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VC会实现全面垄断吗?

2022-04-23 15:53:30  浏览:339  作者:管理员
  • 头部VC会实现全面垄断吗?

  • 【商户信息】

  • 类目:电商运营


  • 联系人:


  • 微信号:

  • Q Q 号:

  • 手机号:

  • 浏览量:

    339


【货源详情】


投资行业,钱和资源可以向头部集中,价值发现的判断永远不会垄断。

这两年,经常会有一些VC行业的小伙伴离开行业,心灰意冷因为头部大基金的规模越来越大、钱越募越多,认为随着资源的集中,其它VC投资者机会越来越少。

这个事情也很困扰着我,从媒体的文章和投资圈内大多数的声音来看,投资群的钱是在向头部集中的,那么是不是我们这样的VC创业者就是逆行者?小投资机构就没有活路了?

对于基金管理人,绝对收益=基金规模*回报倍数*20%的Carry分成,影响绝对收益的两个变量是基金规模和回报倍数。无论大小基金,管理人的致富期望值是一样的:假设是期望10亿的绝对收益,如果管理5亿规模的基金就需要期望整个基金回报10倍达到50亿,如果50亿规模的基金就只需要期待整个基金回报1倍就能达到50亿。

这也是为什么绝大多数基金管理人都希望把基金规模做大,除了做大了就钱多了、可以参与的投资机会多了,还有就是做大了就可以懒点、不用靠辛苦拼搏更高倍数来博取大的绝对收益。

投资的本质是价值发现和判断。

关于“发现”:

对于“发现”,钱多、团队大、品牌响,应该会导致基金容易见到更多项目、从而发现更多好的投资项目。但是能发现到的项目都去投资么?显然不能,如果发现到的项目都去投资,就会投出很多不成功的项目,而极度摊低基金整体收益;见到项目就投资也会导致资本配置分散,即使出现超级独角兽也会占比较少而收益少。所以无论如何都需要对项目进行判断。

项目发现的触角可以分包,但是筛选和投资的判断能分包么?如果判断分包了,那么项目资源数量在各个分包单元那里也分化了(或者本来也是品牌下的单元独立),那么钱在分包单元的判断那里的效率会比独立的黑马基金更好么?

很多人会觉得头部大机构钱多人多,所以更容易看到投资机会,作为一个机构整体可能是的,但作为一个投资经理或者合伙人个人未必,因为好项目更多的来自于个人对于某个行业专业领域的深入研究或者个人的人脉关系,而且只有在深入研究的领域和熟悉的人脉中的创业者才更敢于做判断。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不需要在乎是否错过,而只需要在意抓到的是不是对的。如果对的比例增加、成功率增加是对基金收益最敏感的因素之一(关于这一点,之后会另外做文章分析论证,敬请关注),这样基金的绝对收益就会很高。

关于“判断”:

而涉及到“判断”,就必然会存在分歧;而要获取超额收益的判断(也就是超出平均值)就必然是与多数人相悖,完全不存在垄断和头部集中的可能性。很简单,因为一旦多数人都统一认知的判断、所有人都觉得这是正确的投资机会,那就没有办法存在超额收益;而风险投资的本质就是价值发现的超额收益。

我经常举的例子,一个赌桌上8个人赌大小,如果你跟其他7个人都一样买大,那你们就算都对了也赚不到大钱;而如果你一个人买大其他7个人都买小,你错了其他7个人吃你的肉;只有你跟其他7个人不一样且你对了,你才能赚到超额收益。这个简单的例子告诉我们,在判断超额收益上不存在头部集中和垄断,因为获取超额收益价值发现的判断天然反集中,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对于投资机会判断差异的极致对比就是二级市场——上市后的公开市场,那么对于股票投资的判断会头部集中吗?对于任何股票,在买卖成交的那一刻,买方和卖方相互道了一声“傻叉”,因为在这个价格上有多少人就会有多少卖所以才会成交。因为买卖投资那一刻就有50%的判断不一样,所以价值发现和判断永远无法垄断,至少永远有另外50%人不同意。

公开挂牌在那里,二级市场上那么多投资大佬也无法形成共识判断,更完全做不到所所有的上市公司交易价格都完全体现了该公司的潜在价值、没有被超额收益或者套利的机会了。

10个月前特斯拉的市值是500亿美金、8个月前市值2000亿美金、5个月前市值700亿美金、3个月前4000亿美金,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个实打实厉害的公司股价波动极值近10倍;去年,美团的股价从上市的一股70港币跌到了快40港币,然后不到一年的时间涨到250港币。别管哪个是对的,整个投资生涯有好公司一年赚的10倍的机会不多吧。

市场上永恒有被价值低估和没被发现的机会,而且市场上大部分的价值发现机会都是没被发现的;同时,每一个被惊呼“没想到啊”的独角兽,都跟随一匹成长起来的投资黑马。

所以投资行业,钱和资源可以向头部集中,价值发现的判断永远不会垄断。

评论区

共0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