浦家用电器首席执行官Henk de Jong表示:“我相信,凭借高瓴在电子商务、供应链和数字化领域的深厚积累和专业认知,我们将继续为消费者的家庭生活带来有意义的创新。我们期待着与高瓴的合作,在未来寻找更多的增长机会。”
92
缔造百丽、格力等经典并购案
他们为何都选择高瓴?
在这之前,高瓴已经在中国并购史上留下赫赫战绩。
2017年7月,一场无论是在消费零售行业还是私募市场,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交易完成——高瓴鼎晖主导,百丽以531亿港元的价格挥别港交所,其中高瓴以57.6%股权成为其新任控股股东。这笔史无前例的私有化交易震惊了投资圈,堪称中国并购史册的一例典范。
彼时,百丽几乎站在悬崖边上,在大多数投资方眼里,这家公司发展前景萧条无望。然而仅仅两年时间,百丽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这家昔日鞋业大王一度日薄西山,后又东山再起,高瓴做了什么?投资界了解到,在入主百丽后,高瓴便携手百丽启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探索,“我们有超过120名高瓴数字化投后赋能团队的员工,进入百丽工作。”张磊曾透露。
这种并无先例的探索,恰恰大幅度改善了百丽的渠道、会员管理,提高流动资产效率,并减低了库存。得益于线下渠道的优化、以及全渠道的打通,百丽实现全渠道连年增长,在双十一实现全渠道连年增长:2018年,线上同比增长63%,线下增长18%;2019年,线上同比增长43%,线下增长26%;并在2020年双十一中上演了一场真正的逆袭。
随着百丽的涅槃重生,这笔传奇并购也已经成为高瓴“哑铃理论”的一次经典实践。在张磊看来,以“深度赋能”(Deep Value Creation)为媒介,在帮助企业家在实现产业价值的同时,也将创造巨大社会价值,这是高瓴的“第二哑铃战略”。
这样的理论也在之后的普洛斯并购案中又一次得到应证。2018年1月22日,普洛斯宣布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退市,这笔由高瓴参与的私有化交易金额达到790亿元人民币,成为迄今亚洲历史上最大的私募股权并购案例。双方携手后,高瓴发挥长期投资的基因优势,陪伴并支持普洛斯积极拥抱变化。现在,普洛斯已经是全球物流地产领域翘楚。
而格力电器是高瓴的另一大手笔,也是中国PE史上经典一役。2019年10月,格力电器股权转让事宜在历经了8个月的争夺之后,最终花落高瓴资本。这桩涉资417亿元的大买卖,成为PE参与国企混改的里程碑事件。
近年来,高瓴国际化的步伐加快,不仅是“走出去”,还能“引进来”,积极引入了众多海外品牌和成功企业。当中代表案例包括:2015年初,高瓴与全美综合排名第一的梅奥诊所共同成立惠每医疗集团;2019年,高瓴收购了苏格兰罗曼湖集团,这是中国资本第一次收购英国一家拥有数百年历史的传统威士忌酿酒企业。
回过头来看,16岁的高瓴走上了一条中国创投同行还没走过的路——Total Capital,即全阶段投资策略,全产业、全阶段、产业赋能投资。这段时间以来,高瓴的种种举动正体现了这种打法,不但横跨了一、二级市场,同时也覆盖早期、VC、PE、Buyout等不同阶段,这在国内非常罕见。
03
Buyout时代正在来临
张磊:有两样东西让我格外振奋
为何每次大手笔背后都是高瓴?张磊曾坦诚分享,“在从事投资的历程中,有两样东西让我格外振奋”:
其一,在产业重塑和经济发展的浪潮中不断丰富价值投资的内涵,从基本面研究发现价值,到洞察变化和趋势创造价值,思考人、生意、环境和组织,在跨区域、跨行业、跨阶段的投资中实现价值投资服务实体经济的新范式。
其二,在价值投资的不断定义中推动商业模式的创新、价值链效率的提升和产业的升级,用最复杂的案例来训练,在不同的情景和场域中,影响和推动产业的根本变革,与企业家、创业者一起持续不断地创造价值。
“正是这样的出发点,使我在一些重大的交易机会面前,敢于下重注,敢于和企业家、创业者一起,在产业的巨大不确定性面前,挖掘确定性的机会。”
如今的高瓴,已经成为市场的风向标。一笔笔重大交易背后,预示着Buyout(控股型并购)时代正在到来。
清科研究中心此前指出,相比于美国,中国本土Buyout基金数量和规模还远远不够,而随着越来越多行业升级、整合,中国本土并购基金未来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用清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倪正东的话来说,“中国其实还没有真正的黑石”。也就是说,属于中国的黑石正在崛起。
但国内所有Buyout案例都面临着一个相同的难题——投后的管理。历史上,大多数Buyout案例走向失败的原因都归咎于投后管理的失败。
这也是高瓴一直警惕的方面。多年来,高瓴与众多企业伙伴一起摸索出的一套“深度价值创造”(Deep Value Creation)模式(简称“DVC”):由高瓴专业的团队深入企业产业变革的一线,与企业携手通过创新驱动,重构价值链体系,形成新的生产力、生产效率、组织方式,重建企业的“动态护城河”,打造企业的长期发展价值。
投资界了解到,高瓴“DVC”模式背后是一支超过二百人、包括数字化、精益管理、组织人才等多个专业序列团队,是拿出真金白银与企业一起进行前沿创新的实践系统,是高瓴这一特有物种的独特能力系统,这已经不是一般意义的投后服务了。
回到此次交易,高瓴将如何操刀“改造”飞利浦,引人期待。假以时日,飞利浦家电会不会成为高瓴的下一个百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