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留言功能再升级!用户可互相回复留言

2022-04-22 18:18:30  浏览:332  作者:管理员
  • 公众号留言功能再升级!用户可互相回复留言

  • 【商户信息】

  • 类目:电商运营


  • 联系人:


  • 微信号:

  • Q Q 号:

  • 手机号:

  • 浏览量:

    332


【货源详情】


公众号评论区真能“盖楼”了,而且还是楼中楼!

今天上午消息,公众号文章留言功能再升级,用户之间可以互相回复留言了。

据了解,公众号作者可主动对单篇文章选择开启或关闭这项功能,未开启则显示“作者已设置其他人不能回复”。

需要注意的是,功能开启后,用户间的评论内容会自动上墙显示,不需要作者另外精选,回复内容对所有人可见,不过作者可以对不合适的留言进行删除或取消精选。

用户的留言被其他用户评论后,也会收到通知。

目前该功能尚在灰度测试,只有小范围的优质帐号参与体验。在公众号“槽边往事”的评论区,已经有网友在首条评论中盖起了300多层的楼中楼,总之气氛相当热闹,编辑部的小伙伴说有一种在“逛微博”的感觉。

早在去年4月,微信也升级过一次留言功能,公众号文章留言开始支持多轮回复,但仅支持用户和运营者的一对一多轮互动,且回复内容需运营者精选才能展示,精选超过3条会被折叠。

谈及这次的留言升级改版,不少同行感到兴奋,期待神评论的出现,毕竟有了“楼中楼中楼中楼”,遇到杠精可能会“杠出一栋高楼大厦”。

对于微信来说,留言功能的进一步升级肯定有利于促活和互动感的增强,以前聚集在同一篇公众号文章评论区的用户只能与作者沟通,或者隔空跟“楼上”打招呼,现在可以直接互动,这件事本身会带来很多可能性。

比如同好间的深度交流,公众号提供话题聚集地,对某一话题志同道合的网友通过互相留言的方式认识,甚至还有可能加好友,形成更紧密牢固的圈层。对于微信用户来说,其他微信用户的评论,从此成为了一个个“个人”的评论。

知名自媒体人六神磊磊也说:“这些年看留言发现一个很大的隐形需求就是婚介需求,都想互相认识,相亲什么的,这样一来可能部分需求可以满足了。”从此公众号评论区相亲,你敢想?

再比如不同观点之间的乱斗,同样是公众号提供话题舆论场,不同观点直接碰撞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当然可能也免不了喷子间血雨腥风的厮杀带来的大规模骂战,只要留言精选还没撤,就能一来一去“回嘴”到天明。

对于运营者来说,留言的丰富本身也会给内容带来更多可能性,不过至少目前来看,大家对于留言内容的管理还存在诸多顾虑。

一是舆论风险的把控,用户间的留言未经允许即可上墙,如果涉及到舆论风险,风险的承担者应该是公众号运营者还是留言的微信用户?尤其涉及到商务广告的内容,似乎基本上不太合适这项功能的开放。

二是留言信息对用户体验的影响,比如自媒体从业者阿威担心有“一大波乱七八糟的广告,比如以前经常出现的wifi涨粉”,这些用户间自动推送的留言,是否也会对用户本身带来干扰。

三是留言运营上的困难,对于大号来说,一篇公众号文章动辄几千条留言,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自媒体人毕导聊到:“本来就是几百几千条留言里选几十条,现在又来了一堆二阶留言,一方面得看二阶留言里有没有精彩有趣的,一方面还得控制留言区整体长度和观感,这事儿对编辑比较累。”

一位资深从业者也对此发表看法,他聊到,评论区“盖楼”的做法,其实在PC时代已经被市场检验过是行之有效的引流、增加用户时长的好方法,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当年的网易新闻,其评论区盖楼文化是当年互联网的一绝,很多人看网易新闻,不是奔着新闻信息本身去的,而是奔着评论区的“神评论”。

该从业者猜测,微信公众号之所以推出这项功能,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内容平台现在也在“内卷”,很多平台经过多年发展加上激烈竞争,流量已经到了瓶颈期。所以,微信公号通过评论区的“互评”盖楼这么一个精细化的更新迭代改进,我想肯定有助于强化用户体验,继而让用户停留时长等数据获得提升。

2.受制于各种原因,公号推文可能不能面面俱到或有难言之隐,有时候借力评论区的讨论,能实现非常好的“补位”。表面看,公号评论区实现网友互评是UGC(用户生成内容),更深层来看,它会跟公号推文形成互补效应,从而让用户阅读/观看体验更佳。

3.微信的体量太大了,像评论区盖楼这样一个轻微的变化,都会带来非常深远的影响。我想,这会给微信和公号运营者都带来审核工作量的增加,以及风险系数的增加,但这些加以时日都是可以解决的,从长远看也是值得的。

微信生态的核心是熟人社交,如果说朋友圈是一个熟人的广场,那么升级后的公众号评论区更像是一个陌生人的广场。

张小龙曾在2018年的演讲中提到,虽然朋友圈确实在社交方面很高效,但是在自我表达方面会很有压力。为了让用户可以比较勇敢地自我表达,当时微信的方法是“视频动态”,但并没能实现。熟人社会的语境对表达来说具有天然的压力,公域则不然。

微信视频号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部分自我表达,而且是视频形式的表达。评论区的升级也是在鼓励更多元的表达。

在今天部分参与内测账号的评论区,已经有网友在“坐等最右”,期待更多玩法的出现,比如之后公众号评论区会不会有@微信好友 近来互动的可能。

评论区

共0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