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城市最后的守望者
-
-
类目:电商运营
-
联系人:
-
微信号:
-
Q Q 号:
-
手机号:
-
浏览量:
548
【商户信息】
【货源详情】
零售:城市最后的守望者一座座建筑,就像城市的掌纹。位置不变,却隐喻前世今生。
在中国,故宫是最有名的历史建筑。惊奇的是,建成600年后,他一个转身就成了商业网红。
《赢在选址》上,故宫呈一个商业POI小黄点,落于地图上的“北京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
正门南边的大路是长安街,沿线排列着东单、王府井、西单商圈。从整个东城区看,各类POI密度都很高。辖区内人口80万,平均居住人口密度约2万人/平方公里。
人口密度,是自古以来的商业密码,故宫周边也不例外。这里曾是帝国的核心。1420年,紫禁城建成。 这一年中国人口总数6000多万,GDP总量约占全世界的25%。
此后不间断的超级权力,带来了一个超级繁华的城市。 至1820年,中国GDP总量达历史高点,占到全世界的33%,人口增至近4亿。
遗憾的是,因为参与全球分工较晚,当时的中国并未成功转型出现代商业。200年后的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零售商业体量最大的国家。 截至2019年上半年,5万平方米以上已开业购物中心数量为3313多家 ,且仍以每年 超10%的速度增长 。
这样的爆发力,仅见于19世纪初的英国。当时它是世界上人口增长力最强的国家,也是全球产业分工的组织者。
1750-1850年代,世界人口从8亿增长到近11亿。而工业革命的策源地-英国更甚,100年间,人口翻了4倍,大城市居民平均收入提高了2倍。
密集人流中,消费需求爆发,城市中的每一座建筑都变成了有商业价值的POI。就这样,在工业革命后期,在英国的人口密度变迁中, 世界零售商业的概念诞生了。
谁创造了百货商店?
19世纪初,茫茫雾都,仍是一个让人“不敢呼吸”的城市。
农业在消失,煤炭在燃烧,英国工业化十足。尽管牛哄哄的绅士阶层迟迟不肯接纳新兴的商人和实业家,但购物无人能拒。
消费,是人类最容易获取填充物的途径,没有之一。
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人口迅速增加。大需求带动大生产,大生产带动大分配,于是现代产业分工,就这样在英国递次展开。零售业态从批发贸易中分离。
1813年,英国最早,也是 世界最早的百货公司——德本汉姆百货和夏菲尼高百货 成立。他们主要经营的商品都是服装。
工业革命,几乎一夜之间,让新生的美国成了英国工厂最主要棉花原料供应地。神奇的棉花把商业化的农业带到美国南方。奴隶用汗水浇灌的棉花在美国南部,快速向西移动。这个过程,比北方小麦西迁整整早了100年。
因大西洋棉花贸易,1840年,纽约变成了世界上经济最繁荣的城市之一。通讯、物流、金融……新商业群体崛起,会计制度、股份公司制度随之成长。
1849年, 美国第一家百货——马布尔纺织商店 诞生。而中国土地上最早的百货公司,则是1850年由英国人在香港建立的连卡佛。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制图/赢商网
上图中可看到,早期世界各地的零售百货,主要分布在英国及其殖民地。而其他国家的百货公司则大多诞生在19世纪最后50年。
其主要原因是,1786-1843年间,英国一直垄断着纺织技术且禁止出口纺织机器及蓝图。禁令取消后,纺织品才正式进入全球分工体系,并形成了一个横跨大西洋的棉花帝国。
以俄罗斯为例,禁令取消后,该国迅速建立了8家纺纱厂,并带动当地零售商业的发展。其中,最为中国熟知的是,一个名叫秋林的俄国人在1867年创建的秋林公司。
30多年后,这家公司在中国的哈尔滨建立了分公司。 秋林,因此成了中国境内最早的零售百货业态。
然而,大西洋的棉花贸易持续时间并不久。1861年,美国的精英群体因为“棉花的劳动力”问题而开战。“南北战争”的结局是旧的棉花全球体系崩坏,新秩序亟待重建。
而近代百年零售业的兴衰、迁徙,正以此为路标。大致逻辑路径:人口密度增加-消费需求提升-产业分工变细-专业技术产生-全球贸易-适合零售的商品-供应链-零售业态。
英俄故事,传向中国
因全球分工阶段性,亚洲包括中国的零售商业起步迟于欧美,但并不会缺席。
与消费需求、客流相关的仍是人口。人的聚合之间,本身就包含了一切自然、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
今天,打开NASA全球夜间灯光分布图。看到的是,中国地区最亮的是香港,其次华东。1840年代开始,香港商业一直处于亚洲领先位置。1841年,香港人口仅有7400人,至1847年发展至2.4万人。
开埠之初,香港土地被英国企业迅速瓜分:怡和洋行、林赛洋行、宝顺洋行、丹拿洋行占据港岛;黄埔船坞、九龙仓占据着九龙的核心地段。1850年,英国商人,在香港创立连卡佛,同时其他英资商人也在纷纷建立了英国式的零售店。
1850年代,中国华南地区爆发连串变乱,广州及附近城乡许多居民逃难至香港。5年间人口增长一倍。而至1876年,香港人口已发展到13.9万人,20年间增长了6倍。1900年人口达26.3万。1920年62.5万人。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制图/赢商网
1900年,在澳大利亚做生意的中国人马应彪,回到香港,创立了先施公司,即后来的 先施百货 。先施百货的slogan是:“香港大市场,环球货品庄,始创不二价,诚信名远扬。”
如果将中国近代商业比作一列高速行驶列车,先施便是那个火车头,留下了数个“首创”之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制图/赢商网
立足香港后,先施来了内地,首店落于广州长堤。随后,他与永安、大新、新新组团来到了 上海最繁华十里洋场——南京东路 。
在这里, 四大百货 争奇斗艳。永安在商场内首用日光灯管,新新是中国首家全部装空调的百货店,大新公司则成了首家试用自动手扶电梯的公司。
到了1936年,五家百货公司(四大百货+丽华百货) 上海营业额高达2674万元 ,超过700家中小规模零售商的总销售额(2000万元),百货彻底主导了上海零售圈。
同一时间,类似的商业故事也发生在了黑龙江。19世纪末,中国东北边陲,人迹罕至。
咸丰十年(1860年),政府正式开禁放垦,鼓励移民实边,以振兴关外经济。这期间,闯关东的人群大规模向黑龙江地区迁移,并与当地渔猎民族一起融合。
1896年,松花江流域的居民,发现俄罗斯人在沿江行进,所到之处进行细致的标记和绘图。最后,俄国这支考察队在田家烧锅处登岸,并在这里搭建了简易居所,这就是后来的哈尔滨。
1898年,中东铁路建设局选定哈尔滨为管理中心,同年铁路开始施工。之后,华俄道胜银行也在哈尔滨开设了分行。到了1899年,哈尔滨的俄罗斯、波兰、犹太、格鲁吉亚等移民已达1.4万人。
路通了,人来了,商业兴起了。1900年,秋林商行在哈尔滨成立。 今天,历百年沧桑,几经扩建,秋林韵味不减。
俄式战盔形穹顶,呈银灰色。白墙外立面,窄长双窗,间隔着科林斯式雕花壁柱。柱瓶花饰,暗绿店招,光影映衬着秋林昔日之繁华。
4公里外,尚志大街,哈尔滨新一百玻璃瓦亮,现代风钢筋水泥外墙,已不见70多前丸商百货踪影。哈一百,前身为日商经营的丸商百货店。1946年,闭门闲置的丸商,以“松花江第一商场”之名重出江湖 ,国营年代几经更名。
以秋林、先施为风向标,1949年前老百货们已在华夏大地上播下商业种子,随风旅行,蔓延生长。它们是拓荒者,有着一种难以掩饰的自豪感,有着商业的光荣与梦想。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制图/赢商网
新中国的零售探索
1949年,是中国零售商业史上的一个分水岭。此前,国内大百货公司瞄准的主流客群是官僚买办阶层,之后则是工农兵群众。
当年,北京的一份报纸,记录了这样的场景:
“解放前,北京王府井大街是一条很豪华的街道……但这一切都是为那些少数的官僚买办准备的,和广大的工农兵群众无关。解放以来却有了一个为广大市民所拥护的异常兴盛的百货商店——华北百货公司北京分公司……进进出出的人流,经常挤满门口。”
这种平和、有序的场景,让人欢欣鼓舞,但它不是当年中国商业的全貌。二战、内战结束不久,国内普遍存在的现实是生产停滞、商品匮乏,居民收入低下。华洋百货、杂货、批发……等各渠道囤积、哄抬现象严重。
为稳定国内物价,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政府加强了市场管理。1956年,国家对各级百货公司的发展做了指示,要求国内的每一个县都成立一家百货公司。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制图/赢商网
至1956年公私合营时,全国百货商场达到2803个。 对今天老一辈零售人来说,记忆中的大事有三件:
1955年,1.7万平方米的北京百货大楼建成;
1958年,中共中央批复确定,北京天桥百货为“全国第一面商业红旗”;
1977年,全国十大百货商店“学大庆”。
当时的十大百货,包括哈尔滨一百、北京百货大楼、北京东风市场、天津百货大楼、西安民生百货商店、上海第一百货商店、武汉商场、重庆百货商店、广州南方大厦百货商店、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店。
不同于今天,当时这些百货主要承担两种功能:一是,为消费者服务;二是,为生产企业服务。
那个年代,百货公司的价格政策是 “薄利多销” ,坚持了“产地低于销地,城市低于乡村,商业利润低于工业利润”的定价原则,且总利润不超过10%。
此外,当时中国零售业的客流结构,也与今天不同。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1950年代初,中国城市人口占比10.6%,仅0.58亿人生活在城市;至1957年城镇化率仅为154%。
事实上,中国绝大数人口、农业生产要素受到制度约束,不能自由转移。1958年开始实施的户籍制度限制人口迁移。少数人口迁移,也是为服务重工业发展目标和垦荒,流入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地。
欣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的补偿性生育高峰,为之后改革开放、经济增长提供了巨大的人口红利。可并不是每个老百货,都能将红利化为硬核销售额。
购物中心、新零售各类商业形态层出,城市在扩大,人潮在移动。 老百货们,步伐慢了。有些淹没在时间里,成了城市“边缘者”;但也有些换了副行头,再现繁华。
整个牌面上看,固守传统百货路数的那些玩家们,都渐渐被边缘了。而大部分老百货变身购物中心后,都闯出新赛道。穿越百年而来的东安市场,属于后一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制图/赢商网
东安市场 ,靠着东皇城,1903年开业,是北京王府井大街一座大型集贸市场。因“吉祥戏院”改造,1993年北京东安集团和新鸿基合资改扩建东安市场,后以“新东安市场”之名投入使用。
虽共享“王府井大街138号”这个门牌号,但大厦内南北两商场,有着不同主人。南侧北京东安市场,隶属王府井集团;北侧是新鸿基的北京apm,2008年翻新后重新开业。
赢商大数据显示,北京apm平均客流密度在4000人/万平方米,周边1公里范围内有7大竞品项目。高手如云的王府井商圈,apm终是摘下了年轻人“必逛商场”头衔 。
一个百年老字号,做着年轻人生意。时代感的反差萌,有趣碰撞。附着在APM身上的时代记忆,是属于它的专属IP。遇上一个擅长商场运营的伯乐,IP能量会倍数放大。
其实,老百货们都有这样的IP禀赋。遗憾的是,有些正沦为现代人打卡背景墙,离商业世界的主角儿越来越远。
那它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它们依旧是城市的守望者,贮存人们想要记住的东西:典型人物姓名、数字、商品与货柜的分类,开业的日期,宣传册与广告片段。
可要想继续守望着这座城、那群人,它们还需要一份运气,一个转折点。
注:文/赢商网,公众号:赢商网(ID:winshang),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88货源网立场。
*** 次数:152150 已用完,请联系开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