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团购到底是在提高效率 还是在抢夺饭碗?

2021-01-23 00:01:04  浏览:507  作者:管理员
  • 社区团购到底是在提高效率 还是在抢夺饭碗?

  • 【商户信息】

  • 类目:电商运营


  • 联系人:


  • 微信号:

  • Q Q 号:

  • 手机号:

  • 浏览量:

    507


【货源详情】


社区团购到底是在提高效率 还是在抢夺饭碗? 这两天,一个同学发了“受不了”的微信照片问我。尹总是怎么看?”问。

这幅画是火箭背景图,贴着一段文字。

口罩正在一步一步地使未来成为现实,国内互联网巨头正在忙于抢当地摊贩的饭碗。

显然,这是对最近火灾“社区共同购买”的讽刺,甚至批评。

这位同学知道我平时很忙他问“受不了”,肯定是因为真的很困惑,想听我的意见。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

不参加讨论可能是对这个主题的最大尊重。

因为一旦参与,不管采取什么立场,都有危险。不回复吧。但是没有回信,好像又失望了。

唉。得了吧。

我给你讲个故事

-1-

虽然他们没有做错什么。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卡车司机马尔科姆麦克莱恩。

这位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工人的主要工作是每天开着卡车在高速公路上走来走去。

每天早上早起,贪得无厌,还不赚钱。

为什么?

“陆路运输”作为国家经济的“运输成本”存在,因此效率不高。

一辆卡车能拖多少东西?

而且,如果没有几吨货物,就要和一个司机度过几天。油耗还很高。

所以这个行业不赚钱。

1953年的一天,麦克莱恩突然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陆运效率不高,但水运效率很高。装载量大,用人少,省油。

我运输货物时,可以全程不陆运吗?

把这些东西从有河或海的那段拉到更便宜的水道,然后在下一段换卡车去目的地,不是能提高效率吗?

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感谢这个“奇思妙想”。

为什么?下次再说吧。

首先,那么,这个想法到底可行吗?

在麦克莱恩有这种想法之前,水路运输主要依靠“山线”。

什么是山线?

是一袋东西,码头工人从一个码头搬到船上,堆积在船舱里和甲板上。运到另一个码头后,那个码头的工人又下船了。

山线解决不了麦克莱恩的问题。

这个码头的工人再强壮也不能背着卡车后面的大拖船。

我总不能把卡车开到码头给大家卸货,装船,到别的码头后再给大家卸货,然后再叫他们上车吧?

这需要更多的工人,费用更贵。

有多贵?

如果用这种方式运输,每吨啤酒的运费约为4美元。太贵了

决定性的时刻来了。

麦克莱恩是这样想的。“那就不能只有码头吗?码头工人不行吗?

可以直接用起重机从卡车上举起一个大铁箱,然后去下一个码头用起重机把卡车举起来吗?

这样卡车和轮船不是互相连接吗?工人们也没有珍惜吗?

你也许能听懂。这就是“容器”。

麦克莱恩的这个想法当时听起来很荒唐。

他被很多人嘲笑。

但是他坚持尝试。坚持尝试。坚持尝试。坚持尝试。

1956年,麦克莱恩终于成功地完成了集装箱的首次航行。

麦克莱恩这种卡车、集装箱、起重机、平板轮船的连接运输究竟能降低多少运输成本?

还记得那吨啤酒吗?

因为其运费由麦克莱恩的集装箱从4美元降至20美分,原来只有5%。

规模下降!

麦克莱恩的伟大发明标志着全球集装箱运输时代的到来。

过去每运100元的东西,费用就能达到25元。

如果100元的原材料运到中国需要25元,运输需要25元,你想过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吗?

50%的成本足以抵消中国劳动力的成本优势。

因为集装箱的关系,一部iphone从深圳蛇口运到韩国釜山,现在只需要3美分人民币!

这几乎可以无视,所以世界各国可以在各国之间运输、再加工或销售各种原材料、半成品、现货等。

这是中国制造的

如果没有集装箱,就可以说没有全球化。

如果没有集装箱,就没有中国制造也不为过。

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但是这个故事还有另一面。

那扛不住集装箱的码头工人们怎么样了?

没错。怎么样了?

他们顽强地抵抗。

面对他们再怎么背也背不动的集装箱、效率造成的失业,码头工人纷纷开始抵抗。

甚至还有因公有力的码头工人,暴力占领码头,愤怒地要求与船运公司协商的地方。

然后呢?还有最后怎么样了?

最后,船运公司承诺选择妥协,将部分利益分享给工人。

工人们认为我也不想干一辈子苦力。

还是拿点钱让自己的孩子好好读书,不要长大后成为自己。

这次风波才能平息。

在大变革的时代,我们对码头工人的处境感同身受。

谁也不想被取代。

但是,如果码头工人赢了,全世界的码头仍然无法想象码头工人会背东西,和所有的集装箱挂在一起。

车、平板货轮都被拒之门外,那么在那个平行宇宙里,中国因为全球化的这40年的崛起,也就同时灰飞烟灭了。

我在我的新书《商业简史》里写到这一段时,忍不住说:

如果拍成一部电影,你会不知道应该为胜利者欢呼,还是应该为淘汰者悲哀。他们什么都没做错。

但是,因为连接跨过了他们,就被伤害了。

这与他们是谁无关。

高效的商业模式和高效的商业模式之间,当然会有竞争关系。

但是高效的商业模式和低效的商业模式之间,不会有竞争,只会有“逐步取代”。

你觉得,这个故事如果真拍成一部电影,会是喜剧,还是悲剧?


—2 —

那么,社区团购呢?

那么,你觉得,社区团购呢?

社区团购的重要性,当然不能和集装箱相提并论。

但是,我给你讲集装箱的故事的原因,是因为社区团购和集装箱,有很多相似之处。

它们都因为善用科技,而提升了商业效率;也因为提升了商业效率,而可能改变底层职业结构。

有人说:

社区团购,不就是盯着几捆白菜,抢小商贩生意吗?这有什么科技?

如果你是这么想的,可能就对社区团购,有了先设的成见了。

社区团购的基本逻辑是“预售、次日达、自提”。

什么意思?我解释一下。

生鲜(蔬菜、水果、鱼虾等)最大的问题,是库存。

菜贩进货之前,并不知道今天能卖出多少。

进少了,万一生意好,就不够卖了。

进多了,万一生意差,生鲜蔬菜变质很快,就扔掉浪费了。

而这些浪费,最终都会加到菜价里。

这会导致什么结果?

这会导致的结果就是:

消费者买到的菜很贵,菜贩还挣不到钱,最后社会还承担了大量的浪费。

有没有办法,减少库存呢?

我在2016年就写了一篇文章,叫《小资本玩转生鲜电商》,在还没有“社区团购”这个概念的时候,就解析了这个模式的核心价值:去库存。

我在文章中,举过一个例子。

有机草莓,很好吃,但也很贵。要卖到60-70元/斤。

为什么?

是因为草莓一旦采摘,保鲜期只有1-2天,如果没有销售出去,就会损失惨重。

损失的部分,必须计入售价。

所以,成本只有10-20元/斤的草莓,卖到用户手里,就到了60-70元/斤。

这中间的差价,主要都是坏掉的,而不是你吃掉的草莓。

那怎么办?

预售。

“虫妈邻里团”众筹了一次草莓,共有2百多个家庭参与,包销了20个大棚的草莓。

因为是“预售”,农民的所有草莓,还没有种出来就全部卖光。

没有销售压力,也没有库存损耗,所以可以刨除损耗计提,实现价格优惠。

一个大棚大概能产出400斤草莓,平均每个家庭支付了798元,分到40斤。

最后,一斤草莓才20元。

消费者只付了1/3的钱,而农民却反而赚了更多的钱。

如何做到的?

这就是通过预售减小库存,带来的价值。

可是,我不能总是提前4个月买菜啊?我明天就想吃,怎么办呢?

这就是:次日达。

明天想吃什么?在群里接个龙,或者在app上下单。

下单之前,这些社区团购并没有备库存。

晚上收集需求发现,大家加在一起,要买25吨西红柿,40吨黄瓜,100吨小龙虾。

连夜从一级批发市场备货。

然后第二天,送到社区。

这就是次日达。

以前的菜场,需要“猜”用户喜欢吃什么,然后进货。这就导致了“猜不准”而带来的库存损耗。

猜什么?直接问不好吗。

你说吃什么,我就进什么。这样,几乎完全消灭了库存浪费。

可是,怎么送呢?

自提。

用外卖的方式送到你家很好。但是,万一家里没人呢?来回送几次,成本很高,而且菜也可能会坏了。

消费者是能接受自提的。顺路,拿一下。

而且因为不用深度派送,价格更低。

派送点如果是个便利店,还能给便利店引流。说不定还能顺便买串关东煮。

这就是“预售+次日达+自提”。

通过这三招,社区团购能让消费者买到更便宜的蔬菜,农民还更赚钱。

懂了。但这也不算是科技吧?

当然是。

要想做到每日“预售”,需要有一种能每日触达消费者的工具,收集需求。

居委会大妈敲门收集?打电话询问?

这都不现实。成本太高。

而互联网这项“科技”,用极低的成本,前一天晚上收集了海量的预售需求,通过高科技驱动的高效仓储和物流,第二天就会送达社区,真正发挥了这个模式的威力,让消费者受益。

理解了。可是,可是,那些菜贩怎么办呢?他们会和码头工人一样,消失吗?


—3 —

恐惧来源于未知

我们总是担心,科技的进步,会带来巨大的失业。

其实不只是社区团购。

即便是被拿来与社区团购作比较的伊隆·马斯克,他的自动驾驶技术,也可能会导致大量的卡车司机、出租车司机失业。

他的全自动化汽车生产线,更是导致工人失业。

美国汽车协会的人,在特斯拉门口举牌抗议:

特斯拉伤害工人,伤害家庭,伤害社区。为他们感到羞耻!

他本人甚至说过一句让人绝望的话:

未来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会失去工作。

你看,伊隆·马斯克,并不比社区团购好多少。

这在商业世界中,有一个专门的词:技术性失业(Technological Unemployment)。

但是,对技术性失业的担忧,并不是今天突然才有。

蒸汽机被发明以后,工业国家爆发了各种各样的工人暴动。工人们占领工厂,打砸机器。

为什么?

因为他们觉得,这些钢铁怪物抢占了他们的工作,让他们失业。

是不是像极了码头工人占领码头?

这样的戏码,一再上演。

但是,今天来看,蒸汽机和集装箱,不但没有消灭工作岗位,反而创造了更多的岗位。

2017年,《纽约客》的一张杂志封面刷屏了。

未来,是被人工智能武装的机器人,提着公文包,拿着咖啡和智能手机,奔波于上下班的路上。而人类,只能沿街乞讨。

这张封面,传递出巨大的担忧和恐惧。

这种恐惧,从未停止,也不可能停止。

但我们要知道,我们为什么会恐惧。

我们之所以恐惧,是因为未知。

对未来的未知,更是对规律的未知。

什么规律?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效率,是商业社会进步的唯一方向。

这就是规律。

只不过,这个“进步”,不会一蹴而就。

它分为三个步骤:

1. 初期。只会有少部分人受益。比如发明蒸汽机的瓦特,和发明电灯的爱迪生。这时,会有部分行业消失,社会不公平性会增加,贫富差距加大。

2. 中期。整个国家开始受益。消费者开始享受科技效率带来的,更低成本的商品,更便宜、更优质的服务。底层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3. 末期。全人类开始受益。那些远离科技创新的国家、民族,也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经济增长。全人类往前跨一大步。

互联网,就是科技。

互联网这项科技带来的效率革命,还没有结束。

今天,我们正处于这项变革的初期、和中期之间。

那我们此时应该做什么?

我们这时候要做的,也是唯一能做的,不是阻止这场科技革命,而是做好足够的准备,尽可能化解它带来的连带问题。

比如,作为国家,如何利用再分配的机制,让科技创新带来的好处,惠及更多人?

比如,作为公司,如何给员工提供更多的培训,帮助获得新技能,实现转型?

比如,作为个人,如何及早预见未来的改变,终身学习,适应这个高速变革的时代?

我们可以因为同情,而帮助;但无法因为恐惧,而阻止。


最后的话

最近,人造肉火了。

大家在畅想人造肉的各种好处。比如更健康。比如,减少因为饲养牛羊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你知道吗?

地球上相当比例的二氧化碳排放,是养殖的牛羊呼吸造成的。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真的有一天,巨型工厂可以人造肉了,大量的养殖农民就会失业吗?

等那一天到来的时候,你可能依然会看到,养殖农民占领工厂,打砸机器的新闻。

人们总以为自己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坏人。却不知道,自己被伤害,仅仅是因为科技优雅地跨过了他们。

这与他们是谁无关。

当你突然想撕心裂肺地呼喊,惊心动魄地反抗时,历史会按下静音键,然后继续前行。

适应变化,并且用最大的人文精神,帮助他人适应变化吧。而不是阻止变化。

共勉。

注:文/刘润,文章来源:刘润(公众号ID:runliu-pub),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88货源网立场。

评论区

共0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