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底“打假群”1个月 我发现了他们不可告人的秘密
-
-
类目:电商运营
-
联系人:
-
微信号:
-
Q Q 号:
-
手机号:
-
浏览量:
546
【商户信息】
【货源详情】
卧底“打假群”1个月 我发现了他们不可告人的秘密
[亿国动力新闻]无论大厦多么华丽辉煌,都有隐秘的角落。
在刚刚结束的“新巴燕窝假事件”中,著名职业假王海与呼吁购买燕窝的消费者权益一起,通过微博发放工会权,鼓励受害消费者委托消费权,但门槛收取50%的赔偿金作为委托费和律师费用,并将假出发费设定为1000韩元。“亿国电力《独家揭秘 | 王海打假带货网红的幕后故事、逻辑与计划》”
如果王海的“公司化”假期是“每出党人”,那么这个月进入“万个街区”的散兵游英将更加千姿百态。社交平台QQ上有大量的职业假人,偶然被带到郡内的林正,发现了很多关于这个行业的“隐秘角落”。
对他们来说,在这种灰色地带游泳牟利是不可缺少的狡猾和阴险。带领军队打仗,孙子兵法上还剩多少是上策,韩信推崇背水一战,证明以少胜多也是对的,方法不同,目标一致,胜利。(威廉莎士比亚,温斯顿,战争)“假”等于战争,“假”等于敌军,“打假”等于“稳,狠”。
师傅带徒弟,赔偿五五分
“新人免费拿一张下来,得五五分。”
进入人群后,林静收到了这样的全部消息。在职业假圈子里,他们形成了“黑话”,甚至假君主把行业黑话整理成一群文件,供新入军的白人学习,文件的名字叫做“名词解释”。
例如,“上车”是指别人和你一起去度假。“车票”是指跟着别人上车,以给别人钱为好处。“先车后票”是指得到奖励后给予优惠。“小吃”是指仅在平台上要求“退款”。也就是说,只退款,不退货,不需要赔偿。
从军队内部刷屏的消息来看,这些职业造假者主要是抓住产品标签、宣传用语等“辫子”来看,向工商局、法院进行威胁,要求3倍或10倍的赔偿作为“封口费”,部分假冒者直接提出诉讼请求。
例如,购买了大量海上进口奶粉后,以“没有中文标签”为由提出了索赔。或者,商品详细页面包含“最大”、“100%”等限制语。另外,如果拿出某些健康食品检验证书,就会要求“某些成分含量超过国家推荐量”,“职业休假者要求的工资是商品总价格的10倍”。
在假组内,偶尔会有“假老人”发布这样的信息。
“两种补偿,下车600/800,车费50,自己本金9.5,100%下车,不下车,不退还车费和本金,最后下车后除以200。”
随后,队员们纷纷扣掉“1”。这意味着一起参加这个假期。
“师傅带徒弟”“故乡”是假圈最常见的和谐。
院内有携手的假事例才有资格成为师傅。军队里有大家都知道的“鄙视链”。得到赔偿的人是看不起墨汁的。赔偿1000元以上可以说是很大的赔偿。
“一般来说,师傅收徒弟是要收费的,我看到的是1888元一个人。”
师傅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得到“消息来源”(有问题的商品链接)。师傅发现“目标链接”时会通知他的弟子,偶尔会在同事QQ组共享“信息”。
“当时,我们只要看到一个产品在全国的销售量都上升了,那就糟糕了。肯定是他们(假人)买的。”不愿意提名的商家,例如。
有一次,某商场被某地级城市假冒过,几乎同时抢劫两笔赔偿金后,连该省的订单都不敢发,商家的态度是“不赚这笔钱不如不冒险”。
销售健康产品的刘方发现,虽然同一件商品同时遇到好几个人请假,但不会有同一个人在同一家店里多次请假的情况。“这应该是他们的行为准则。”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事诉讼法》、《产品质量法》是他们的初级教科书,有假群体提供的假成功案例分析、工商投诉举报模式、赔偿标准等。流传的说法是“如果彻底掌握这几部法律,基本上只要月入就不成问题”。”“。
林政是从假君主那里学到的假标准程序。也就是说,先和卖家谈谈,谈心,不要直接进入主题,慢慢地把法律知识告诉商家,同时给卖家时间让百度查询法律条款。直截了当地说,在聊天气氛极度紧张的时候,要依法要求赔偿。
“商家说要举报我怎么办?单击组合成员的一句话打破了假群众下午的安静,甚至还说了几句骂人的话。
根据林政,君主们当时是这样说的。“卖假申报不能立案,法院也不会受理。他(商场)说他报警了,你让他拍报警收据。”语气很确定。
后来不知道这个假结局怎么样,留给他的印象很明显。“假货其实是和商家的心理游戏战。”
“空手套白狼”的生意
刚入职的假新人经常感到焦虑,这时君主们总是像安慰一样。“最坏的情况也只是退款退货。””“。
大部分情况下,对“虚假颠覆”的担忧最终达不到“小成本,高收益率”的收益诱惑。
2韩元的商品,400韩元的补偿,500韩元的交换
元的本金撬动2000多元的封口费、下单2000块获赔1万多......经营医疗器械的商家余婷告诉亿邦,打假人也是有段位的,门槛最低的是打“极限词、虚假宣传、三无”,比如最XX、100%、第一、无正规授权等等,更高段位的是商品与描述不符、“成分含量超标/不足”等等。
上个月李慧的美妆新网店刚刚开张,就被两批打假人盯上。
她清楚地记得,开业的第二天就涌进来了大笔订单,结果48小时未能发货,直接赔付了商品总价格的5%给了顾客,“拿到钱,顾客就退单了”。
第二次是打假人直接在后台申请退款,理由是“虚假宣传”,打假人指出“抗菌消淤”是医疗用语并不能用于美妆产品的宣传。他直接留了个联系方式要求赔钱,不然就举报到工商局。”
据《招商早知道》报道,调包、篡改标签,伪造、变造证据,或者把不存在质量问题的“标注瑕疵”当作欺诈问题进行碰瓷,索取赔偿,这类情况也时有发生。
“成本太低了,揪商家的‘小辫子’只需要看个商品详情页,再用键盘打几个字,和商家扯几句,就拿到钱了。”
在商家们看来,职业打假人干的就是不劳而获的事情。
即使在初期与商家私下协商不顺利,职业打假人们告到工商部门、法院后,案件受理费最低仅需几块钱,大多数的县、镇法院的受理费也只是10元-50元不等。
“如果胜诉,这些费用都由商家来付。”
“他们用订单号找平台客服就能拿到卖家的个人信息,拿着这些就去法院起诉了,或者投诉到工商局了。”林正介绍,卖家收到法院传票后,基本上3-5天就会主动联系(打假人)。
大多数商家听说闹到法院或者工商去了,会被吓唬住。即使商家应诉,维权成本高也是商家们面临的现实问题。
“根据现有法律规定,打假人是在自己当地的法院提起诉讼,商家收到法院传票后,需要到起诉法院打官司,那些法院都是某个市、某个县里,我们公司法务五六个人每天都在全国各地打官司,一年有两三百起案子。”刘方说。
刘方经常遇到的情况是,打假人拿着几十年前的法律条文起诉他们,但实际上有更新的法规可以证明他们是合法合规的。往往职业打假人们是广撒网,碰运气打假,看哪个商家先怂先给钱。
刘方见识过最忙的打假人是,“一上午开7个庭,都是他告的商家。”有媒体报道称,不少职业打假人两年提起的行政诉讼案件已超过了600件。
他告诉亿邦:“他们还有各种流氓手段,你来了(法院),他们(打假人)就撤诉,过两天他们又起诉,一来二去,商家折腾不起。”
打假人们也深知这一点,他们告诉刚入行的新人们,“下单金额很重要,限度合适就行了,卖家来的话就需要考虑各种费用,还要担心能不能打赢官司。”因为,大多数商家的心理是,如果赔偿金额不大,也就赔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能打折的赔偿金”,是推动商家忍气吞声的一个重要原因。
根据商家们的说法,一般情况下,只要打假人要求协商,或者工商调解,都是可以还价的,最夸张的时候,能够在要价基础上打两三折,他(打假人)开口要几千块钱,最后可能就三四百块钱解决了。
余婷就曾遇到过,“开口要七八万,最后一万出头解决的。”在7、8年的创业生涯里,余婷遭遇过十多起打假,她说:“百分之八九十就是私了解决的”。
林正在打假群里也见到过,因“索赔2100元,磨蹭了1个星期,最后300元下车”而发牢骚的打假人。打假群里,师傅往往会教导打假新人:“别贪心,1万元的赔偿金‘吃’70%左右就行了。”
变味儿的职业打假
“以前一年被打假几百次,现在好多了,只有个位数了。”刘方回忆说:“2016年以前,只要他(打假人)去工商举报,大部分一举报他们就赢,最后我们赔钱,闹到法院去,法院也是支持职业打假人的。”
以浙江省为例,浙江省高院2015年发布的浙江法院《消费者权益保护白皮书》,2010年浙江省法院共受理各类消费者权益纠纷民事案才386件,2014年已达2735件。
可以作对比的是,2010年起诉淘宝、天猫等平台卖家的案件还只是零星出现,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均在100件以下,2014年达到190件。
刘方总结认为,职业打假人找的不是产品的麻烦,而是手机上(如商品描述)的麻烦、条规手续的麻烦。换句话说,“他们打的不是食品安全的问题,而是手续的问题,这应该由行政部门来监管的。”
上述白皮书也提到,大多数职业打假人们买到假货,不是第一时间向工商、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等单位反映或诉诸法律,而是向商家勒索,要其花钱买平安;有的多次买同一问题商品并分次起诉,试图获得多份惩罚性赔偿。
这一情况,在2016年前后开始扭转。
2016年国家工商总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明确将职业打假人排除在“消费者”之外,法院不再支持职业打假人的判例也开始出现了。
与此同时,电商平台一经发现恶意敲诈勒索的职业打假人账号后,也会对其做出限制登录、封禁异常账号等处罚措施。打假人们的经验是,“一个账号最多(打假)四次,就要被(平台)风控系统限制登录,如果是白号(新号),顶多2次。”
慢慢地,“打假风气就变了”,刘方说。
如今,为了应对依然少量存在的职业打假、敲诈勒索,商家们也根据经验总结出了一套应对办法:
一方面是预防打假,比如要求运营人员熟知新广告法,避免使用敏感、违规的描述词,或者商品到库后着重核对商品信息等。
“如果遇到高级打假人,他注意到了你、甚至厂家都不知道的方面,比如含量、成分问题,那就只能‘认命’,毕竟不可能要求所有人熟知一本几千页的药典。”刘方告诉亿邦。
另一方面是,疑似打假订单不发货,或发货后拦截。
如果一个订单的收货手机号为空号或无实名认证的新号、要求开发票、收货地址不详细,多为放快递柜或某某超市、购买数量或金额偏多,仓库和运营人员就会慎重起来,起码会去网站上查一下是不是打假人下的单。
据了解,在电商卖家们自发组建的“反恶联盟”网站上,收录了166万“恶人”信息,包括打假师、差评师、敲诈师、刷单师等等。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26年来,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需要清醒认识到,如果商品的确存在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假冒伪劣的问题,那打假人的存在无可厚非。
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在《平庸之恶》一书中写道:恶是平庸的,你我常人都有可能坠入其中。把人完全同化于制度之中,服从制度的安排,默认制度本身隐含的不道德,甚至反道德的行为,甚至成为这类行动的实践者,虽然良心不安,但依然可以凭借体制来给自己他者化、冷漠的行为,提供辩护。
当“打假”成为“假打”,职业打假人们抓住瑕疵性问题,向商家敲诈勒索,以此牟利为生,这既偏离了立法本意和保护消费者的初衷,也成为了社会体制下的“平庸之恶”。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林正、李慧、余婷、张海、刘方等均为化名。