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已启动上市程序 欲在美股或港股IPO
-
-
类目:电商运营
-
联系人:
-
微信号:
-
Q Q 号:
-
手机号:
-
浏览量:
599
【商户信息】
【货源详情】
知乎已启动上市程序 欲在美股或港股IPO 据“BT财经”独家来源称,正在填写IPO报告和上市申请书,目前已确定高盛、摩根斯坦利、瑞信等3个收购行为。上市地点可能在港股或美洲,尚未得到确认。
创始人为最大股东
据了解,2019年8月12日,4.5亿美元的F轮融资完成,此次融资由快手投资、百度、投资、腾讯和今天的资本现有投资者继续投入。
2011年获得李开复的第一轮天使轮投资后,连续完成了第六轮融资,投资者阵容相当豪华。启明投资、私募投资等知名资本进行了多轮投资,腾讯、百度等网络巨头也继续增援。
据调查股权渗透信息,目前最大股东以创始人为主要来源,持有约21.2%的股权。由创新工厂管理的基金北京创新方舟技术有限公司的股权比例约为18.1%。公司财富投资通过下属基金厦门思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约10.6%的股份。腾讯通过深圳市利通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持有约9.7%的股份。Sogou股份约为3.1%。
目前信息还没有显示快手和百度的股权比例。据《中国经营网》报道,“投资者张明浩认为,这一轮估值为35亿美元,新股票为12.4%”。考虑到百度F轮是投行,不能获得太多股票,最后一轮参与投资,进行高调宣传,战略合作的意义可能大于投资收益本身。现有投资者和投资被限制稀释他们的股权比例。
根据快手科学技术11月向港口提交的招股说明书,2019年快手上市实体投资总额为22.58亿韩元,加上企划调查提供的信息,快手2019年总共只有2次对外投资。其中,虾头APP收购总支出仅为500万韩元,其余22.53亿韩元(按当时的汇率约为3.2亿美元)。快手最终可以拥有约8.8%的知识。
Sogou现已成为腾讯的全资子公司,腾讯持有快手约20%的股份。渗透计算后,腾讯拥有约14%的股份,可以成为第三大股东。
目前,包括朱元在内的管理层持股比例应为35%左右,并享有对知识的实际控制权。但是,为了在今后的决策中避免分歧,管理层仍然需要在同一股设立拥有不同权利的公司结构。
BT财经得知上市准备消息后,采访了多名一级市长和投行人士。其中,Prospect Avenue Capital(PAC)基金创业合作伙伴廖明(Liao Ming)以前曾在摩根斯坦利(Morgan Stanley)工作,曾担任UBS北京一队,但香港已经有上市的阅读文本,标记也很清楚。
但是两家上市也各有缺点。
在美国上市的问题之一是,中介股面临恶劣的大环境,监管压力和舆论压力使中介股难以生存,前途不确定,Quora的实现进展缓慢,因此2019年的新融资评价比2017年只增加了3亿美元。Quora仍然是纯问答平台,知道业务会变得更加多元化,如果标记Quora,知道的其他业务的大概率会被忽略,可能会受到冷遇。同样,阅读文组是网络文学创作平台,似乎很难完全标记。(另一方面)。
所以到底是什么样的产品,为什么很难定义?这也要从知道的历史开始。
知乎十年
据了解,这个月刚刚过了10岁生日。
从成为前200名邀请注册用户基础的“小而美”知识共同体,到今年12月,已成长为拥有3.7亿注册用户、2.6亿多个问答的“大而杂”内容服务平台,可以看出垂直平台在被综合平台践踏的历史上能够保持增长,堪称第一代“破原”的例子。
/p>知乎这十年的发展不容易,看目前第二代"破圈者"B站遇到的困难就能略知一二--社区氛围被破坏、失去"调性"、流量激增带来的新用户和老用户之间的代际摩擦、盈利困难等,知乎全都经历过。
2013年知乎开放公众注册前,就因为初期受邀大V们高质量的专业问答而受到众多科技、互联网爱好者的追捧。开放注册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注册用户数量从40万增长至400万。
由于那时互联网普及率还不算高,且初期知乎的受众群体范围小,开放公众注册后进入知乎的早期用户,基本真的是"本科人均985、硕士美国Top 10、年薪百万不算高、刚下飞机诚谢邀",调性就是极客、高精尖。
然而,随着知乎上的优秀内容传播,知乎的知名度越来越大,用户体量不断扩张,用户的学历、收入、工作、视野、兴趣爱好和人生体验等差异化越来越明显,新老用户的冲突变得尖锐。
用户数量的增加丰富了知乎上内容的种类,同时也使得问答不再聚焦于科技、互联网等专业领域,更多吸引人们注意力的娱乐八卦、情感星座等问题出现。这一阶段,新用户看老用户不爽,老用户同样不满"入侵者"的"无知"和"低端","不要把知乎当百度知道"的抱怨不断出现。
在维护初始调性和牺牲内容质量换流量之间,知乎选择了后者。根据2014年经营范围的变更来看,当时知乎的主要盈利模式还只是广告投放,只有足够大的流量才能保证平台的存活。
现实证明知乎的选择是正确的。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无论平台靠广告还是内容提供者靠打赏,流量都是基础,知乎也因此比同时期的豆瓣、天涯、猫扑等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不过正如创始人周源在日后的采访中所说:"一个很小的圈子,你把它扩展到1000倍和一万倍的时候,它一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内容质量会严重下降)。"内容质量下降导致寻找优质内容的时间成本上升、优质回答受到关注下降,一些元老因此出走。
更大的威胁则来源于新竞争对手的出现。
知乎深陷"代际冲突"时,中国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也迎来高速发展期,垂直类网站衰落、微信公众号兴起、悟空问答微博问答等其他知识社区出现,资金实力更雄厚的竞争者重金挖走了上百名优质回答者。
知乎因选择了流量而享受到互联网普及红利,到2018年12月13日,知乎注册用户已达2.2亿,同比增长102%。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受欢迎的抖机灵式的回答,和越来越多的"刚编的故事"。
经过一段时间整治虚构故事类回答未果,知乎灵光一闪,找到了新的解决方案:既然创作者爱写,用户爱看,干脆鼓励扶持这类创作者,赚钱同时还能吸引流量。于是就有了网文作者收入超60万、付费会员数增长4倍的知乎。
最初上知乎看知识,后来上知乎看八卦,现在上知乎看小说。这恐怕是十年知乎主要用户群体的最佳写照。
知乎没有讲好故事
知乎从成立伊始就在做上市的准备。
2011年6月,疑似知乎境外上市主体的Zhihu Technology(HK)Limited(简称"知乎香港")在香港成立。2012年1月,知乎香港的全资境内子公司智者四海(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成立。2018年完成E轮融资后,知乎股东将所有股份质押给了智者四海,形成了典型的VIE架构。
但在股权质押后,知乎的上市计划搁置了。当时,有用户在知乎平台提出"知乎到底还能不能上市"的疑问,顺便提出了知乎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到现在还是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遗憾的是,知乎多年来几经尝试,几乎踏遍了风口,甚至入局招聘市场,2020年要结束了,却依然没有找到明确的盈利模式。
在探寻出路的过程中,知乎尝试过打赏、纸质出版物、电子出版物、付费问答"值乎"等知识付费模式,这种看似与知乎最契合的盈利模式,却因为用户增加导致知识氛围被逐渐冲淡而日渐乏力。
2018年6月,知乎打通书籍和Live业务,合并至新建的知识市场事业部,并将原有的"知识市场"业务升级为"知乎大学",尝试通过销售课程盈利,结果因为市场上竞品太多、知识付费效果受到质疑以及大V出走导致内容质量下降等原因,同样不温不火。
2018年底,经过组织架构调整和裁员风波后,知乎将盈利的希望转向会员体系和社交变现。2019年,知乎先后推出了"盐选会员"体系、类似微信朋友圈的"圈子"功能、直播和好物推荐。电子书、视频、课程等对会员免费,与网文扶持计划联动,为知乎吸纳了一批会员。
不过,目前用户对会员的反馈并不理想,持续变现能力不乐观。好物推荐、赞赏功能等需要达到一定等级才能使用,变现能力同样存疑。
目前,知乎变现的途径没有跑通,在转型和未来发展方面又遇到困难。
短视频时代来临,以B站为代表的视频知识传播平台崛起,知乎传统的长文+图片形式受到冲击。知乎在短视频和直播方面有过多次尝试,包括最后一轮选择与快手合作,很有可能也是看中了其在短视频和直播赛道的能力。今年开启的视频创作者招募计划以及内测上线视频创作工具,说明知乎又开始了新一轮进军视频赛道的尝试。
但是,有网友爆料称,知乎上的视频几乎都是别的平台搬运而来,有的甚至别的平台水印都还在。更有知乎网友直言:"为什么我要上知乎看快手?"
短视频赛道竞争非常激烈,知乎现在进入几乎没有优势。在集中力量发展视频和直播时,知乎与其原有的喜好深度长文的用户可能产生新一轮摩擦。这一次知乎能否像之前破圈时一样顺利度过,还不好说。
在知乎F轮融资落地后,速途研究院院长丁道师称:"当时看到知乎融到4.34亿美元,我被这个金额彻底震惊了,知乎的商业化一直做得不是很好,融到这么多钱,有高点了。"
得知知乎准备IPO的消息后,几家投行的经理在接受BT财经采访时,也都表示并不看好知乎此次上市的行为,因为并没有了解知乎有非常明确的盈利模式,而知乎未来的故事也没有让所有的投资人都接受。
知乎上有众多内容精彩、结构严谨的故事,它自己却没能讲好自己的那一个。上市是否会给知乎带来新的助力?对此,BT财经将持续关注。
注:文/初霁,文章来源:BT财经(公众号ID:btcjv1),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88货源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